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搖頭:「楊阿叔你不說我都忘了。我不急,我手頭還有零用錢,日後等你寬裕了,再還也不遲。」

  楊洪點頭:「好,好,你若還缺什麼,或者哪裡有不方便的,儘管告訴我。」

  菩珠笑道:「我什麼都不缺。就是先前待在福祿鎮的時候,心裡天天想來郡城逛,如今來了這麼多天,也沒出去過。明日我想和阿姆一道出去逛一逛,阿叔覺得可否?」

  楊洪心想小淑女幼時何等富貴,這些年跟著自家也沒過上什麼好日子,必早就悶壞了,這邊郡城治安已經恢復,出去逛也沒什麼,點頭說:「好,你去便是,阿叔叫人給你備車。」

  第二天,菩珠帶著上次李玄度給的全部剩下的錢,直奔郡城南市,找了半天,終於在一間舊貨鋪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張琴。

  琴自然不是什麼名貴古琴,但材質是冰紋梧桐木,看著成色還是不錯的,當場掃弦試音色,鋪主恭維她:「小淑女必定家學淵源。如此琴技,和這古琴恰是相得益彰!」

  菩珠只笑了笑,問價錢。鋪主起初漫天要價,一番還價,最後以千錢成交,抱了回來。

  這把琴幾乎花光了她手頭所剩的全部的錢。但只要能達到目的,花再多也值。

  她做的第二件事是打發走侍女,藉口章氏那邊這幾日事情很多,怕她人手不夠忙不過來,所以把自己這邊的侍女借給她用。

  章氏確實感到西庭人手不夠,又開不了口管她要人,沒想到她自己主動借人,正求之不得,怎會拒絕。

  打發走侍女,跟前沒了別人,菩珠就到後面的園子裡摘了一大籃子現成的開得正盛的杏花,央求阿菊給自己做杏花頭油,做得越濃越好。

  阿菊心靈手巧,一直以來菩珠用的洗漱香藥就是她親手做的,何況頭油?只是小女君有一頭天生濃密而烏黑的秀髮,平時梳頭根本無需頭油,她也從來不用頭油,嫌它膩,不知今日怎會突然改了性子,要自己幫她做頭油?

  雖然鬧不懂,但小女君央求了,阿菊怎會不應?立刻動手熬煉鮮花,做好了放置一夜,到次日,待乳液沉澱,便得到了梳頭的頭油。

  菩珠聞了聞,甜蜜蜜,香噴噴,差點忍不住想咬一口,抹了點在頭髮上,特意站到杏花樹下試了試,效果令她非常滿意。

  計劃里需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再拖下去,李承煜說不定就走了。

  她這個人做事,要麼不做,一旦考慮好了,就不會猶豫不決。

  次日到了傍晚,她根據前兩天留意到的李承煜回西庭的時間,估算他應該快回來了,便將琴搬到了園子的水池旁,對著水面彈奏古曲,曲名鳳凰台,言穆公女弄玉築台吹簫,引鳳成仙。

  李承煜其人,於政事雖然能力平平,但頗有才藝,好音律,喜搜集散軼古曲,其中這曲《鳳凰台》是他最愛。菩珠前世幼時本來就學過琴,後來雖荒廢,但為了迎合他的喜好,自又鑽研過一番琴技,雖然算不得精通,但一般技法和琴曲,難不倒她。

  尤其這曲《鳳凰台》,因為李承煜欣賞的緣故,上輩子她研究過無數遍,轉承啟合毫無瑕疵,更清楚太子賞曲的口味,現在重奏舊曲,駕輕就熟,很快上手。

  黃昏的園裡,暗香浮動,琴聲飄過水麵,越過牆頭,隨風送到西庭,隱隱約約,聲韻悠遠。

  楊洪正陪著太子一行人歸府,入了西庭,聽到牆那邊傳來一陣琴聲,似是菩珠住處的方向。

  他對這個完全不懂,也沒多想,只以為菩珠如今得了閒,自己撫琴在玩,但發現走在前頭的太子腳步慢慢放緩,最後停了下來,便也跟著停步,等了一會兒,太子還是沒動,他有點糊塗,就看向太子謁者孫吉。

  孫吉是李承煜身邊的人,自然懂他,知他應是被那琴聲所擾,回頭問:「何人奏曲?太子既歸,當以靜為上。」

  楊洪忙道:「應當是我府中的一位故人之女。她不知曉太子歸來,我這就叫人去止琴聲,免得打擾太子清淨。」

  李承煜這時開口了:「甚好,此乃雅事,令她奏便是了,不許加以干擾。」

  太子道是雅事,甚好,自然也就沒人去阻攔了。

  他繼續邁步,朝前走去。

  曲調漸至高潮,就要攀上峰頂之時,不知為何戛然而止,就仿佛一口氣被什麼給卡住,上不去,停頓了片刻,這才繼續,但卻出現了一個誤調。

  非常小的誤調,尋常人根本就聽不出來,但卻逃不過李承煜的耳朵。

  他腳步再次微微一頓。

  曲隨之結束,餘音漸散,再無聲息。

  可惜了,這段彈奏,對曲子的詮釋極好,甚至可以說是李承煜這麼多年來聽過的最合他心意的詮釋了,卻因為這麼一個不該有的錯誤,如同白璧生瑕,令人遺憾。

  次日,李承煜如常,在傍晚時分回到西庭,又聽到隔牆傳來了相同的曲聲。和昨天一樣,也是到了那個關鍵的所在,出現相同誤調。

  第三天依然如此。

  到了第四天,這一天他有事,白天他人還在外面,就想著最近幾天傍晚時分隔牆必會傳來的琴聲。

  這支散軼已久的古曲,可以說,知道並欣賞的人並不多。在宮中,因為皇帝不喜聲色之事,更不喜太子與樂伎狎近,幾年前他就聽從了太傅郭朗的勸誡,再沒去碰絲竹音律之事,知道他喜歡這之古曲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