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啊,只聽說賊人燒殺搶掠,沒聽說過賊子還喜歡工匠和讀書人。”右手胖秀才也把頭搖得如撥浪鼓一般。

  矮秀才繼續說道“這告示完全不像出自賊寇之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官府所寫呢。”

  聽完兩位秀才種種疑問,林銳將扇子在手上不停敲打,心中也在作一個重大決定。

  看著這動作,兩位秀才仿佛意識到了什麼。兩人緊張地看著林銳。

  “林兄,你不是要答應去賊寇的幕僚團吧?”

  這林銳可是梁溪先生的得意弟子,文韜武略無一不通,被梁溪先生稱之奇才,並不以老師自居。

  林銳弱冠之年就通過了州試、省試。卻不料去年在京城遊歷期間,和一眾大學士直抒時弊,被人告到官家面前,雖然有梁溪先生照應,不曾受牢獄之災,但官家金口一開就斷了林銳的科考之路。

  謝絕了陳東、歐陽澈盛情挽留,林銳心灰意冷回到鄆城,整日和一幫秀才吟風弄月,將滿腔激情都渲泄在花草鳥蟲之上。

  第三十二章 築巢引鳳

  可惜林銳胸中那份熱血始終不曾消失,聽得縣衙招收幕僚,已有幾分意動,不料這兩日聽說賊首上門訪賢,林銳心慌意亂之下乾脆避而不見躲到這靜軒閣來。

  “今天是那賊首第三次去我家了,以往聽到說書人講劉皇叔三顧茅廬,現在賊人也已三顧陋室,要說我心中沒有絲毫感動那真是假話。”

  林銳當著兩位好友,說話也非常直爽。

  “廟堂之人看不上我,江湖之人卻三顧而求之,兩位兄長,如你是我林銳,又當如何?”

  雅室內沉默良久,才聽胖秀才軟弱的聲間響起。

  “林兄,你我都是書香世家,一旦投身為賊,有辱門風啊!”

  “兩位賢弟不必再勸,我現今孑然一生,無牽無掛,就去看看這賊首到底如何,如能勸之向善,也不負先生教化之恩,如果真是道不同再行離開也不遲,反正我今生仕途之路已斷,並無損失。”

  ……

  鄆城上下都被彥崇發布的公告弄得心神不寧,除開富豪、員外、官吏們不為所動,其它各色人心中都如裝了一隻小老鼠般,怎麼也靜不下來…

  人到用時方恨少。

  彥崇和劉琦本想多陪李清照回憶一下昔日年少輕狂,無奈瑣事太多,縣太爺都由兩個蠻漢兼任了,餘下的政務、考察、監督、協調那些綠林好漢是半點指望不上,只得兩人親力親為。

  事情總是這樣,做起來就沒完,最後李清照也被兩人拉來免費做起文案之事。

  聽說林銳來訪,彥崇面露笑容,掐指一算已是自己找他的第五天。這位梁溪先生的高足,終於自願成為彥崇千金市骨里的那副馬骨。

  雖說自己對梁溪先生印象只是一般,對他死守東京的做法耿耿於懷,但這位大佬是爺爺都很尊敬的人物,彥崇自然也不怠慢。

  趁勢將手中筆一扔,彥崇對埋首案間的劉琦與李清照說了聲。

  “走,玩飛花令去。“

  縣衙後院冷風一吹還真刺骨,彥崇見李清照披著狐皮輕裘,頭戴飄絡絨帽,看上去年輕了十歲,倒象是二十多歲的小娘。

  沒生小孩的女人不容易老啊!

  彥崇現在經驗十足,遇上讀書人把東宮令牌拿出來先震住對方,加上官家手諭,無往而不利。

  果然,林銳來時傲氣十足,見到這兩樣東西,臉色一下就變得謙遜了很多。

  再和李清照聊聊詩詞作文,林銳感覺自己來的不是土匪窩,而是文士閣。

  “真沒想到原來是種家大郎,你來京東路這般做法,要是傳到官家耳中,不光是你,恐怕老種經略也會受此牽連!“

  林銳覺得自己膽子已經夠大,隻身闖狼窩很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不料對面這少年那膽子大到天上去了,領著幫強盜就跟官兵幹了起來。

  劉琦心中暗想,“那是你沒見過大郎和小萌新聯手,這世上估計就沒他倆不敢做的事。“

  “林兄,明人不說暗話,根據剛才分析,大宋朝風雨飄搖,已經成了別人眼中的肥肉,攘外必先安內,要不把國內的蛀蟲清除一些,到時這千瘡百孔的局面誰人能夠補天裂?“

  “我當林兄是知已,素慕梁溪先生為人,因此才會將實情和盤托出。“

  這些話可以對無權勢、有熱血的人講,他們無法將這些話遞上去,就算遞上去,自己完全可以死不認帳。

  但對有官職在身之人,彥崇是不可能說實情的。

  林銳有著書生意氣,彥崇與劉琦將北方局勢跟他聊了一下,不但林銳決定留在幕僚團,還決定去招集些志同道合者加入。

  種好金梧桐,引得鳳凰歸。

  彥崇覺得這幾日的勞累感立刻消煙雲散。

  “來,投壺,我就不信贏不了清照姐姐。“

  ……

  有了林銳及幾位秀才的加入,彥崇和劉琦總算是拋開了案牘之累,開始整軍

  這次借梁山的士兵,彥崇打定主意學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這些士兵飛過懸崖、突襲鄆城、火燒清澗谷、雨戰蓼兒窪,已有百戰精兵的素質。

  兵貴精而不在多,在劉琦和楊志帶領下,短短時日已經發生蛻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