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場關於偷窺不小心被抓包的對峙,以他的落荒而逃而告終。

  菩珠終於從剛開始的挫敗感里尋回了一點安慰,這時,身後傳來輕微的動靜,她扭頭,發現阿姆快醒了,立刻放下帘子,手腳並用地爬回到了座位上,兩腳懸空,還不忘乖乖地將雙手放在了膝上。

  阿菊睜眼,發現小女君不在懷裡了,轉頭見她就坐在自己身邊,模樣乖巧。

  車廂里的光線黯淡了下去,傍晚了,臘月的天,雖沒下雪,但早晚颼冷,想到小女君平日怕冷,便摸了摸她的一雙小手,意外地發現,手心暖烘烘的。

  「阿姆,我一點兒都不冷,你要是冷,抱著我取暖!」菩珠說完就往她懷裡鑽。

  她真的一點兒都不冷,非但不冷,整個人現在熱烘烘的,像只正在燒著的小火爐。

  阿姆笑了,抱了抱她,隨即掀開車簾,想看看走到了哪裡。這時,馬車漸漸地慢了下來,最後停下。

  好似是李玄度在前方遇到了什麼人,菩珠隱隱聽到他和人說話的聲音,頓時被勾出了好奇心,忙跟著阿姆到車窗旁,鑽出腦袋看出去。

  原來對面行來了一隊人馬,一個貴族打扮的青年男子從坐騎上下來,向李玄度恭敬地行禮。他的身後跟了輛裝飾豪華的馬車,應是攜著家中女眷出城,在這裡遇到秦王,遂停下見禮。

  菩珠覺那青年男子有點眼熟,應是前世曾打過照面的,但還沒熟到能令她立刻想起來是京都里的哪家人。便聽了幾句,很快,她的心砰砰地跳了起來。

  這可真是冤家路窄,不是對頭不碰頭!

  她方才還在絞盡腦汁地想,該怎麼破壞李玄度和蕭朝雲的婚事,此刻竟就讓她在這裡遇到了正主!

  好巧不巧,這男子就是蕭朝雲的長兄蕭乾,車裡載的女眷,是蕭朝雲和她的嫂子方氏!

  臨近冬至,京都里有風俗,婦女趕著去寺廟進行年前的最後一次禮佛,祈來年一切順遂。京都附近香火最盛者,首推城東安國寺,此處也是大多數京都貴婦喜歡去的地方。如菩珠的母親孟氏,今日便去了安國寺。

  除了安國寺,其次是城西白蓮寺。

  蕭乾說,妹妹明日想和她阿嫂一道去白蓮寺燒個頭香。考慮到路遠,怕明早趕不上,便提前出城,打算今晚落腳在蕭家位於西城外的別苑裡,明早直接從別苑出發。他護送妻子和妹妹出城,沒想到會遇到秦王殿下,立刻過來拜見。

  蕭乾二十多歲,憑家族的世賞,在朝里做著六品的羽林隊長,雖是閒職,但因長於騎射,入了秦王的眼,平日常有機會被選中,以侍臣身份跟從喜好遊獵的秦王出城打獵。

  李玄度和他相熟,便寒暄了兩句,雖依然坐於馬背之上,但態度隨和。

  蕭乾十分歡喜,又命自己的妻出來拜見秦王。

  大車前起了一陣動靜。

  車門開啟,廂里鑽出一名二十多歲身穿團花描金裙的年輕貴婦,被同行的女僕扶下來,行到李玄度馬前,隨丈夫向少年秦王行禮後,道:「我家小姑也在車裡,不便下來,但禮數是不可少的。」說罷轉頭,對身後車廂里的人笑吟吟地道:「小妹,今日這是什麼好運氣,竟在城外半道遇上了秦王殿下。你也向殿下道個好。」

  她話音落下,大車中似有婢女打起了窗邊懸著的一幅繡簾,輕輕卷了起來。

  菩珠瞪大眼睛。只見錦簾微動,緩緩捲起,卻又不是全部捲起,原來是個雙層簾,卷了密密實實的一層錦面,還剩一層半透明的綃紗,紗後映出一道朦朧的少女纖柔之影。

  雖隔了層紗,但夕陽斜照,光透入其中,依然還是能夠辨出簾後那少女的臉容,年約十四五歲,臉若皎月,眼若秋水,瓊鼻朱唇。本就美貌,隔了層紗,更如霧中看花,裊娜動人。

  她道:「蕭氏之女,今日有幸得遇殿下,向殿下見禮,請殿下安。」聲音嬌柔清亮,婉轉好聽,說著,綃紗後的身影也立了起來,朝外頭的少年秦王,款款施了一禮,隨即再次落座,接著,那道錦簾也放了回去,車廂里的一切,便都被嚴嚴實實地遮擋住,再也看不到了。

  這一幕真的動人。且越是驚鴻一瞥,越是叫人過目難忘。

  阿菊見事情和自家無關,便想抱小女君回到座位上,菩珠卻哪裡肯走,兩隻小手死死地扒著車窗不放,雙目睜得滾圓,眼睛裡都要噴火了,心裡不停地念,任你花容月貌傾國傾城,李玄度也看不上你!前世就是最有力的證明!一連念了好幾遍,嫉妒之火還是難以消下,恨自己為何會晚生那麼多年。兩隻小手簡直快把車窗沿給掰斷了。

  唯一的慶幸,就是李玄度看起來對這一幕並沒什麼大的感覺,莫說出聲回應了,菩珠可以非常確定地說,他連個點頭的動作都沒有,待那面錦簾放了下去,就轉回臉對蕭乾道:「孤還有事在身,先回城了。」說罷轉頭,命菩家小廝趕車上路。

  小廝急忙應聲,驅車前行。

  李玄度也不再停留,自顧朝前催馬而去。

  菩珠這才終於稍稍放下些心,吁出一口氣,鬆開了方才扒著車窗的手,讓阿菊將自己抱了回去。只是,還沒來得及坐穩,忽然,又聽到後頭傳來一陣腳步聲,竟是蕭乾追了上來。

  她趕緊又從阿姆的懷裡掙脫出來,再次掀開車簾一角,望了出去。

  蕭乾停在李玄度的馬前,說道:「殿下,我在別苑裡,有個鷹房,裡頭養的那些玩意兒,自然不敢和殿下王府里的寶貝相比,但也是我的心頭所愛。其中有隻矛隼,名喚一丈白,這幾日不知為何,不吃不喝,請了京都里的好幾個高手去瞧,都說不出個所以然,我甚是焦急,昨夜在那邊侍了一夜,也是無用,眼看就要熬不過去了。這種小事,本不敢勞煩殿下,但方才想著在這裡遇到,機會實在難得,便斗膽,貿然開口,想請殿下幫忙,可否指點一二,救我那一丈白的性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