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真要拼死沖一次陣,便能發現趙風的虛實,之後曹操就能從容部署了。

  所以趙風才選擇了這種戰術。

  反正對於趙風來說,巨石又不缺,只要把曹操投入新鄭的巨石運來,足夠砸榻長社的北城牆了。

  唯一需要擔心的,只是黃月英製造的投石器,某些關鍵部位的使用次數有限。

  最終能不能砸塌長社的北城牆,趙風心裡也沒底。

  當然,就算砸不塌長社的北城牆,對於趙風來說,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反正趙風這裡,只是為了牽制住曹操的剩餘大軍。

  如果能取得戰果,那自然最好,就算不能取得戰果,也有其他各路大軍,在進攻曹操的治地。

  總的來說,時間是站在趙風這邊的,所以趙風一點都不急。

  時間一眨眼,便過去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裡,趙風的大軍,每隔兩天,便會對長社發起一次投石攻城。

  長社北城牆有幾個地方,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被砸塌。

  而趙風因為沒有強攻長社的打算,所以大軍方面沒有任何損失。

  曹操或許是,對趙風這十三萬大軍有所顧忌,所以並沒有主動拼死沖一次陣。

  當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這天。

  一哨騎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龐主簿讓屬下送來文書一份。」

  說完,便把手中的文書,雙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騎身前,雙手接過文書,然後轉交給了趙風。

  趙風打開文書後,仔細查閱了一遍。

  大意就是,趙風在新鄭擊潰了曹操大軍後,劉備自知,攻下袁耀,也達不到當初的政治目的,所以選擇了撤軍。

  至於劉備現在是準備率兵回援許都,還是撤回襄陽另謀它路,便暫時不得而知了。

  最後龐統還交代,袁耀與他的一干謀士,在朝堂上商議了五天,關於二次禪讓帝位的事宜。

  如今已經商議出了結果,袁耀派出五百士兵護送儀仗隊,趕往了司隸地區。

  從禮儀規格上看,龐統估計,袁耀應該是準備二次禪讓帝位,讓趙風早做打算。

  趙風看完後,沉吟了下來。

  當初趙風是擔心袁耀,抵擋不住劉備的進攻,所以才讓龐統去協助袁耀的。

  只不過事後才知道,原來袁熙、袁尚、逢紀、審配等人,都已經暗中投靠了袁耀。

  其實嚴格意義來說,也算不上是投靠。

  早期袁紹與袁術有些爭鬥,但後來隨著局勢的變動,袁紹與袁術二人,明面上雖然還是有些爭鬥,但暗中已經算是和好了。

  而袁耀與袁熙、袁尚等人,畢竟都是袁家子弟,都是堂兄弟,本就是一家人。

  如果沒有逢紀、審配等人,趙風還不太在意袁耀,接不接受禪讓,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但現在袁家子弟抱團,袁耀有了逢紀、審配等人出謀劃策,肯定就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了。

  說不定袁耀的第一次禪讓,就有他們在當中出謀劃策。

  而現在準備二次禪讓,也是因為趙風剛剛擊潰了曹操大軍,軍威太盛。

  趙風這時候要是有些心思,準備自立為帝,其他人也沒什麼辦法,最多就是背上造反的罵名而已。

  而一但趙風自立為帝,那麼袁耀以後的日子,肯定就不太好過了。

  所以,利用二次禪讓,也算是穩住趙風的一種舉措。

  不說別的,趙風真要自立為帝,劉備肯定就不會擔心,趙風還會為袁耀出頭,必然就會再次進攻袁耀。

  當然,如果劉備是回援許都,那就要另算了。

  不過趙風認為,以劉備的野心,就算目前在回援許都的路上,只要得知袁耀失去趙風的保護,估計依然會去進攻袁耀。

  畢竟目前的大漢,能夠被劉備鑽營的治地,已經不多了。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就過去了一個月時間。

  這一個月里,趙風考慮到巨石的存量問題,由原本兩天攻一次長社城,改成了三天進攻一次長社城。

  反正趙風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拿下長社,而是要牽制曹操的大軍而已。

  這樣便能讓其他各路大軍,更快的蠶食曹操的治地。

  這天。

  一守衛跑進中軍大帳,對趙風一拱手:「啟稟主公!」

  「營外一自稱是廷尉審配之人,說奉天子之命,前來拜見主公!」

  趙風聽後,稍微愣了一下,審配居然被任命為廷尉。

  廷尉原本是九卿之一,不過許都那邊,已經把廷尉改成了大理,廷尉寺也改成了大理寺。

  PS:星虎在這裡,給大家拜一個晚年了!!!

  前段時候回到農村老家,沒想到老家的電腦已經壞了,那時已經是大年三十,沒地方去維修。

  後來準備用手機碼字,不過手機碼字效率很慢,加上各親戚湊一起,很難用手機碼出來,星虎也非常抱歉。

  ------------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二次禪讓(二)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廷尉的職權,是負責審理案件,奏請應叛之罪,凡郡國中有疑難的案件,都要給予適當的判決。讀書族

  而不是負責這類,疑似二次禪讓事宜的。

  不過袁耀那點地盤,趙風估計,廷尉更多也是個閒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