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
猜題這事換普通人來做,勝率半成都不到,賈赦是算命界泰山北斗,這個身份將比例拉起來,約摸有兩三成。
這是一開始的數據,答案給出來以後,這個數字其實在縮小。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給的答案太過具體。
簡單地說,若回答的是一個大方向和範圍,那裡頭能套進去許多東西,只要沾邊都說得過去。偏生賈赦這人太實在,直接摘了易經裡頭幾句話,這就壞了。
三阿哥瞅了瞅莊家也就是老九的臉色。
喲呵,還挺繃得住。
裝吧,可勁裝,答案出來的那一刻有你丫哭的。
胤祉堅定的認為胤禟是在撐場面,這會兒鐵定腸子都悔青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他一倒過來的那些也都這麼想,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看銀票翻幾番。
“咱們等著倒是無所謂,讓太子爺等三天太不像話了,不如去要一份卷子過來。”
“這個提議很好!左右已經開考了,就算試題公布出來也不會影響到貢院裡頭的考生,想來無礙。”
……
董鄂家兩人帶頭,胤祉就接過話去。
他站起來朝太子那邊拱了拱手,“臣弟以為大傢伙兒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結果,二哥您看是不是……”後半句他沒說,意思已經表達到了。他都站出來,別的阿哥還能坐得住,一個個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話實在,考試已經開始了,貢院裡頭的考生已經明明白白看到題目,試卷就算傳出來也不算泄題,對大局根本沒有影響。
胤礽想著也是這個理,他果然派人找了禮部尚書,科舉第一輪正是禮部負責的。太子沒敢以權勢壓人,他只是“詢問”對方能不能傳個卷子出來,又讓底下人將前因後果說了說。
太子爺的面子誰敢不給?加上那禮部尚書正是搞死邢夫人被康熙盯上各種警告還賠了夫人的倒霉鬼,這節骨眼上他不敢再得罪人立刻就讓人拿了一份卷子過來,交給傳話那人。
卷子是蠟封的,沒拆,那人拿回去直接就遞上去,沒多看。
胤礽拿到以後親手拆開,當著兄弟們的面將試卷抽出來,展開一看。
……!!!
好傢夥,還真是對了!
“我擦!到底怎麼回事?賈天師也太厲害!”
“對了?針對了?”
“三哥你站穩了,三哥你還好嗎,三哥你別嚇我!!!”
☆、第127章
有膽子湊過去瞅第一眼也就是幾位皇子,題目就那麼幾道,粗粗掃過就有了,與易經相關那題看著分外眼熟,不就是賈赦點的那幾句!
統共三句話,頭一句出自《周易.乾.文言》。
原文是:“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說的是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的事,是對讀書人的標榜。
至於後兩句,一為《周易》的“益”卦:天施地生,其益無方。一為《說卦傳》中的內容,也是《易》的思想綱領。
但凡能通過生員考試的,對這幾句大多耳熟能詳,周易是四書五經里唯一涉及道學的典籍,冠群經之首。若能真正將此書讀明白參悟透徹,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往前數五百年往後數五百年無人能比肩!
這部書太難懂,逐字逐句背下來的也很多,就是不知其意,即便讀懂了字面意思,也不解內涵。不說別人,太子在看到這題的時候也皺了皺眉,別的題目都好,但凡是周易這塊兒的,總是拉開層次體現水平的地方。幾句話說的明顯是不同領域的問題,要聯繫起來做成一篇完成的文章實在不容易。
胤礽稍微想了想,作為康熙親自培養的儲君,就這個問題他倒是能說出一二三四來,換了一般的學子恐怕沒有那樣高的眼界。身份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這題雖然是從《周易》里摘選的,他有信心能寫出比賈赦這個道門專業人士更合乎皇阿瑪心意的答案。
只有站在高位上才能明白帝王之心。在易理方面,賈赦是不可翻越的高山,就朝廷時政這個領域,他卻不比太子通透。
想這麼多也無用,福瑞樓這些瞧熱鬧的壓根不關心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考官想看到怎樣的策文。他們就想知道賈赦猜得到底對不對,三爺和九爺到底誰勝誰負,誰贏了這賭盤!
看到考卷那一刻,三阿哥胤祉的臉色就變了。
倒不是蒼白,而是鐵青。
雖然砸出去的銀票數目不小,堂堂大清朝三皇子賠這點錢還是受得住!讓他惱火的不是別的,而是輸了賭盤。這意味著自己白送了一筆錢給老九,這意味著賈赦又說對了!!!
胤祉和賈赦很不對盤,看到那幾行字之後他心裡就憋著一口氣,下不去上不來……窩火!
在京城,說到賢聖天師,看相算命很準已經不是什麼新聞,本來老百姓都有些麻木了,突然爆出這樣的大料,他們又打起精神來。
底下一樓的隔得遠,看不清胤祉的臉色,上面的卻瞧了個明白,他們心裡頭立刻就有數了,好傢夥!本來以為會有點懸念,結果還是那樣!賈恩候不愧是賈恩候!
能夠被請到福瑞樓上面這層的都是京城裡有頭有臉的人物,普通官員以及商賈之家輕易上不來,酒樓里人不多的時候他們還能砸錢刷刷存在感,撞上科舉考試這種時候,福瑞樓又推出那樣的活動招攬人氣,在這節骨眼上,出身稍微不夠根本沒資格往二樓上走。
猜題這事換普通人來做,勝率半成都不到,賈赦是算命界泰山北斗,這個身份將比例拉起來,約摸有兩三成。
這是一開始的數據,答案給出來以後,這個數字其實在縮小。
理由很簡單,因為他給的答案太過具體。
簡單地說,若回答的是一個大方向和範圍,那裡頭能套進去許多東西,只要沾邊都說得過去。偏生賈赦這人太實在,直接摘了易經裡頭幾句話,這就壞了。
三阿哥瞅了瞅莊家也就是老九的臉色。
喲呵,還挺繃得住。
裝吧,可勁裝,答案出來的那一刻有你丫哭的。
胤祉堅定的認為胤禟是在撐場面,這會兒鐵定腸子都悔青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他一倒過來的那些也都這麼想,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看銀票翻幾番。
“咱們等著倒是無所謂,讓太子爺等三天太不像話了,不如去要一份卷子過來。”
“這個提議很好!左右已經開考了,就算試題公布出來也不會影響到貢院裡頭的考生,想來無礙。”
……
董鄂家兩人帶頭,胤祉就接過話去。
他站起來朝太子那邊拱了拱手,“臣弟以為大傢伙兒都迫不及待想知道結果,二哥您看是不是……”後半句他沒說,意思已經表達到了。他都站出來,別的阿哥還能坐得住,一個個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那話實在,考試已經開始了,貢院裡頭的考生已經明明白白看到題目,試卷就算傳出來也不算泄題,對大局根本沒有影響。
胤礽想著也是這個理,他果然派人找了禮部尚書,科舉第一輪正是禮部負責的。太子沒敢以權勢壓人,他只是“詢問”對方能不能傳個卷子出來,又讓底下人將前因後果說了說。
太子爺的面子誰敢不給?加上那禮部尚書正是搞死邢夫人被康熙盯上各種警告還賠了夫人的倒霉鬼,這節骨眼上他不敢再得罪人立刻就讓人拿了一份卷子過來,交給傳話那人。
卷子是蠟封的,沒拆,那人拿回去直接就遞上去,沒多看。
胤礽拿到以後親手拆開,當著兄弟們的面將試卷抽出來,展開一看。
……!!!
好傢夥,還真是對了!
“我擦!到底怎麼回事?賈天師也太厲害!”
“對了?針對了?”
“三哥你站穩了,三哥你還好嗎,三哥你別嚇我!!!”
☆、第127章
有膽子湊過去瞅第一眼也就是幾位皇子,題目就那麼幾道,粗粗掃過就有了,與易經相關那題看著分外眼熟,不就是賈赦點的那幾句!
統共三句話,頭一句出自《周易.乾.文言》。
原文是:“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說的是增進道德與建立功業的事,是對讀書人的標榜。
至於後兩句,一為《周易》的“益”卦:天施地生,其益無方。一為《說卦傳》中的內容,也是《易》的思想綱領。
但凡能通過生員考試的,對這幾句大多耳熟能詳,周易是四書五經里唯一涉及道學的典籍,冠群經之首。若能真正將此書讀明白參悟透徹,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往前數五百年往後數五百年無人能比肩!
這部書太難懂,逐字逐句背下來的也很多,就是不知其意,即便讀懂了字面意思,也不解內涵。不說別人,太子在看到這題的時候也皺了皺眉,別的題目都好,但凡是周易這塊兒的,總是拉開層次體現水平的地方。幾句話說的明顯是不同領域的問題,要聯繫起來做成一篇完成的文章實在不容易。
胤礽稍微想了想,作為康熙親自培養的儲君,就這個問題他倒是能說出一二三四來,換了一般的學子恐怕沒有那樣高的眼界。身份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這題雖然是從《周易》里摘選的,他有信心能寫出比賈赦這個道門專業人士更合乎皇阿瑪心意的答案。
只有站在高位上才能明白帝王之心。在易理方面,賈赦是不可翻越的高山,就朝廷時政這個領域,他卻不比太子通透。
想這麼多也無用,福瑞樓這些瞧熱鬧的壓根不關心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考官想看到怎樣的策文。他們就想知道賈赦猜得到底對不對,三爺和九爺到底誰勝誰負,誰贏了這賭盤!
看到考卷那一刻,三阿哥胤祉的臉色就變了。
倒不是蒼白,而是鐵青。
雖然砸出去的銀票數目不小,堂堂大清朝三皇子賠這點錢還是受得住!讓他惱火的不是別的,而是輸了賭盤。這意味著自己白送了一筆錢給老九,這意味著賈赦又說對了!!!
胤祉和賈赦很不對盤,看到那幾行字之後他心裡就憋著一口氣,下不去上不來……窩火!
在京城,說到賢聖天師,看相算命很準已經不是什麼新聞,本來老百姓都有些麻木了,突然爆出這樣的大料,他們又打起精神來。
底下一樓的隔得遠,看不清胤祉的臉色,上面的卻瞧了個明白,他們心裡頭立刻就有數了,好傢夥!本來以為會有點懸念,結果還是那樣!賈恩候不愧是賈恩候!
能夠被請到福瑞樓上面這層的都是京城裡有頭有臉的人物,普通官員以及商賈之家輕易上不來,酒樓里人不多的時候他們還能砸錢刷刷存在感,撞上科舉考試這種時候,福瑞樓又推出那樣的活動招攬人氣,在這節骨眼上,出身稍微不夠根本沒資格往二樓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