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他們的父親都不是曹操的對手,就更不要說他們幾個面和心不和的兄弟了。

  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袁譚所在的青州,首先被曹操攻破,袁譚只得逃到冀州。

  另一邊,趙暢也是乘勢拿下了并州,并州刺史高幹逃去了幽州,和袁熙一起。

  因為要和趙暢搶時間,曹操也沒有休息,並未選擇退兵,讓袁譚袁尚自相殘殺,在收了青州後,馬不停蹄的轉向冀州。

  趙暢同樣帶著大軍殺進幽州,袁熙被袁紹放在幽州,本身就不被重視。

  而且袁紹留下的文臣武將,大多都是選擇袁譚或者袁尚,並沒有人選擇袁熙,三兄弟中,袁熙的力量最為弱小。

  而且袁熙這人,也沒有什麼野心,在趙暢兵臨城下,假模假樣的抵擋了一下後,馬上就向趙暢投降了。

  失去了袁紹,趙暢攻取并州幽州,幾乎沒花什麼力氣。

  而曹操在冀州,還是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袁紹雖然死了,但是他當初招募的人才都還在。

  特別是顏良文丑未死,這兩猛將,現在都跟著袁尚。

  加上沮授許攸等人,曹操並優勢。

  在得知趙暢已經拿下幽州後,曹操暫時放棄了,選擇退兵。

  袁紹已經死了,曹操現在要面對將是比袁紹更加強大,更加難纏的趙暢。

  袁譚和袁尚合併,曹操覺得是個比較難啃的骨頭,曹操不想在兩人這裡消耗太多的力量。

  所以曹操撤兵,袁譚袁尚不和,曹操撤兵後,兄弟兩人沒有了外在威脅,肯定是要內訌的,到時候曹操在出手將兩人一鍋端了,更加輕鬆省力。

  只是曹操沒有想過,他撤兵了,趙暢的大軍可還是在幽州。

  或許曹操想到了,只是曹操認為趙暢也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去攻打袁尚袁譚。

  亦或者曹操就是要看趙暢和袁氏兄弟拼個兩敗俱傷,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曹操從冀州撤兵後,趙暢馬上就帶著大軍直接從幽州南下,從北面攻打袁尚袁譚。

  袁氏兄弟兩手,帳下也是人才濟濟,確實不好攻打。

  但是趙暢原來就在袁紹帳下做過事情,而且當初可是送出去很多人情,袁紹帳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幾乎每個人都和趙暢有關聯,收過趙暢的好處。

  趙暢大軍壓境,作為如今第一諸侯,趙暢給袁譚袁尚以及其他人的壓力,更勝於曹操。

  趙暢每天只是佯攻,並未真正的攻打鄴城。

  另外,私底下每天都有暗影和城內的人聯繫。

  袁譚袁尚內部被趙暢輕鬆瓦解,很多人已經有意投降趙暢,有的甚至已經跟著暗影悄悄出了城,來到趙暢的軍營中。

  城內,顏良的府邸。

  “又是你,你這次來又有何事?”

  站在顏良身前的,是前次提醒顏良要小心關羽的暗影六號。

  “主公希望能夠和將軍一起建功立業。”暗影六號道:“這是主公親筆書信。”

  顏良伸手拿過信紙,當著暗影的面拆開看了起來。臉色陰晴不定。

  趙暢在信上寫的委婉,但就是一個內容,希望顏良能夠投奔自己。

  有著之前的關係,顏良對於投奔趙暢,心中並無牴觸,只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身為河北第一猛將,就這樣拋下袁紹的兒子,轉身投奔趙暢,顏良下不了決心。

  袁紹之前對他不薄,他不想落井下石,袁紹才死,就轉身來對付袁紹的兒子。

  “你回去告訴你家主公,我三天後給他答覆。”顏良道。

  暗影六號離開,顏良馬上就去找文丑商議了,在這袁紹帳下,顏良和文丑實力最是接近,兩人關係也是最好的。

  顏良並未隱瞞,告訴文丑趙暢要招募自己。

  兄弟兩人商議了一番,就有了決斷。

  2/6 0:00:54|50099829

  第383章 半壁江山

  鄴城,袁尚袁譚看著空蕩蕩的大廳,心灰意冷。

  短短半月時間,原本濟濟一堂的人,現在在所剩無幾。

  將近一半的人,此刻都已經跑到城外,趙暢的大營中。

  不是剩下的人有多麼的忠誠,而是因為他們多猶豫了幾天,袁尚袁譚有了反應,將他們的家眷給看管起來,他們想走也走不了,除非他們能夠狠心拋棄家人。

  除了袁尚袁譚兄弟二人的聲音外,其他人都默不作聲,很多人都想投降趙暢,但是這個時間點,明顯袁家兄弟很憤怒,即使投降是最明智的選擇,第一個開口的人,難免會被袁家兄弟殺了泄憤。

  “這群不忠不義之徒,昔日父親對他們不薄,父親屍骨未寒,他們就投敵了,明天是不是就要把長槍刺進我的心臟?”袁譚很是憤怒。

  之前跟著他的郭圖辛毗都已經棄他而去,被趙暢收買了。

  現在鄴城的人心已經完全散了,之前還是兩方人互相奪權,現在如果不是袁譚袁尚手中還有兵馬,誰還會鳥他們。

  “大公子,三公子,二公子送來書信。”

  袁譚袁尚幾乎同時喊道:“把信給我。”

  張主簿愣在那裡,不知道該將書信遞給誰。

  袁紹已經死了,但是他對袁譚袁尚的稱呼卻沒有改變。

  “給我。”兩人還是同時喊道,眼神看向對方,毫不退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