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璉道:“符節度對我有恩,這件事情,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但那些山賊一日不除,這糧食很難運輸到符節度的手中。要先運糧,必須要先剿匪。”

  符金盞點點頭,表示同意,忽然又想起來楊璉的話有些不對,似乎父親對他,並沒有什麼恩德,便疑惑地看了楊璉一眼,道:“父親對你有恩?妾身怎麼不知道?”

  楊璉哈哈一笑,伸出手去,捉住她的柔荑,道:“符節度把這麼好的女兒許配給我,這不是恩德是什麼?”

  縱然是符金盞十分沉穩,臉色也變得緋紅,忙甩開楊璉的手,走上幾步,卻又緩了下來。

  楊璉跟了上來,道:“糧食自然是要送的,這一次不能出任何差錯,但這樣只能是一次兩次。要想一勞永逸,清除山中賊人,需要楚、徐、宿三州共同努力,清除了山賊,才能打開商榷,互通有無。不僅對楚州,對徐州、宿州也是好事。”

  符金盞點點頭,她雖然是一名女子,但巾幗不讓鬚眉,很多道理還是懂的。只是想要徹底清除山中賊人,何其難也。符金盞便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如今是亂世,芒碭山一帶又是兩國邊境,國土犬齒交錯,正是這樣的緣故,賊人能在兩國流竄,漢國去剿匪,他們就逃到大唐,這讓漢國徒喚奈何。反之,大唐去剿匪,賊人同樣會逃到漢國,為了不引起兩國糾紛,大唐士兵同樣不敢北上。

  楊璉的建議是好,但兩國圍剿,非同小可,必須要得到兩國皇帝的同意,不然縱然是節度使,妄自調動兵馬,也會被朝中的御史彈劾。

  這個道理楊璉自然知道,而且楊璉早就存了這樣的心思,楊璉對說服齊王,或者說是說服李璟有很大的把握,關鍵是漢國那邊。楊璉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符金盞也表示擔憂。

  不管如何擔憂,事情還要去做,符金盞修書一封,讓心腹趕往徐州,向父親稟明此事。楊璉同時寫了兩份摺子,聲稱楚州位於大唐與漢國邊境,芒碭山縱橫其中,山中多有盜匪,他決定帶兵剿匪,肅清四野,希望朝廷能夠允許。楊璉特意讓親兵不走潤州,以免引起李弘冀的注意。

  金陵,齊王府內,懷柔公主無聊地靠在亭子的柱子上,手中拿著一支已經萎了的花朵,愣愣地看著河裡優哉游哉游著的魚兒,心中充滿了羨慕。忍不住說道:“魚兒啊魚兒,若本公主能像你們一樣,無拘無束那該有多好?”

  綠裳在身後聽見,知道懷柔公主是在想什麼,忙道:“公主,可是想念駙馬了?”

  懷柔公主一瞪眼,喝道:“這個負心的男人,誰想他了?”

  綠裳知道自家公主多半是嘴硬心軟,便道:“公主也不用擔心,楚州剛剛泛了水災,想來事情很多,駙馬必定忙的不可開交,一時忘記了,也是情有可原。”

  懷柔公主伸出手去,迅速抓住了綠裳的耳朵,揪著,道:“你倒是了解的清楚,這麼快就心疼他了?”

  綠裳哎喲一聲,連聲哀求,道:“公主,饒命,饒命,奴婢再也不敢了。”

  懷柔公主冷哼了一聲,鬆開了手,幽幽嘆息了一聲,這才發現手中的花朵已經枯萎,憤憤地把花朵一擲,花朵落入水中,隨著流水飄走。

  就在懷柔公主心中有些傷感的時候,皇城內,齊王李景遂正在翻閱著各地送來的摺子。皇太弟這個稱謂雖然足以讓世人仰望,但其中的苦楚也只有他知道。皇兄李璟做了一個甩手掌柜,將大唐的朝廷的事情都甩給了他,時不時問些事情。如此多的事情,把李景遂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李景遂看了半天摺子,眼睛有些酸了,便放下摺子,用手揉著睛明穴,緩解眼酸。這時,一名小吏走了過來,低聲道:“齊王,順天節度使的急報。”

  “啊?”李景遂吃了一驚,他知道楊璉送來急報,一定是有什麼急事。以李景遂的猜測,十之**是楚州賑災的事情。不過,早在半個月前,他就收到了楊璉的奏報,說是海楚兩州的賑災已經接近尾聲,想來沒有大礙了才對。就算是賑災順利結束,應該不會用急報呀。

  李景遂有些擔心,忙吩咐小吏將急報呈上來。

  小吏卻搖頭,稟告之後退下,很快帶來一人。這人一副商人打扮,正是楊璉派出去那位名喚朱琦的親衛。朱琦見了齊王,拱手施禮。

  李景遂心急如焚,哪裡肯等?忙道:“不必施禮,呈上信來。”

  “喏!”朱琦收回了手,迅速取出了兩封信。信件已經濕了,帶著一股汗臭,可以判定朱琦是疾奔而來,根本沒有停歇。

  李景遂讓小吏送了兩杯茶水過來,朱琦一飲而盡。李景遂仔細地看著書信,眉頭不由皺起。楊璉在信中,自然不會說出真實情況,而且說遊蕩在芒碭山的山賊近日受到漢國圍剿,不少山賊紛紛逃到大唐境內,他們占山為王,無惡不作,打劫村民,搶奪糧食,甚至襲擊軍隊。楊璉提出,他要用兵剿匪,因此上書,請求朝廷同意。

  李景遂有些擔心,山賊兇惡,楊璉受傷,而在信中,楊璉又沒有說。不過見他字跡蒼勁有力,不像受傷的人,李景遂便放了心,不過為了穩妥,還是問了朱琦一些情況。朱琦臨行前,楊璉是千叮萬囑,自然知道如何應對,滴水不漏地回答了,李景遂知道楊璉只是受了輕傷,也就放了心。心中卻對這群盜匪無比憎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