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話間早有兩人撐出一條小船來,那船在湖裡就如魚兒一般,顯出控舟之人技術的精湛。

  “朱掌柜,外面官軍聽說要圍剿梁山,你等在此處不是身置險地嗎?”

  彥崇下馬上的船來,忍不住問了一句。

  朱江聞言臉上顯出幾分自豪之色,淡淡笑道。

  “這店能值幾何?官兵來了讓他們燒便是,這方園十里都有我們暗哨,官兵一來我等撤到對岸便是。”

  見少年眼光四顧顯得頗為好奇,朱江繼續笑著說道。

  “這官兵來過幾次,在湖泊中被我們揍了幾次,這酒店放在這裡,就是一種挑戰,我梁山不懼官府。”

  “有豪氣。”燕青贊了一句,見身後兩人都不言語,也就不再多說,三人上船,那船箭一般的向著對岸而去。

  不多時已到對岸,卻見山上數聲響箭後,迎出來一群漢子,為首幾人看見燕青,都滿面笑容地搶上來噓寒問暖。

  眾人邊說邊上得山來,彥崇走在慕名已久的梁山上,看著這山怪石林立,山勢險峻,一路上石樓要塞猶如圍棋盤上的棋子四處散布,當真是易守難攻,怪不得朱江嘴上口氣這麼大。

  梁山的山頂就象被武神的大刀削掉頭部,顯現出一塊較大的廣場,廣場上十八般兵器四處擺放,不少士兵自在操練,教頭的吼叫聲,士兵的演練聲響成一片。

  造反造得蠻紅火嘛!彥崇看著給燕青輕聲介紹的那位大漢,年約三十餘歲,魁梧中帶著一股領袖之氣,著一身豹紋勁裝,顯得英氣而幹練。

  這就是黑三郎宋江?施老師一定是眼花了,這模樣閻惜婆一定會喜歡。

  一行人沿著廣場走了一圈,來到一座大殿,大殿前豎了根長長的旗杆,旗杆上空飄著面杏黃旗,彥崇以為上書“替天行道。”抬眼望去才發現卻是“水泊梁山”四個大字。

  進入大殿才發現裡面已經坐了不少人,想必是知道二龍山首領燕青到達,宋江等人才會親自出迎,這群人估計在大殿裡已經開了不短時間的會議。

  彥、武雙人不離燕青左右,眾人見二當家王英沒來,想是留守山寨,這二人定是燕青心腹之人,也就未曾阻擋。

  就見宋江走上虎皮椅,並不坐下,而是一腳踏著短凳,雙手向下一按,大殿嗡嗡聲就如馬蜂回窩,頓時靜了下來。

  “各位,現在二龍山燕大頭領已至。四山之人全部到齊,正式商議一下如何能打破此次官兵的圍剿。”

  “好叫哥哥得知,聽說此次官兵來勢洶洶,也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

  這人話還沒說完,眾人見其說的有趣,不由的一陣鬨笑起來。

  “上次張順挾西軍之威前來,也未曾占得多大便宜,雙方互有死傷罷了,聽說老種經略相公這次在東京和太尉鬧的很不愉快,只要西軍不出動,咱們怕他個鳥來。”

  這人終於把一通酣暢淋漓的話說完,聽見下面一陣贊同聲,滿臉得意雙手抱拳,轉了一圈坐下去。

  燕青也覺得有道理,回頭看了看彥崇,卻見少年正仔細瞧著一隻在椅子上快速爬行的小蟲,那專注神情好似在看小娘們身體一般。

  再看那個武松雙眼望天,就好象那大殿的頂部有什麼精彩表演一般。

  燕青覺得無趣,只得把頭轉了回來,卻見又有一個身著學究打扮的人站了起來,邁著方步四平八穩走到大殿中央。

  “吳某同意史大郎意見,梁山泊四面環水,僅有西面蓼兒窪一處有陸地可接對岸,這地勢基本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吳學究想來在梁山很在威信,他說話時下面都凝神細聽。

  “東面水城門方向沒有水軍是無法攻上山來,山中貯糧足夠一年食用,這幾州的水軍比起兩淮差之甚遠。”

  彥宗看著小蟲在椅子的空隙中左衝右突,嘗試著找出新的道路,心中卻在默想當下形勢,看來剛才說話的就是史進,這學究應該就是梁山軍師吳加亮了。

  彥崇懷裡有著王進寫給徒弟的書信,不過聽了史進之言,彥崇放棄了將信拿出來的想法,還是找到楊志才是正理。

  通過歷史評價來判斷一個人品性,彥崇其實享受著開掛的快感。

  見燕青滿面紅光的又把頭轉了過來,少年附在其耳邊問道。

  “哪位是楊志?”

  蔣青將眼光向四周掃了幾遍,輕輕對彥崇搖搖頭。

  看來楊志在梁山很沒地位嘛,會議這麼隆重,居然沒有他的位置。

  見吳加亮在那裡侃侃而談,頗有些論古論今,袖手天下的意思,少年對燕青悄悄說了幾句,便起身出殿,在廣場中觀察起士兵訓練。

  憑心而論,梁山兵馬比二龍山強出太多,估計桃花、清風兩山與二龍山大體相當。

  宋江看來是想憑這次官軍圍剿之事,整合四山,其志不小呢。

  歷史上宋江是以強硬出名,雖然在海州遭張叔夜偷襲大敗,受了招安,但隨之又反,大宋王朝終於讓种師道出兵。

  爺爺正準備派一員猛將徹底解決亂匪,折家軍主動請纓,可字輩第一天材折可適在鎮壓方臘戰鬥中表現突出,主動請纓領軍前往。

  折可適最後也不負眾望,三戰三捷大敗宋江,最後斬下首級送往京師,這也在折家家譜中大抒了一筆,折可適墓志銘專門記錄了此事,不然史學家估計也會被施老師給誤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