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德連輸兩會,更不肯善罷甘休,他又指名要和徐慶比箭。在曠場上立了一個箭垛,其中有一紅心,王德騎著烈馬,直馳箭靶,左右開弓,兩箭都命中紅心,接著又馳馬左右背射,又是兩箭射中紅心。最後王德策馬狂奔,在戰馬急轉彎時側射一箭,這枝箭不偏不倚,正插入四箭的當中。兩軍將士,包括劉浩、岳飛等人都齊聲喊道:“煞是好箭法!”軍士們正準備換靶,徐慶已馳馬來到,高喊道:“不須換垛!”他也用王德同樣的方式,彎弓五發,五枝箭杆塗上紅色,以為標記,竟齊齊整整地將王德的五枝箭都擠出了箭垛。這不由不博得更熱烈的喝采。

  王德上前握住徐慶的手,說:“我雖然連輸好漢們三回,卻是輸得心服口服!然而比武亦不可半途而廢,我還須與張太尉一比槍法。”岳飛對劉浩和劉光世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若用真槍,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不如用氈片包裹木槍頭,蘸了石灰,以角勝負。”劉光世說:“此說極當!”

  於是,在急鼓聲中,王德和張憲兩人躍馬直馳,雙槍齊舉,惡鬥了二十多個照面,卻難分高下。不料兩人用力過猛,兩條木槍相搕,竟一齊折斷。劉光世忙下令鳴鉦休戰,他和劉浩分別檢查,只見張憲在左肩和右臂上各有石灰印一處,而王德卻是在左胸和左肩上各有石灰印一處。劉浩瞧著劉光世,示意由他裁決,劉光世說:“兩人比槍,還須以張憲為勝。”

  不料陝西軍中走出一個效用,名叫傅慶,此人是衛州窯戶出身,參軍不久,身材魁偉,麵皮黑里透紅,粗眉大鼻。因為劉光世雖然號稱勤王,卻畏避金軍,他也就沒有立功的機會,今天正好是一顯身手的機遇。他說:“王、徐二太尉只是比試射親,我願與眾太尉比試射遠。”

  岳飛見傅慶相貌不凡,先有幾分歡喜,他取出了老師周同所贈的良弓。傅慶拿在手中掂量一下,說:“果然是硬弓!”眾人一起來到平地,傅慶首先搭箭展弓,嗖的一聲,竟射出了一百七十步遠,接著王德與王貴、張憲、徐慶四人射遠,都不過一百五十步,最後岳飛射遠,也只比傅慶遠出半枝箭杆。劉光世沒有想到自己部下還有如此勇士,就對傅慶說:“我今先與你自白身借補進武校尉,日後奏稟,另行真命。”當時在軍興之際,長官往往臨時給部屬升官,稱為借補,得到朝廷批准後,才算真命。無官銜的傅慶升遷為無品武官的最高一資,這當然是破格提拔,他立即謝恩說:“感荷劉承宣!”

  劉光世見劉浩的軍伍精銳,部將勇武,就起了併吞之念,他對劉浩說:“待去得濟州,我欲啟稟九大王,劉刺史若願與我合為一軍,我軍便是天下第一勝兵。”岳飛見劉光世初到,就帶了那麼多女子和財寶,就有幾分鄙視,但他作為一個偏裨,自然沒有資格出面反對,只是用眼神示意劉浩。劉浩說:“我已奉元帥府之命,與張防禦合為一軍,他任統制,我叨居副統制底差遣。劉承宣若有此意,也只能與元帥府計議。”劉光世聽後,也只能作罷,卻又特別取白銀六十兩,分賜王德、傅慶和岳飛等四人。岳飛等人本待推辭,但劉浩卻示意他們謝恩收下。

  三五、從濟州到南京(2)

  劉光世與劉浩合軍抵達濟州。康王定於四月二十一日,由大軍護送,前往南京應天府。為統一軍政,元帥府特命保大軍承宣使王淵為都統制。王淵是陝西熙州(治今甘肅臨洮)人,字幾道,今年五十一歲。他論官位固然高於眾將,而韓世忠與張俊又曾當過王淵的部將。但王淵升官的訣竅還是內結宦官,外托汪伯彥和黃潛善。劉光世初來乍到,雖然對元帥府人情不熟,但他決定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前往拜見宦官藍珪、曾擇和馮益。曾擇和馮益都是康王府的宦官,金軍一退,他們立即護送潘瑛瑛、吳金奴等一批女子來到濟州,搶先完成了康王布置給康履的任務,因而也深得康王寵信。

  一天晚上,康王內宅已無宦官們的事務,劉光世找到了藍珪等人。他們正在叫女使洗腳,故意傲慢來客,也不請劉光世就坐。劉光世手執一份禮品單,畢恭畢敬地站著,說:“小將遠道而來,特備一份薄禮,敬請諸位大官笑納。”馮益叫洗腳的女使取過禮品單,看了一眼,又叫這個女使遞給了藍珪和曾擇。三個人互相用眼神傳話,然後藍珪說:“劉承宣,蒙你底厚意,自家們已自領情。然而王承宣已得都統制差遣,劉承宣官高位重,自然不應與諸將平列。劉承宣且回,明日須見分曉。”馮益補充說:“日後有肥美差遣,自家們當不會忘卻劉承宣,然而劉承宣亦不可忘卻自家們底恩德。”劉光世再三告謝,準備辭退,曾擇又囑咐說:“汪、黃二元帥處,你亦不可忘了禮數。”劉光世說:“耿相公處,我亦當另備薄禮。”馮益用鼻音發出了嗤笑,說:“你何須枉送他一文錢!”第二天,元帥府果然發表劉光世任提舉一行事務,這個頭銜作為都統制的助手,協助管理全軍,而高於諸統制。

  二十日,身為大元帥的康王決定在臨行前親自閱兵。濟州的校場不大,還容納不了太多的軍隊,所以七軍只是各抽三分之一精兵,排列於校場,依次為先鋒、前、右、中、左、後與摧鋒七軍,摧鋒軍是劉光世所部的新定番號,仍由他直接統率。康王不披戴甲冑,而穿戴親王的七梁冠、貂蟬籠巾等禮服,一馬當先,在他之後,是耿南仲、汪伯彥和黃潛善,他們也是文官打扮,接著是王淵和劉光世,兩人各自手擎一柄鐵骨朵,作為軍禮。康王等人都是滿面春風,所到之處,是一片“恭請大王早日登基,再造大宋”的呼喊聲。但是,劉浩、岳飛等人總不免聯想起去年歲末宗澤的那次閱兵,當時是一片慷慨赴國難的悲壯氣氛,如今在國難與國恥當頭的情勢下,康王一行卻是喜氣揚揚,這反而使他們內心增加了一重感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