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頁
盧多遜倒是有一個建議,隋朝時期,就有科舉,大唐也曾幾度科考,有不少人落榜,盧多遜建議,招攬落榜的士子,總會有人願意來的。
楊璉覺得這個意見不錯,立刻讓人貼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備之人,通過考核,均可錄用,錄用之人,除了給予俸祿,還能額外分到田地。這年頭,土地最為金貴,想必會有很多人被吸引過來。
告示貼出去,66續續有士子前來應聘,楊璉為了表示吸納人才的誠意,特意將趕來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處頗大的客棧之中,過一段日子,集中考試,按照才能、經歷分配,或為一縣之長,或為一州刺史。
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傳來,郭威擊敗了契丹人,大軍趕赴潞州,這時劉崇正在猛攻潞州,聽說契丹兵敗,郭威大軍趕來,嚇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萬駐守遼州,大軍會太原休整。
北方戰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開封,一連下達了幾個命令,這些命令多半是恢復中原河北的經濟,沒有足夠的糧食,足夠的金錢,大周如何能收復山東?
雙方出現了難得的默契,都沒有動兵,楊璉抓緊時間,興建水師,並從海州調了一批船隻上來,增強鄆州的防備能力。
隨著天氣的炎熱,李璟任命的各地節度使、刺史也紛紛就任,密州節度使皇甫暉寫了一封信給楊璉,述說昔日情誼。劉仁瞻也對楊璉表示了謝意,他改變了行軍路程,雖然奪得了宿州,卻差一點令楊璉功敗垂成,天子震怒,楊璉說了好話,劉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來了宿州特產,楊璉笑納了,同時也表示了感謝,派人送了回禮。
林仁肇抵達登州之後,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門島、廟島等一系列的島嶼,零星散布其中,綿延著朝著遼東半島而去,當年隋唐攻打高句麗,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擁有豐富的水師經驗,又在海州經營了一兩年,在登州考察之後,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門島修建港口,同時準備修建水池造鹽,登州的建設如火如荼,鄆州這邊,也不甘落後。林仁肇建立的水師本來就有了雛形,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水師已經有了七千多人,個個都水性嫻熟,可謂浪裏白條。
以梁山泊、鄆州為中心,楊璉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壘,就目前的階段來說,楊璉依舊是防守為主,郭威雖然簽訂了和約,也留下了郭榮為人質,但各種層出不窮的騷擾肯定是存在的,楊璉不得不防。
水師的建設有了進展,6軍也招收了一萬五千多人,楊璉讓楚州的老卒帶領新兵,狠勁地操練著。
新兵的事情上了軌道,楊璉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這段時日盧多遜十分忙碌,在準備著試題。士子們經過一段時日的準備,表示可以科考了。
楊璉帶著郭榮到了鴻臚寺的辦公地點,這時,潘承佑正在裡面翻閱著書籍,看見楊璉進來,忙站起身來,道:“楊節度,大駕光臨,潘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楊璉笑道:“潘寺卿,今日楊某來,卻是要勞煩你了。”
“但憑楊節度吩咐。”潘承佑說道,很是客氣地拱拱手。
“這位是大周的使者郭榮,如今已經同意與大唐議和,和談的種種事項,還請潘寺卿幫忙。”楊璉說著,讓出一步,身後的郭榮臉色有些鬱悶地站了出來。
潘承佑看了郭榮一眼,笑了笑,叫來了幾名小吏,磨墨的磨墨,寫字的寫字,準備書寫盟約。
第四十七章 不好的消息
楊璉笑了起來,道:“陛下,無論什麼時候,人才都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如今是戰亂時期,文臣武將都最為重要,可是隨著老一輩文臣武將的先後逝去,各方面都捉襟見肘,微臣以為,舉辦文武科舉,迫在眉睫!”
李景遂略作沉吟,道:“吳王,你的意思是要從民間招攬人才”
“正是,民間藏龍臥虎,行伍之間也有志士,若是都能提拔起來,大唐其實不缺人!”楊璉解釋。
李景遂沉吟了片刻,遲疑著道:“可是金陵剛剛動盪,皇兄駕崩,這個時候舉行,恐怕不適合吧。”
“陛下,先帝的安葬固然是大事,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微臣總有一個不好的預感,大唐雖然設置了重重關卡,但未必會捉到郭榮。此人才能不亞於秦皇漢武,回到開封,必然回成為大唐的勁敵,北方百姓一向又比南方彪悍,只要有一個強勢英明的君主,這天下的情況就會像北方傾斜。”
“陛下試想,從古至今,有何人能夠從南統一北方縱然是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也只是接近成功而已!”
李景遂一陣沉默,劉裕是何等人,他自然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不能與劉裕相比,劉裕做不到的事情,他更做不到了。
“吳王,難不成我們與周國就不能劃江而治嗎”一聽楊璉如此說,李景遂沒有了信心,北方良將輩出,士兵又如此彪悍,大唐怎能與他們對抗
楊璉搖搖頭,分析了起來,周國的天子如果同漢國或者是晉國的天子一般,那麼大唐根本不懼,可是,周國天子郭威可不是一般人,此人出身貧寒,身處下層,經歷了太多得悲歡離合,對民間疾苦有很深的認識,所以郭威稱帝之後,一改朝廷風氣,積極恢復生產,北方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
楊璉覺得這個意見不錯,立刻讓人貼出告示,只要是德才兼備之人,通過考核,均可錄用,錄用之人,除了給予俸祿,還能額外分到田地。這年頭,土地最為金貴,想必會有很多人被吸引過來。
告示貼出去,66續續有士子前來應聘,楊璉為了表示吸納人才的誠意,特意將趕來投奔的人都安置在一處頗大的客棧之中,過一段日子,集中考試,按照才能、經歷分配,或為一縣之長,或為一州刺史。
這段日子,北方又有消息傳來,郭威擊敗了契丹人,大軍趕赴潞州,這時劉崇正在猛攻潞州,聽說契丹兵敗,郭威大軍趕來,嚇得立刻退兵,他留兵一萬駐守遼州,大軍會太原休整。
北方戰事告一段落,郭威回到開封,一連下達了幾個命令,這些命令多半是恢復中原河北的經濟,沒有足夠的糧食,足夠的金錢,大周如何能收復山東?
雙方出現了難得的默契,都沒有動兵,楊璉抓緊時間,興建水師,並從海州調了一批船隻上來,增強鄆州的防備能力。
隨著天氣的炎熱,李璟任命的各地節度使、刺史也紛紛就任,密州節度使皇甫暉寫了一封信給楊璉,述說昔日情誼。劉仁瞻也對楊璉表示了謝意,他改變了行軍路程,雖然奪得了宿州,卻差一點令楊璉功敗垂成,天子震怒,楊璉說了好話,劉仁瞻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派人送來了宿州特產,楊璉笑納了,同時也表示了感謝,派人送了回禮。
林仁肇抵達登州之後,立刻做出了考察,登州以北,有沙門島、廟島等一系列的島嶼,零星散布其中,綿延著朝著遼東半島而去,當年隋唐攻打高句麗,登州便是出海地,此地若展好了,可以大用。
林仁肇擁有豐富的水師經驗,又在海州經營了一兩年,在登州考察之後,立刻做出了安排,在沙門島修建港口,同時準備修建水池造鹽,登州的建設如火如荼,鄆州這邊,也不甘落後。林仁肇建立的水師本來就有了雛形,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水師已經有了七千多人,個個都水性嫻熟,可謂浪裏白條。
以梁山泊、鄆州為中心,楊璉修建了一系列的堡壘,就目前的階段來說,楊璉依舊是防守為主,郭威雖然簽訂了和約,也留下了郭榮為人質,但各種層出不窮的騷擾肯定是存在的,楊璉不得不防。
水師的建設有了進展,6軍也招收了一萬五千多人,楊璉讓楚州的老卒帶領新兵,狠勁地操練著。
新兵的事情上了軌道,楊璉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科考上,這段時日盧多遜十分忙碌,在準備著試題。士子們經過一段時日的準備,表示可以科考了。
楊璉帶著郭榮到了鴻臚寺的辦公地點,這時,潘承佑正在裡面翻閱著書籍,看見楊璉進來,忙站起身來,道:“楊節度,大駕光臨,潘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楊璉笑道:“潘寺卿,今日楊某來,卻是要勞煩你了。”
“但憑楊節度吩咐。”潘承佑說道,很是客氣地拱拱手。
“這位是大周的使者郭榮,如今已經同意與大唐議和,和談的種種事項,還請潘寺卿幫忙。”楊璉說著,讓出一步,身後的郭榮臉色有些鬱悶地站了出來。
潘承佑看了郭榮一眼,笑了笑,叫來了幾名小吏,磨墨的磨墨,寫字的寫字,準備書寫盟約。
第四十七章 不好的消息
楊璉笑了起來,道:“陛下,無論什麼時候,人才都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如今是戰亂時期,文臣武將都最為重要,可是隨著老一輩文臣武將的先後逝去,各方面都捉襟見肘,微臣以為,舉辦文武科舉,迫在眉睫!”
李景遂略作沉吟,道:“吳王,你的意思是要從民間招攬人才”
“正是,民間藏龍臥虎,行伍之間也有志士,若是都能提拔起來,大唐其實不缺人!”楊璉解釋。
李景遂沉吟了片刻,遲疑著道:“可是金陵剛剛動盪,皇兄駕崩,這個時候舉行,恐怕不適合吧。”
“陛下,先帝的安葬固然是大事,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微臣總有一個不好的預感,大唐雖然設置了重重關卡,但未必會捉到郭榮。此人才能不亞於秦皇漢武,回到開封,必然回成為大唐的勁敵,北方百姓一向又比南方彪悍,只要有一個強勢英明的君主,這天下的情況就會像北方傾斜。”
“陛下試想,從古至今,有何人能夠從南統一北方縱然是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也只是接近成功而已!”
李景遂一陣沉默,劉裕是何等人,他自然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不能與劉裕相比,劉裕做不到的事情,他更做不到了。
“吳王,難不成我們與周國就不能劃江而治嗎”一聽楊璉如此說,李景遂沒有了信心,北方良將輩出,士兵又如此彪悍,大唐怎能與他們對抗
楊璉搖搖頭,分析了起來,周國的天子如果同漢國或者是晉國的天子一般,那麼大唐根本不懼,可是,周國天子郭威可不是一般人,此人出身貧寒,身處下層,經歷了太多得悲歡離合,對民間疾苦有很深的認識,所以郭威稱帝之後,一改朝廷風氣,積極恢復生產,北方的情況已經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