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扭過頭,盯了片刻遠處的奉安殿,面容漸漸抽搐。轉回臉後,他一字一字地道:「命秦王妃亦來此見朕!」

  「她膽敢抗命,朕便將這奉安殿一把火給燒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臉容扭曲,咬牙切齒。

  奉安殿內如今依然供著姜氏太皇太后的三重棺槨,等待落葬。

  守陵官大驚失色,怕這不知何處突然冒出來的瘋子當真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不敢再有片刻耽擱,慌忙下山,騎馬狂奔去往京都傳送消息。

  菩珠收到這個消息之時,人還在河西的郡城之中。

  李玄度入關轉眼過去半年了。

  便在數日之前,她剛收到來自李玄度的一封信,說他已打到東都。

  照這形式看,只要拿下東都,這場延續一年多的叛亂,應當很快就能平定了。

  端王最近曾派來使者,透露了朝廷官員希望能將她先行接入京都的意思。

  菩珠婉拒了這個提議。

  隨著平叛戰局一日日地明朗,叛軍敗局已定,京都那邊,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其實正暗流涌動。

  端王等人希望她早日入京。

  但姚家顯然另有期望。

  就在端王使者到來之前,便已有人以姚後之名攜厚禮來探望過她了,說皇帝以身捐國,姚後忍悲,如今正在宮中安胎,朝廷上下更是翹首等待她的生產。還說什麼到時她若當真有幸能為天下誕育龍子,日後還望秦王與王妃以長輩身份多加扶持,不勝感激云云。

  姚家此為何意,菩珠心知肚明。

  現在李玄度還在平叛,這種時候,不是她該主動摻和京都事的時機。她也不想摻和。

  李玄度走的時候,鸞兒方滿月。如今他已半歲,小胳膊小腿上全是肉,胖嘟嘟的,不但能爬會坐,也能認身邊親近的人了,一逗弄他,便就咯咯地笑,可愛極了。

  兒子在一天天地長大。她盼著李玄度也能早日歸來,免得鸞兒連父親都不認識。

  她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京都那邊竟會出這樣的大事。

  關於李承煜,她早聽聞他御駕親征卻被手下背叛做了俘虜的事。

  她以為李承煜已被沈暘殺了,當時心情有些複雜。想起前世之事,淡淡傷感之餘,亦是憐其不幸,怒其不爭,當時還叫人去寺院給他做了一場法事。卻沒有想到,他竟還活著,不但活著,竟這般冒了出來,以奉安殿為脅要她去過去。

  遭了巨大的壓力和打擊,絕望之下,他這個人,恐怕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安有皇祖母棺槨的奉安殿若真的被他付之一炬,這一輩子,她都將無法原諒自己。

  她不敢有片刻的耽誤,把鸞兒交給阿姆和一直陪著自己的李慧兒後,帶著駱保和護衛上路,棄車騎馬,不辭辛勞,戴月披星地趕路,不到十日便回了京都,趕至皇陵。

  她到的這一日,距離李承煜現身皇陵已有半個多月了,陵門和各條通道口外布滿禁軍,戒備森嚴。

  端王領著相關官員,日夜守在這裡,不敢有半分的鬆懈。

  他出來迎菩珠,帶她入內。不待菩珠發問,路上告訴她說,情況很是不妙。李承煜看著日漸瘋魔。剛開始要回皇宮,但等他答應了,卻又不肯出來,懷疑是想將他騙出去給殺了。現在無論如何勸,都不肯出來半步。他將殿內和附近明堂之中原本用來燃點長明燈的數口巨缸里的清油全部傾潑在了奉安殿內,手拿火折,守在殿口,不許人靠近一步。

  一旦點火,奉安殿怕是頃刻就要變成火海,救也來不及救。

  「他和誰一起的?難道一個人來了此地?」

  菩珠掀開覆面冪籬,一邊疾步入內,一邊發問。

  「據守陵官回報,當日他和一隊人馬不知是從何處突然現身的,他們未曾防備,以致皇陵被奪。隨後禁軍入山,那隊人馬或是自知不敵,不見了人,只剩陛下一人。」

  菩珠知一種說法,皇陵當年選址修築於此,除了風水的考慮,亦相中了地形。用作陵寢之外,另一個目的,其實是為防備日後京都萬一遭到敵人攻打,可作拱衛之用。故此地道路複雜,可進可退。李承煜的人,或許便是借了地形逃遁。

  說話間,她已到了地方。

  郭朗也在,方知菩珠到了,正出來迎。

  他神色沉痛,和菩珠寒暄了兩句,便搖頭嘆息,說這些日,他與端王竭盡全力,想把裡頭那人先給勸出來,奈何對方自說自話,完全不聽,實是無可奈何,怕奉安殿萬一有失,這才驚動了她。

  他說話的口吻,和端王有些不同。

  端王稱呼裡面的人為「陛下」。

  而郭朗卻以「裡頭那人」來指代。

  顯然,他並不認可對方的身份,語氣也是模稜兩可。

  至於京都朝廷里的另一大員,姚皇后的父親姚侯,菩珠此刻並未見到他的身影。

  情況緊急,她也來不及多問,在端王和郭朗的帶領下,匆匆先往奉安殿去,還沒靠近,遠遠隔著數十丈的距離,便聽見殿門之內隱隱傳出一道厲聲呵斥:「站住!再過來一步,朕便燒了這地方!」話音落下,殿門被人從里一把拉開,她看見一道人影出現在了殿檻之後。披頭散髮,滿面髒污,手中舉著一支燭火亂舞,嘶聲力竭,目光狂亂,身上衣衫更是破爛碎裂,幾乎已無法辨認原本的顏色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