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突然,他想了起來,方才是四兄和四嫂一道送自己來的……

  他扭頭,竟真的瞥見庭院門外的一簇花影后,隱隱果然似還立著兩道身影,登時渾身不自在起來,一邊低聲哄她:「好了好了,娘親你莫哭了……」一邊扭著身子試圖從母親的懷裡逃出來。

  李玄度和菩珠相視一笑。他伸手握住了她的一隻柔荑,帶著她悄然退了出去。

  半個月後,秦王夫婦辭別了金熹,領著剩下的西域聯軍離開銀月城,踏上歸途。

  長路漫漫,東西迢遙,此一別,待下次再會,也不知是何日了。

  懷衛為他們送行,出城後,一程又一程,送出了幾十里外,最後方含著眼淚,和四兄四嫂依依惜別。

  接下來的行軍一路無礙,順利回到霜氏城。

  李玄度準備先在此停留些時日。

  西域各大小邦國的國王早就獲悉消息,秦王即將歸京登基為帝,前些日得知他將要回來,紛紛提早從四面聚來拜迎,又爭相以王子為質,請求使團一同跟隨去往京都。

  李玄度這幾年間苦於事務倥傯,如今回了都護府,又忙忙碌碌,片刻也不得閒。但好在也有一樁樂事。

  他終於得以和妻子團聚,朝夕相對,說不盡的天倫之樂。

  這一日,恰是鸞兒滿周歲的日子。

  兒子滿月時,菩珠帶著他在河西,當時出於各種考慮,沒有大辦。如今逢他周歲,大破東狄,四境皆平,可謂雙喜。當日,都護府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喜宴,不但犒賞士兵,人人分肉喝酒,塢堡里更是高朋滿座,歡聲笑語,熱鬧極了。有幸受邀出席秦王世子滿月酒席的諸國國王、王后、貴族以及霜夫人、王姊、李慧兒等人,共聚一堂,說說笑笑,等著今日的重頭戲抓周。

  李玄度和菩珠帶著兒子現身。他笑眯眯親自抱子在手,身後跟著阿姆王姆和駱保等人。

  父親是稀世的俊美,母親是無雙的麗人。兩人生出來的鸞兒,自也是眉眼如畫,如雪如玉。今日他穿了身嶄新的小衣,頸上套了個金項圈,小手小腳肉乎乎的,雙目圓溜溜,宛若點漆,笑起來便露出雪白的小門牙。可愛極了。

  他被父親抱著,放坐在大堂中間案上的一隻鎏金大圓盤裡,周圍擺滿小物件。自然了,代表男孩智慧和英勇的筆、書、小木劍、小弓等物,都特意被放在了他的手邊。

  待他坐定,阿姆上來,引導小人兒抓他近旁的東西。

  鸞兒低頭看了一圈,視線落到離他小腳丫最近的一支玉管筆,伸出手,一把抓了起來。

  眾人喜,正要喝彩,夸文曲星下凡,卻見他啃了一口,「噗」的一下丟了筆,改抓身後一個元寶,在手中擺弄了兩下,又丟下元寶,再次抓起小木劍。

  屋中笑聲不斷。眾人奉承,世子長大後,必文韜武略,人中龍鳳。

  正熱鬧著,忽然外面傳來通報聲,說京都有使者一行人趕到。

  來者,便是半年前受朝廷委派到河西去接秦王歸京登基的那兩位宗室大臣和監人宋長生。

  他幾人,當日趕到河西之時,不巧靡力發兵西狄,李玄度已西征而去。

  接不到人,自然不能回京,此前便滯留在了河西,苦苦等了差不多半年,終於獲悉秦王西征大勝,於是頻頻又收到來自京都的催促,命他們儘快接人回去。三人一商量,若是在關內乾等,還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等到秦王夫婦入關,索性自己帶著人馬出關,直接趕去西域都護府接人。

  也是巧,恰今日到達,便遇上了秦王世子的周歲喜宴。三人被請入喜堂,向秦王和王妃道過恭賀過後,顧不得旅途辛苦,宋長生便從身上背的一隻長匣中請出了當日明宗所留的遺旨,當堂宣讀。

  滿堂之人,皆下跪聽旨。

  片刻前還充滿歡聲笑語的大堂,此刻變得肅然無聲。

  門外方才也聚來了許多聞訊的將士,見狀,亦跟著紛紛下跪。

  氣氛凝重無比。唯獨小世子鸞兒一人,還坐在桌上,手裡抓著那柄小木劍,睜大眼睛,好奇地盯著這幾個不速之客看。

  菩珠忙上去抱起他,回來,抱著兒子,跟李玄度一道下跪,低頭聆旨。

  宋長生高聲宣讀完明宗遺旨,雙手交奉李玄度後,立刻便領著眾人再次跪在了他的面前,行叩君大禮,恭聲說道:「朝廷百官,兆庶萬民,皆盼陛下繼統承祧,早日登大寶之位,嗣神器,寧萬邦。萬歲!萬萬歲!」

  他話音落下,大堂內外,立刻跟著響起了一陣洪亮的「萬歲萬萬歲」之聲。

  李玄度手執這道來自他父親的多年前所留的聖旨,視線落在其上,一動不動,神色似迷惘,又似帶了幾分感慨。

  菩珠怕兒子受驚啼哭,小心地輕輕覆手在他耳邊,想幫他蒙住耳朵。沒想到小傢伙卻來了勁頭,非但不怕,反而興奮了起來,啪的一聲,丟了方才抓來的小木劍,眼睛睜得滾圓,在菩珠懷裡動來動去,跟著周圍的人,口中咿咿呀呀個不停,頓時吸引來無數的目光。

  菩珠又是好笑,又是好氣,急忙低聲哄著兒子。

  李玄度也轉過臉,看了一眼兒子,目光溫柔,隨手便將皇祖父留下的那東西遞給兒子。

  咦,這是什麼?金燦燦的。

  鸞兒立刻被這新東西給吸引住了,伸出兩隻小肉手,歡喜地抓住了父親遞來的新玩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