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昨夜和李玄度放縱了一夜,醒來,她回到了七歲的這一年。

  是的。

  現如今她才七歲。

  昨日父親領朝廷的命,再一次帶領使團離京西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銀月城,慶賀西狄新王登位。

  如今是年底,很快,等過了年,她就八歲。一生中如夢魘一般的八歲。

  這一年,父親將遇襲,不幸罹難。宮中繼而發生梁太子之變,牽連祖父,她也會被發邊。

  當然了,還有李玄度,她的玉麟兒……

  她閉目,穩了穩跳得飛快的心房,忽睜開眼睛,對母親道:「娘親,我不去安國寺了。你和阿姆她們一塊去吧。我手腳發酸……」

  孟氏一愣,抬手試了試女兒額頭的體溫,感覺並沒什麼異常,方鬆了口氣。

  昨日送走離京的丈夫後,孟氏便打算今日去安國寺捐貢香油。本想帶女兒同行,但見她人無精打采,自然不會強迫,扶女兒躺回去讓她休息,想了下,吩咐阿菊留下陪伴,自己帶著張媼等人,攜著準備好的東西乘馬車出府而去。

  母親一走,菩珠便再也躺不住了。

  上天竟讓她回到了這一日,能有機會彌補原本的終身遺憾。

  父親昨日方出發,出京的這一段路,必少不了友人相送,路上耽擱,算行程,絕不會超出百里,說不定人此刻還在京都出去的那一座驛舍里。

  她現在追上去,還來得及!

  阿菊不放心,待夫人一走,讓那兩個名叫金針和花線的婢女在屋裡先陪小女君,自己打算去廚房親手給小女君準備吃食,沒想到她竟突然掀開被衾,從床上一骨碌爬了下去,抓來衣裳,抖開,便就自己穿衣。

  因將軍和夫人跟前就只這一個女兒,平日很是嬌慣,早上起來,穿衣向來是阿菊或者婢女幫她的。此刻見她竟自己穿起了衣裳,且動作匆忙,阿菊不解,忙回來想幫她,又用手勢問她怎麼了。

  菩珠道:「阿姆!我有急事要出門!你快幫我備車!」

  倘若不是現在的身子才七八歲,腿實在短,夠不到馬鐙,她簡直恨不得騎馬直接追出西城門。

  阿菊驚訝地看著她。金針年紀大些,急忙問道:「小女君你要去哪裡?夫人剛出門……」

  「快些!」

  大管事送夫人往城東安國寺去了,太傅也上朝了,家中少個能做主的人。

  小女君畢竟小,這莫名其妙突然自己要出門。

  阿菊尚在遲疑,聽到小女君又道:「我要去追阿爹,有急事!阿姆你快些,晚了,阿爹若是走遠,就追不上了!」

  小女君神色焦急,看著不像是在胡鬧,阿菊立刻點頭,讓婢女服侍小女君做好出門準備,自己急忙到前頭去,吩咐僕役準備馬車。

  菩珠胡亂洗了把臉,金針給她梳頭。被催個不停,心慌意亂的,就替小女君梳了個簡單的雙丫髻。又想到小女君小小年紀,平日頗愛美了,就往她頭上的兩隻發包上左右對稱地各插了一支粉紅珍珠頭簪,還沒插牢呢,她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往外奔去,金針只好拿了件她外出穿的木蘭白錦地襟繡粉紅桃花毛領小披風,追了上去。

  府中一輛大馬車,供主人外出使用,另兩輛小的簡陋些的青氈小篷車,是給僕役用的。

  太傅上朝習慣坐轎,不用馬車。大馬車和其中的一輛小篷車,夫人今早出門已用了,只剩另輛僕役用的小篷車,且原本的車夫今日也不在家,只能差遣他兒子,一個方十五六歲的小廝駕馭。

  阿菊有些猶豫,但見小女君上了車就催促出發,只能從權,叮囑小廝小心趕車,自己跟了上去。又習慣地想再叫上婢女同行,菩珠卻怕人多太重,影響車速,立刻阻止。

  她之所以瞞著母親出來,就是為了便宜行事,免得解釋了一大堆,母親也未必會同意。

  小女君決定得突然,態度堅決,阿菊感覺她像換了個人,自己實在無法違逆,只能照她吩咐去做。

  小廝吆喝一聲,啪地甩了下鞭子,驅馬趕著車,從太傅府的門口上路往西永樂門去。出城後,照小女君的吩咐,奮力驅趕,小篷車在道上風一樣地前行。

  車裡阿菊唬得不輕,卻又管不住小女君,只能將她的小身子抱在懷裡,免得顛得太厲害,把她震下座位。如此出城,一口氣走了幾十里路,趕到別亭旁的那座驛舍。小廝進去打聽,很快出來,告訴菩珠,將軍今早剛從這裡出發,應沒走遠。

  菩珠命繼續上路,又往前追了大約二十里路,到了午後,遠遠地,終於看見道上有一隊人馬的身影。

  辨其幟,認出確實就是父親所帶的使團,但不知為何,卻停在了道旁,沒有前行。

  她讓小廝再追。

  使團眾人正暫停於道,忽見身後有輛青氈小篷車急急地趕上,停下,接著,一個年約七八歲的小女娃被菽繁下了車。

  那女娃披了件木蘭白的鑲毛小披風,梳兩隻抓髻,烏髮雪膚,彎眉杏眼,容貌極是漂亮,眾人看見,只覺眼前一亮,紛紛望著。

  她雙腳落地,立刻朝著這邊跑來。使團里有個常在菩家出入的副官,認出是菩左中郎將的獨生愛女來了,忙叫人讓開,不要阻道。

  菩珠匆匆奔向使團隊伍的前方,雙目逡巡人群,很快,在路邊看見一道清瘦而挺拔的身影。

  看到這道身影的一剎那,她的眼睛便暗暗發熱,險些落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