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巨鯤吐出的是自天地初開之時起一直保留至今的精純靈氣,這些靈氣沖開魔氣,迅速占滿了山谷。顧循之抬起頭看向天空,只見天空的顏色也為之改變,漫天的黑雲此時已然變作了壯麗的紅霞。
然後那「牆」開始動了。
巨大的鯤似乎不甘於只是這麼趴在地上,他搖晃著身體,揚起地上的塵土。顧循之望見雲中影影綽綽有鯤尾擺動,不久從極遠之處傳來如雷擊一般的隆隆聲,似乎擺動著的鯤尾剛剛將遠處的山擊碎了。
巨鯤只是這樣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就釋放出更多靈氣。靈氣如海浪一般,將他的軀體輕輕盈盈地托起,升上了空中。他那皎如月光的皮膚在晚霞的映照之下反射出特殊的柔光,在山谷里投下燦爛的影子。
顧循之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在這一瞬,此前他們面臨著的所有危機,他全忘卻了。與眼前的情景相比,之前的那些只是沒必要去注意的微末,性命的危機也可不必,他的眼睛裡已經容不下其他事物,只能目不轉睛地看著巨鯤從天上投下的影子。
他知道這巨鯤就是任鰣,可他卻沒法將任鰣和眼前的巨鯤聯繫在一起。任鰣人形的相貌相當美麗,但人形之美總有極限,無論如何不能與眼前的巨鯤相提並論……不,若僅僅用「美麗」這個詞來形容眼前的巨鯤,未免也過於淺薄了,眼前巨鯤的形體早已超越了這種價值體系能夠判斷的極限。
他就是世界,他就是萬物,他就是道,他就是太一,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他是天地之大美,是萬物之魂精。只消看他一眼,就足以將在此之前的人生全部顛覆。
顧循之進入了澄明之境。
他年少時在經文之中讀到的所有不可解的句子似乎霎時有了答案,一切未知,一切虛妄,一切混沌,都在他腦中尋到了應當安放之所,他的眼睛可以看見過去未來,一切的真實和虛妄在他的眼中都將無可遁形,萬物運行的道理在他心中從未像此刻這般明晰。
在這種驚詫之中,在他窺見這景象之時,顧循之頓悟了大道。
頓悟大道的並不僅僅是顧循之一人,與此同時,在方圓數千里的範圍內,共有三萬二千人與開了靈智的妖類見到巨鯤升天之景。只是他們觀看的位置不佳,或見一尾,或見一目,總不能如顧循之這般得見全貌。儘管如此,仍有約二千修行者因此得道成仙。其餘三萬人原本並無根基,受到靈氣滋養,又得見此景,此後亦成為了各行各業之魁首,令這一帶繁榮了二百餘年。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與所有這些人一樣,辟鴻的目光也一直都在追隨著巨鯤。他兩世為人,從屍山血海里爬出來,也曾親手殺死過白龍,見過許多大場面。然而眼前之景還是讓他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向來自傲,從未像此刻這般,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和可憐。
到處遍布的靈氣令他窒息,他渾身的皮膚和骨骼都在發痛。靈氣打破了他身體中由龍血和魔氣構成的平衡,他不得不容忍著白龍的血和赤龍的血,如同毒藥一樣在他血管里沸騰。
他將原本鋪出去的魔氣全部收回來。但是還不夠。他體內原本十分充盈的魔氣此時捉襟見肘,甚至不夠讓他緩解疼痛。他慘白著臉,頭上滲出汗來。他感覺到有一股比他更強大一百萬倍的力量在這裡存在著,在這種力量的面前,他甚至沒有力氣逃走。
辟鴻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他看著空中的巨鯤,感受到一些他此前從未覺察過的東西,如果他早一些見到這場景,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說不定他會選擇別一種人生,但是此刻已經太遲了,無論說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巨鯤已經不再上升,他擺動著尾巴,在空中化成鵬鳥的形狀。鵬鳥的羽翼若垂天之雲,遮天蔽日。他揚起頭,發出一聲悠長的鳥鳴。
這聲音仿佛一個信號,亦可以看做是力量的載體,辟鴻聽到了這聲音,也聽到了另一個聲音——那是一點輕微的碎裂聲,夾在鳥鳴之中,只有他一個人能聽到——那是他的心臟和魂魄同時破碎的聲音。
當顧循之注意到的時候,辟鴻已然委頓於地,再也不能動了。
而那天空之中的鵬鳥卻似乎耗盡了全部的精力,在空中突然消失。顧循之與歸塵仙人瞪大眼睛往空中望了好一會兒,才發現任鰣此時竟是變回了人形,從天上直直地墜落下來。
歸塵仙人及時出手,使出他最拿手的袖裡乾坤,將一雙袍袖展開若半個山谷那樣大,上下重疊著,想要把任鰣接住。然而他下墜的力量實在太大。竟硬生生將歸塵仙人的兩層袍袖全都撞破了。
歸塵仙人的袍袖就如乾坤袋一般,是用特別堅固的材料織成,雖然未能完全接住任鰣,到底減緩了下落的勢頭,事發突然,歸塵仙人沒來得及轉移原本被他裝在袍袖裡的東西,袍袖被撞破了的同時,歸塵仙人裝在袖中的東西也散了漫天。
歸塵仙人無暇再去看任鰣,只是慘叫一聲:
「我的酒!」
顧循之才不會去注意歸塵仙人的酒落到了哪裡,他衝過去,將他全身的靈氣都聚集在兩條胳膊上。
任鰣落到了他懷裡。
儘管有那麼多靈氣做緩衝,顧循之還是覺得他的胳膊要斷了。但他無暇顧及這些,他只是一邊搖晃著,一邊喊懷中人的名字:
「任鰣!任鰣!」
然後那「牆」開始動了。
巨大的鯤似乎不甘於只是這麼趴在地上,他搖晃著身體,揚起地上的塵土。顧循之望見雲中影影綽綽有鯤尾擺動,不久從極遠之處傳來如雷擊一般的隆隆聲,似乎擺動著的鯤尾剛剛將遠處的山擊碎了。
巨鯤只是這樣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就釋放出更多靈氣。靈氣如海浪一般,將他的軀體輕輕盈盈地托起,升上了空中。他那皎如月光的皮膚在晚霞的映照之下反射出特殊的柔光,在山谷里投下燦爛的影子。
顧循之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在這一瞬,此前他們面臨著的所有危機,他全忘卻了。與眼前的情景相比,之前的那些只是沒必要去注意的微末,性命的危機也可不必,他的眼睛裡已經容不下其他事物,只能目不轉睛地看著巨鯤從天上投下的影子。
他知道這巨鯤就是任鰣,可他卻沒法將任鰣和眼前的巨鯤聯繫在一起。任鰣人形的相貌相當美麗,但人形之美總有極限,無論如何不能與眼前的巨鯤相提並論……不,若僅僅用「美麗」這個詞來形容眼前的巨鯤,未免也過於淺薄了,眼前巨鯤的形體早已超越了這種價值體系能夠判斷的極限。
他就是世界,他就是萬物,他就是道,他就是太一,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他是天地之大美,是萬物之魂精。只消看他一眼,就足以將在此之前的人生全部顛覆。
顧循之進入了澄明之境。
他年少時在經文之中讀到的所有不可解的句子似乎霎時有了答案,一切未知,一切虛妄,一切混沌,都在他腦中尋到了應當安放之所,他的眼睛可以看見過去未來,一切的真實和虛妄在他的眼中都將無可遁形,萬物運行的道理在他心中從未像此刻這般明晰。
在這種驚詫之中,在他窺見這景象之時,顧循之頓悟了大道。
頓悟大道的並不僅僅是顧循之一人,與此同時,在方圓數千里的範圍內,共有三萬二千人與開了靈智的妖類見到巨鯤升天之景。只是他們觀看的位置不佳,或見一尾,或見一目,總不能如顧循之這般得見全貌。儘管如此,仍有約二千修行者因此得道成仙。其餘三萬人原本並無根基,受到靈氣滋養,又得見此景,此後亦成為了各行各業之魁首,令這一帶繁榮了二百餘年。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與所有這些人一樣,辟鴻的目光也一直都在追隨著巨鯤。他兩世為人,從屍山血海里爬出來,也曾親手殺死過白龍,見過許多大場面。然而眼前之景還是讓他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向來自傲,從未像此刻這般,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和可憐。
到處遍布的靈氣令他窒息,他渾身的皮膚和骨骼都在發痛。靈氣打破了他身體中由龍血和魔氣構成的平衡,他不得不容忍著白龍的血和赤龍的血,如同毒藥一樣在他血管里沸騰。
他將原本鋪出去的魔氣全部收回來。但是還不夠。他體內原本十分充盈的魔氣此時捉襟見肘,甚至不夠讓他緩解疼痛。他慘白著臉,頭上滲出汗來。他感覺到有一股比他更強大一百萬倍的力量在這裡存在著,在這種力量的面前,他甚至沒有力氣逃走。
辟鴻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他看著空中的巨鯤,感受到一些他此前從未覺察過的東西,如果他早一些見到這場景,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說不定他會選擇別一種人生,但是此刻已經太遲了,無論說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巨鯤已經不再上升,他擺動著尾巴,在空中化成鵬鳥的形狀。鵬鳥的羽翼若垂天之雲,遮天蔽日。他揚起頭,發出一聲悠長的鳥鳴。
這聲音仿佛一個信號,亦可以看做是力量的載體,辟鴻聽到了這聲音,也聽到了另一個聲音——那是一點輕微的碎裂聲,夾在鳥鳴之中,只有他一個人能聽到——那是他的心臟和魂魄同時破碎的聲音。
當顧循之注意到的時候,辟鴻已然委頓於地,再也不能動了。
而那天空之中的鵬鳥卻似乎耗盡了全部的精力,在空中突然消失。顧循之與歸塵仙人瞪大眼睛往空中望了好一會兒,才發現任鰣此時竟是變回了人形,從天上直直地墜落下來。
歸塵仙人及時出手,使出他最拿手的袖裡乾坤,將一雙袍袖展開若半個山谷那樣大,上下重疊著,想要把任鰣接住。然而他下墜的力量實在太大。竟硬生生將歸塵仙人的兩層袍袖全都撞破了。
歸塵仙人的袍袖就如乾坤袋一般,是用特別堅固的材料織成,雖然未能完全接住任鰣,到底減緩了下落的勢頭,事發突然,歸塵仙人沒來得及轉移原本被他裝在袍袖裡的東西,袍袖被撞破了的同時,歸塵仙人裝在袖中的東西也散了漫天。
歸塵仙人無暇再去看任鰣,只是慘叫一聲:
「我的酒!」
顧循之才不會去注意歸塵仙人的酒落到了哪裡,他衝過去,將他全身的靈氣都聚集在兩條胳膊上。
任鰣落到了他懷裡。
儘管有那麼多靈氣做緩衝,顧循之還是覺得他的胳膊要斷了。但他無暇顧及這些,他只是一邊搖晃著,一邊喊懷中人的名字:
「任鰣!任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