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駱保也入帳服侍。

  菩珠毫無胃口,打發了婢女,將早食分給駱保。他推脫再三,終於接過,感激地道:「多謝王妃!」說完捧著碗,大口地吃,吃完了自己的,抬頭見她還是沒動面前的食物,道:「王妃可是不愛這味道?奴婢去瞧瞧還有無別的吃食。」說完就要出去,被她叫住了。

  「你知道殿下幼時先帝送他玉掛的事嗎?是塊麒麟狀的玉佩,這麼大,上面有福壽安康的字樣。」菩珠描述著,比劃著名玉掛的大小。

  駱保回憶了下,點頭:「是,奴婢想起來了。那是殿下八歲那年跟著先帝去狩獵的事。侍衛們射死一頭猛虎,先帝牽著殿下上去察看,不料猛虎竟未死透,忽又縱起,利爪打向先帝胸腹,當時侍衛們都隔了幾步,事發突然,救護不及,眼看先帝就要傷於虎爪之下,殿下一把拔出先帝腰間佩劍,舉劍便斷了虎爪。先帝十分高興,回來後,恰于闐國獻上了一批美玉,先帝便挑其中一塊,命工匠琢成麒麟狀。先帝工於金石,親自在玉掛上篆刻了字樣,賜給殿下。此事當時人人皆知,無不稱頌殿下美名……」

  他一頓,神色轉為黯然。

  「後來出了那事,殿下被發去了無憂宮,奴婢有幸被選中,奉太皇太后之命陪殿下同去侍奉。臨行前,奴婢去王府替殿下收拾東西,想到這玉掛,當時本想替殿下帶過去的,想著到了那邊,也算是個念想,有個盼頭,但卻找不著了。當時王府里到處狼藉,想必殿下此前遺落在了哪裡,丟失了。」

  他望向菩珠。

  「王妃既知此物,應當是殿下告訴王妃的吧?」

  當年秦王得賜麒麟玉佩之時,王妃似還很小,這種關乎貼身之物的私密之事,王妃既知道,想必便是秦王告訴她的。

  駱保本早就忘記,說了掌故之後,勾起往事,深覺可惜,不禁嘆氣:「殿下既告訴了王妃,想必心裡還掛念著。要是還在就好了,也算一個念想。」

  駱保吃完早食,收拾了碗盞,退了出去。

  菩珠一個人發怔,忍不住,又回想起了昨晚發生的事。

  她也不知怎麼事情後來就發展到了那樣的地步。她不依不饒,蠻不講理,好似一個潑婦,面目可憎得到了她自己回憶都覺得無法忍受的羞恥地步。

  他到底為何拒婚,其實有什麼重要?

  他為懷有感情的表妹長遠考慮一生,這於他而言,又是什麼錯呢?

  所以就這件事而言,她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他如何做,甚至胡攪蠻纏,竟還破壞了先帝留給他的這種深具紀念之意的禮物。

  李檀芳替他保管了八年,他拿回來才一個晚上,就毀在了她的手裡。

  菩珠深深地陷入了一種叫她幾乎就要透不出氣的強烈的沮喪之感里。

  他和李檀芳都是高貴而高尚的人。倘若不是命運波折,她強行加入,哪怕前世他這時候也未曾許諾婚約,但在他二人的深心裡,應是相互守望,彼此相知。

  他說他不配給李檀芳提鞋。

  從前對此她還感到不服,然而經過了昨夜,她不得不承認,她確實不如李檀芳,遠遠不如。

  這是一個事實。

  日出之後,葉霄來請她上路。

  這一路,歸京的路上,她便被如此一種沮喪至極的情緒所包圍著,直到這日傍晚,天黑時分,她終於抵達了京都的北城門。

  城門此時已閉。

  馬車停住,葉霄去和城門令報上她的身份,這時,晚風拂起車簾,借著城門附近火杖的光,她的眼帘之中,躍入了一道身影。

  竟是沈暘!

  如此之巧,他此刻也在城門附近。

  他問了幾聲,得知這一行是秦王妃自闕國歸京的隊伍,立刻下令打開城門,縱馬來到她的車前,下了馬,恭聲道歉:「下頭人不知是王妃的車駕有所得罪,誠祈見諒。王妃行了遠路,想必乏了,不敢再耽擱,請快些入城。」

  菩珠沉默著,坐在車簾密閉的車廂之中,隨了車隊入了城門。

  雖未曾回頭,也看不見,但她有一種感覺,他好似還在後頭,就一直看著自己的馬車,如同被他盯著後背。

  她悚然而醒,手心之中,微沁冷汗。

  她這是怎的了,已經這麼多天,竟還沉浸在那一夜的爭執里,無法自拔。

  那一夜,她犯了大錯。

  第一錯在和他的口舌爭執。現在想想,毫無意義。

  她發誓,從今往後,她再不會就這種無謂之事再失控了。

  第二錯,便是毀了他的玉掛。

  但錯已鑄,玉掛被她打碎,再無法彌補。她想不開又有何用?

  想到前世最後,命運如同浮萍,在男人的手中轉來轉去,還指望另個男人來救,最後在絕望里那般死去,她禁不住打了個寒戰。

  記下欠他的,日後有機會,用別的方式還他。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她不能一直深陷,作繭自縛。

  馬車回到王府,停在門前。車門被人打開,駱保在車外道:「王妃,到了,請王妃下車。」

  她慢慢地呼出一口氣,站了起來,彎腰出了車廂,下馬車,邁步入了王府。

  李玄度比她提早六七天就回了京都,回來的次日,便奉命立刻護送西狄小王子西去回銀月城。

  他這一趟來回,倘若一切順利,最快估計也要三四個月。而到了那時,正是明年瘟疫爆發的時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