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的心敬重祖父和父親,但卻一再地告訴她, 不想做他們那樣的人。

  循心, 方能安心。

  所以她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為了想要的, 付出必須的代價。譬如,良知。

  孝昌六年春的這場大疫,她已暗暗等待很久了。但是這一日當它真的就要到來,她的心卻變得不安了起來。這種不安令她無法排解, 再多的理由也無法自我開解,甚至到了最後, 她幾乎不能面對父親的那尊衣冠之冢了。

  就在今早,當同州那個地方就要被她拋在身後的時候, 她終於停了腳步。

  事到臨頭,她才知道,其實這很難,真的很難。她的心並沒有如她從前所想的那樣,可以真正坦然地準備好去無視這一切。

  不知也就罷了,分明知道,若還視若無睹。這樣的代價,她承受不起。

  目送葉霄匆匆離去的身影,菩珠忽然有了一種解脫似的輕鬆之感。

  哪怕希望微茫,也要努力去做。不為別的,此亦是循心,她目下的心。

  求一個安心,如此而已。

  她在驛舍里安頓下去,等待葉霄的消息。

  葉霄沒有令她失望,數日後便將那位吳醫找到,帶到了她的面前。

  吳之林比菩珠想像得年輕,布衣芒鞋,面容清癯,雙目明亮,但被帶到之時,風塵僕僕,神色顯得有些焦躁,方一開口,便問王妃何事,若是看病,他不過一游醫而已,看不了貴人的病,請她快些放自己回去,他另有關乎人命的要事在身,不能耽擱。

  很明顯,他是被葉霄尋訪到,然後強迫帶過來的,語氣生硬。

  他的話,令菩珠心中頓覺忐忑。

  難道疫情比自己想像中來得要快,現在已經開始了?

  葉霄不悅,正要斥他大膽無禮,已被菩珠阻止了,問道:「你此話何意?你有何要事?」

  吳之林道:「我怕此地將有一場大疫,若擴散出去,後果不堪設想。」他指著一旁的疤臉黑漢:「他卻將我強行擄來這裡!我還是那話,王妃看病,另請名醫,免得被我耽誤了!」

  菩珠心中愈發不安,追問:「你方才說此地將有大疫?你已遇見病患?」

  吳之林心中雖是焦急,但對面這個年輕的美貌女子地位高貴,他也不敢過於得罪,又見她神色關切,便點了點頭,耐著性子解釋:「我祖籍江南,家中世代行醫,我幼時,鄉里疫情蔓延,病患貌似傷寒,家父遂以傷寒治,然湯藥無效,鄉人死眾,連家父最後亦不幸染病而去,臨終之前,言此為癘病,一染十,十染百,不能用常法治。我時刻不敢忘記先父臨終之言,這些年遊走四方,專攻癘病,親歷了各地數次大小疫情,於此略有心得。去年我聽聞同州大澇,擔心過後會有大疫,前些日趕去,四處察看,不幸如我所料,高縣下的幾個村莊已是有了病症,莫名病倒一片,方七八日,便就死了十來人……」

  他再次面露焦急之色,拱手道:「懇請王妃儘快放我回去。」

  葉霄終於逮到機會插話,冷哼道:「我尋到你時,你不正被村民驅逐?若不是我救你,你怕不是要被人拿石頭砸了!」

  「怎麼回事?」菩珠驚訝問道。

  吳之林面露無奈:「村民以為神鬼作祟,請巫作法,不聽我言。」

  「依你之見,當如何做?」

  「要滅此疫,一是隔離病患,帕掩口鼻,二是對症用藥,缺一不可。」

  「你既知此為疫病,或將大肆蔓延,憑你一己之力無法阻擋,為何不去告官?只要官府下令,村民自然順服。」

  吳之林道:「數日前我便求見了當地縣令,闡明利害,奈何縣官認定是尋常傷寒,非但不聽,還叱我妖言惑眾,別有居心。我急著回去,便是想再去求見州官,陳情利害。此病兇險,如今雖還限在那幾個村莊,但若不及早處置,我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擴散。一旦出縣,天氣漸暖,後果不堪設想!」

  葉霄的神色漸漸也轉為凝重。

  菩珠道:「我隨你一道,立刻去見縣令!」

  吳之林一怔,隨即大喜。

  菩珠略略收拾,帶上葉霄等一干隨從,立刻趕往高縣,隔日便到了地方。那縣令獲悉秦王妃奉旨歸鄉祭祖,竟特意因了自己治下村莊村民的染病之事而來,雖非上司,卻也不敢得罪,急忙將人迎了進去。

  吳之林再次陳情,除了那兩點對策,又提出他另一個擔憂,認為其餘縣民當中,極有可能如今也有人染了病症,只是尚未發現,提出縣城也要封門,不能叫人再隨意進出。且病患日益增多,自己一人應對不來,叫縣令儘快徵召醫者,越多越好,共同應對。

  縣令聽到要封縣城,頓時面露為難之色,但見秦王妃盯著自己,忙道:「是下官先前疏忽了。封縣之說,下官也願遵從,但這不算小事,下官須先報到上司之處,請王妃見諒。」

  菩珠知這些官場規矩,便命他儘快上報。

  縣令唯唯諾諾地答應,又派衙役隨吳之林去那幾個村莊,勒令村民不許私自外出,照吳之林的法子立刻治病。

  這事萬一控制不住,後果將會如何,沒人比菩珠更加清楚。

  出來後,她思忖這縣令的做派,雖答應先行封住那幾個村莊,口口聲聲嚴加防範,等上面的消息來了就封縣,但觀他神色,顯然對封縣一事不以為然。而吳之林卻十分堅持,認為必須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