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段時間二位好漢已經養好傷,恢復了活蹦亂跳,齊州休整期間就由燕、張兩位綠林老大陪著他們遊玩,劉琦則陪著倪霜瑤逛胭脂水粉,綾羅綢緞,每日都是空手出去滿載而歸。

  彥崇來齊州最大的目的是解決關勝去留問題。

  關勝作為齊州兵馬總管,職務不低,被俘後堅決不投降,連林銳也沒辦法說服於他,有幾次惹得燕青火起,叫嚷著砍了這個不識時務的鳥人。

  大凡姓關的,是不是都有些傲骨,難不成關勝也如當年武聖那般,需要一個降漢不降曹的理由?

  林銳打聽到關勝是有名孝子,彥崇準備在齊州解決這件事情,實在不行就把關勝綁著去倭國,此人殺之可惜,救之頭疼,著實讓人無語。

  彥崇可沒有孟德當年上馬一盤金、下馬一秤銀的那副心腸。

  將關老太太請到臨時軍營中,將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後,關老太太想必對老種經略還是很有好感,又見到太子令牌,當彥崇答應讓關勝出海,暫時隱身這個條件後,關老太君終於同意說服兒子,這讓彥崇鬆了口氣。

  關勝果然最聽母親之言,表明自己不插手京東路之事,並且同意去倭國替大宋開發白銀,彥崇巴不得把他丟得遠遠的,用他的武力去對付倭人,光憑燕青、張橫領軍彥崇還真不太放心,這樣也避免此人忠誠度不高的情況下臨陣反水。

  關老太君謝絕了彥崇提出去興永軍路的建議,只要關勝不出現,關府闔家都很安全,年歲大的老人總有葉落歸根之念,彥崇對老人家故土難離也表示理解。

  在齊州休整了三天,大夥手中有錢,大肆採購了一番,抖擻精神繼續東行,目標青州。

  齊州消費之後,彥崇知道許多人手上銀兩花了不少,行軍中開始舉行射箭摘銀比賽。

  比賽方式非常簡單,每天駐營後,各軍豎上箭靶,以一百五十步為限,靶中間不再是紅心,而是掛上同樣大小的白銀,誰能射中這塊銀子就是誰的。

  當宣布這項比賽後,隊伍中尚武之風更加濃烈,特別是弓手非常受人愛戴,走到那裡都會有一群精壯小弟,爭先恐後打著下手,只為能得到一些射術上的指點。

  弓手不比長槍兵,刀盾兵。這是個需要技巧和力量的兵種,不經過長期訓練無法達到臨戰要求。

  彥崇和這幫兄弟除了管理隊伍的行進速度和士氣之外,都在討論一個永恆的話題,步軍對騎軍該怎麼打?

  步騎大戰,步軍無論裝備如何,在沒有熱兵器出現的情況下,永遠都是被動的。

  不要說什麼馬其頓方陣就能破掉騎兵,那是低水平的歐洲,因此在薩拉丁的圓月彎刀下滅亡了。

  華夏無論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都非常聰明,以步破騎並非不可能,但需要天地、地利、人和。而並非在任何條件下都能穩勝。

  而騎兵就不一樣,特別是女真、蒙古騎兵,那是深諳圍獵之道,戰場在他們眼中和圍獵場沒有兩樣,長期狩獵生涯中領悟的戰法比當年匈奴和突厥不知強出了多少倍。

  為什麼華夏史上只有早期的冠軍侯霍去病能殺到敵人狼山去,後面泱泱幾千年,漢民族何曾還有過如此光榮時刻?

  不是自己太弱,是遊牧民族太強了!

  看看後面的元滅南宋之戰,元軍攻城的手段之高,哪裡還象野蠻民族,相比之下,南宋那小朝廷還真不夠看。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這個神話傳唱了幾百年。

  步軍倒底要怎麼對付騎軍,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有效答案,何況就算打勝了,騎兵撥轉馬頭就走,你追是不追?收不收陣?

  一旦收了陣形,騎兵又來該怎麼辦?不收就站在那裡守株待兔?這機動性還要不要了?騎兵拖都能把步兵拖垮。

  因此彥崇決定,多練弓手,畢竟先期以防禦為主,弓手多騎兵死亡比例就高。

  “大郎至少要二百步。”

  張橫見到今天北風很烈,屁顛屁顛地把其中一個箭靶向後移了老遠。

  一百五十步射中紅心,就算哥幾個也有難度,劉琦水平不弱,很是中了幾箭,惹的倪霜瑤那秋波看向劉琦越來越濃。

  楊志刀法出眾,箭法也歷害,但燕青和張橫、武松就差了不少,力量用了不少,銀子卻沒拿到手。

  而彥崇才射了一箭,燕青就過來拉著說話,等話說完一瞧,箭靶已經在遠方衝著自己微笑。

  將長弓向燕青懷中一扔,彥崇得意地拿了一塊銀子,對劉琦說道。

  “去找清照姐姐玩橋牌?”

  “好啊好啊。”一旁傳來倪小娘驚喜地贊同聲。

  張橫看著三人離去,無奈沖燕青聳了聳肩膀…

  快到青州時武松傳來消息,知州王麟並不在此青州,因登州徐徽言病重,王麟去登州探視,尚不及趕回,只留下一封信與彥崇,信上字裡行間中對這支軍紀嚴明的隊伍大加讚賞,並托委青州官員如齊州一般,隨意讓彥崇休整。

  青州過去是萊州,然後就到登州,這次千里長征已走了三分之二,而後面的三分之一算是比較輕鬆愉快的旅行。

  第四十二章 東京陰雲

  隆冬北風緊吹,天地蕭條,但東京卻如一個大火盆,在冰天雪地中騰騰的冒著熱氣。

  這份熱情不知道是從哪裡衍生出來,很短時間就將帝都人心中溫暖如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