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他說什麼?”眾人趕緊問道。

  李豬兒卻搖了搖頭,“當時那種情況,我腿都嚇軟了,哪還顧得上聽他說些什麼?於是我掉頭就跑,可卻有一名刺客趕上來砍了我一刀,”李豬兒一邊說,一邊指著自己大腿上的傷口,“多虧了主上牙兵救我,讓我趕緊將消息送出宮去,否則咱家恐怕也要隨主上而去了。”

  這時,一位大臣說道:“如此說來,還真是鄭王行刺的主上?”

  另一位大臣卻說道:“此言差矣,本官看這件事情撲朔迷離,頗有蹊蹺之處,咱們不能單憑”他看了看李豬兒,欲言又止,但眾人都聽得出她的口氣,分明他覺得李豬兒所說乃是一面之詞。

  李豬兒聞言,眉頭一皺,看著那名大臣說道:“劉大人,這是什麼意思?莫非你在懷疑咱家?咱家至十二歲便跟隨在主上身邊,難不成我還會撒謊?”

  那名大臣聞言,他也知道李豬兒是安祿山的近臣,不敢過於得罪,但如今,安祿山已經斃命,李豬兒最大的靠山已經倒了,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閹官,他還怕什麼?

  於是冷哼了一聲,說道:“本官並不是那個意思,本官的意思是,事情還沒有查出真相之前,不可過早的下定論,既然李常侍說是鄭王行刺了主上,那鄭王如今身在何處?”

  李豬兒冷笑了一聲:“劉大人,你莫非長的是豬腦子不成?鄭王行刺了主上,難不成他還等在這裡,讓咱們的千牛衛捉他不成?”

  劉大人聞言一滯,卻也覺得李豬兒說的確實有道理,他聽見一陣略帶譏笑的聲音,轉頭環視一周,卻見身邊的文武百官們,都略帶一絲笑意。

  劉大人的面色發紅,強自爭辯道:“皇宮大內禁衛森嚴,又不是露天的茅坑,那鄭王怎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視千牛衛為何物?”

  眾人也聽出來了,劉大人這是將矛頭指向了嚴莊,意欲挑起李豬兒和嚴莊的不和。

  嚴莊聞言眉頭一皺的說道:“劉大人,這是什麼意思?想那史朝義星夜帶兵圍城,意圖行不軌之事,我自然要帶領手下人馬前去阻攔,所以皇宮內必然要疏於防備,千牛衛的人數有限,防得了此處放不了彼處,眾位同僚,嚴某人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眾人聞言對視一眼,身後一人說道:“侍郎大人,如今兵臨城下,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嚴莊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史朝義星夜帶兵圍城,而主上又在今天寅時初刻遇刺!眾位同僚,難道此時此刻你們還認為是巧合嗎?”

  眾人聞言一驚,都聽出了嚴莊話里的意思,問道:“那侍郎大人的意思是?”

  嚴莊卻毫不避諱的說道:“依嚴某人愚見,鄭王在今天黎明行刺了主上,而史朝義也在那個時候發動攻城,他們的意圖自然是不言自明!意圖政變逼宮,改天換日!”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對峙

  那劉大人又問道:“何以見得?”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千牛衛飛馬奔來,“回稟大將軍,監門衛中郎將,史朝義將軍帶領外城巡防人馬已經到了皇宮的外面!”

  嚴莊眉頭緊皺,“來得這麼快?”

  其餘人也都吃了一驚,他們中間雖然大部分人都和鄭王與史朝義有來往,但在這種節骨眼兒上,撲朔迷離,局勢混淆,眾人也難免不擔心,這史朝義是否真如嚴莊所說的那樣,要帶兵逼宮,改天換日。

  嚴莊看了眾人一眼,他到底還是上過疆場的人,槍林箭雨看多了,所以也是處變不驚。

  而且就範陽而言,屬他嚴重的官兒最大,於是沉聲說道:“主上遇刺駕崩,群龍無首,而今史朝義又帶兵逼宮,情勢危急,眾位同僚,依本官之見,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局勢,否則的話,我大燕國將要起一場莫大的內亂,而今對唐狗用兵,正處於關鍵的時刻,若此刻范陽發生動亂,那很有可能導致前方戰線崩潰,如此一來,主上創下的大好機,便要毀於一旦,眾位大人以為如何?”

  這些個文臣們,若說經世治國,空談義理,弄些筆墨,做些文章,倒也不錯。

  可他們哪裡見識過政變這種場面,一個個都慌了神兒,生怕惹火上身。

  現在聽嚴莊這麼一說,也不得不暫時以他為主心骨,畢竟人家手上有千牛衛,於是眾人低聲商議了一陣,便朝嚴莊說道:“有侍郎大人主持大局就行了。”

  便在這時,宮門外幾人急行而來,手裡都攥著傢伙,眾人轉頭一看,正是殺氣騰騰的史朝義!

  還不待眾人說話,史朝義把刀朝嚴莊一指,厲聲喝道:“嚴莊,你好大的膽子!”

  嚴莊毫無懼色,面帶一絲冷笑,背負雙手,看著史朝義說的:“史將軍,何出此言?”

  “哼!”石頭已重重地哼了一聲,然後咬牙切齒的說道:“我家王爺在哪兒?”

  嚴莊深深的看了史朝義一眼,然後冷笑著說道:“史將軍,你這演戲的本事倒是不差!”

  “是我在演戲,還是你在演戲!”史朝義怒道“你篡改聖旨,行刺主上,妄圖幫助晉王謀反造逆!嚴莊啊嚴莊,你真是狗膽包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