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5頁
「當然,仙子身為傳說大能,自能只享美味,而不用擔心毒性太過影響本身。」
說完,董書理周圍竅穴一一亮起,迸發異光,匯成了五彩斑斕的匹練,茲茲之聲不絕於耳,似乎在毒蝕著虛空,將芥子環內鮮艷美麗又暗藏恐怖與可怕的食材一一引出,按照玄妙的規律,特定的分量,緩緩投入銅爐之內,接受著「九陰魔火」灼燒。
漸漸的,魔火變弱,只在銅爐底部升騰,根據時辰的不同,在「天地毒王功」操縱下變化不斷。
在「九死不悔湯」進入最後也最漫長的熬製階段後,錢允等觀眾看到一位容顏普通的女子踏足了大殿,穿著深藍衣裙,給人沉悶的感覺,儼然便是今日爭奪廚神稱號的「小杜先生」杜沅之。
先生者,達者為先,無論男女,而在美食之道上,杜沅之足以被叫做先生,因參加「諸天萬界廚神大賽」而聲名遠播的還有位「老杜先生」杜當歸,故而她是「小杜先生」,做菜風格中正平和,返璞歸真,越是普通的菜式越是做得讓人難以忘懷,深受錢允等絕大多數觀眾的歡迎。
杜沅之莊重行禮,收斂神色道:
「這一次,我要做的是一碗粥。」
一碗粥?一碗粥怎麼能體現廚藝?怎麼和「九死不悔湯」這種烹飪複雜,材料稀少,又危險又讓人情不自禁靠攏的美食比?錢玄抱緊了枕頭,咬著邊緣,心跳砰砰加快。
「這碗粥將以『龍牙米』為材,以我三十七年輾轉反側之甜蜜、思念、痛苦與孤寂為引,以『七情六火訣』熬製,添以佛門經文之誦念和其他輔材。」杜沅之眉眼放柔,像是沉浸在了回憶當中,「這碗粥,我給它取名為『求不得』,求而不得,苦中有澀,但也難掩最初的甜美與心動,那是最美好最難忘也最無法回去的以往,喝下這碗粥,記住這個味道,不會再有第二碗了,因為我所有的這方面感情都已投注在這裡,無法再做出第二碗,就像當初的那個人,只能遠遠望著,求而不得。」
她說得有些凌亂,可聲音低回,浸入人心,聽得錢玄等莫名感觸又處在奇怪的平靜當中,然後看著她施展「七情六火訣」,開始熬那碗「求不得」之粥。
時光流逝,「九死不悔湯」首先完成,銅爐打開,飛出了恰似天上星河倒掛的一滴滴水液,落在玉碗裡,恰好小半,晶瑩剔透,因角度不同能呈現不同的色彩,美得驚人,而香味更加驚人,讓周圍服侍的月宮侍女們竟忍不住吞咽了唾沫,蠕動了喉嚨,感受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食慾。
阮玉書神情莊嚴而鄭重,就像面對著諸天萬界最值得虔誠的事物,端起小碗,閉上眼眸,輕輕抿了一口。
靜靜回味片刻,她竟有點不顧形象地一口接一口喝了下去,及至「九死不悔湯」點滴不剩,臉色則時紅時青,但都迅速復原了。
「喝下之後,有種嘴裡的美味在煙花盛放般的感受,刺激到極點,燦爛到極點,也美味到了極點。」阮玉書言簡意賅地評價道,接著端起另外的小碗,喝了口瓊漿玉液,洗掉先前的感受,免得影響接下來的判斷。
董書理露出一抹難以掩飾的笑容,退到旁邊,等待著杜沅之完成「求不得」之粥。
過了一陣,杜沅之打開本身的爐鼎,傾瀉出了一碗看似平常的白粥,可四周的月宮侍女們先是抽了抽鼻子,接著紛紛閉上了眼睛,露出了甜蜜又美好的滿足表情,仿佛僅僅只是香味就讓她們品嘗到了這碗粥的精髓。
白粥送到了阮玉書身前的案几上,那一位位侍女旋即露出失落、惆悵、思念、痛苦但又嚮往的神情,似乎那不是一碗粥,是她們心底時時記掛,求而不得的那道「白月光」。
阮玉書再次閉上雙目,端起玉碗,攪動勺子,小小吃了一口。
她整個人仿佛靜止在了那裡,久久沒有回神,嘴角時而勾起,時而翕動,但歡喜多過惆悵。
不知過了多久,她美眸睜開,黑白分明,晶瑩皎潔如月,輕緩道:「單純的美味不如『九死不悔湯』,但對每一位品嘗者而言,都會有深得我心之感,這是心中的味道,這是回憶的味道,我要留著慢慢品嘗。」
「本次『諸天萬界廚神大賽』獲勝者是杜沅之。」
說完,沒去看兩者的表情,沒去關注萬界通識天地內的討論,阮玉書拿出了羊脂小瓶,飛給了杜沅之,淡而雅致地笑道:「這是以月宮桂樹千年所結之花輔以蟠桃陳釀而成的美酒,能延九萬年壽元,可幫你脫胎換骨,亦具沉靜之韻味。」
杜沅之此時又欣喜又沉浸在剛才的情緒里,一時笑容複雜,接過「月桂酒」,迫不及待地品嘗了一口,非是為了延壽等作用,單純只是想體悟過去未曾嘗試的美味。
甘冽入口,冷清進心,杜沅之忽然有一種自己已經醉了的感覺,剛才泛起的思念、甜蜜、歡喜、痛苦、不甘、失落和惆悵等情緒一種接一種的沉澱,只留下滿足與平靜。
眼前模模糊糊,冷月高懸,清輝皎潔,一如自己的心底,那樣的靜謐那樣的安寧。
不是遺忘了過去,而是擺脫了束縛,自己的人生有著屬於本身的千姿百態和種種經歷,這些都與他無關,自己的喜歡,自己的甜蜜,自己的痛苦也與他無關。
看著那輪皎潔,看著那位冷艷高貴的月宮仙子,杜沅之心底緩緩流淌過了一句詩: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說完,董書理周圍竅穴一一亮起,迸發異光,匯成了五彩斑斕的匹練,茲茲之聲不絕於耳,似乎在毒蝕著虛空,將芥子環內鮮艷美麗又暗藏恐怖與可怕的食材一一引出,按照玄妙的規律,特定的分量,緩緩投入銅爐之內,接受著「九陰魔火」灼燒。
漸漸的,魔火變弱,只在銅爐底部升騰,根據時辰的不同,在「天地毒王功」操縱下變化不斷。
在「九死不悔湯」進入最後也最漫長的熬製階段後,錢允等觀眾看到一位容顏普通的女子踏足了大殿,穿著深藍衣裙,給人沉悶的感覺,儼然便是今日爭奪廚神稱號的「小杜先生」杜沅之。
先生者,達者為先,無論男女,而在美食之道上,杜沅之足以被叫做先生,因參加「諸天萬界廚神大賽」而聲名遠播的還有位「老杜先生」杜當歸,故而她是「小杜先生」,做菜風格中正平和,返璞歸真,越是普通的菜式越是做得讓人難以忘懷,深受錢允等絕大多數觀眾的歡迎。
杜沅之莊重行禮,收斂神色道:
「這一次,我要做的是一碗粥。」
一碗粥?一碗粥怎麼能體現廚藝?怎麼和「九死不悔湯」這種烹飪複雜,材料稀少,又危險又讓人情不自禁靠攏的美食比?錢玄抱緊了枕頭,咬著邊緣,心跳砰砰加快。
「這碗粥將以『龍牙米』為材,以我三十七年輾轉反側之甜蜜、思念、痛苦與孤寂為引,以『七情六火訣』熬製,添以佛門經文之誦念和其他輔材。」杜沅之眉眼放柔,像是沉浸在了回憶當中,「這碗粥,我給它取名為『求不得』,求而不得,苦中有澀,但也難掩最初的甜美與心動,那是最美好最難忘也最無法回去的以往,喝下這碗粥,記住這個味道,不會再有第二碗了,因為我所有的這方面感情都已投注在這裡,無法再做出第二碗,就像當初的那個人,只能遠遠望著,求而不得。」
她說得有些凌亂,可聲音低回,浸入人心,聽得錢玄等莫名感觸又處在奇怪的平靜當中,然後看著她施展「七情六火訣」,開始熬那碗「求不得」之粥。
時光流逝,「九死不悔湯」首先完成,銅爐打開,飛出了恰似天上星河倒掛的一滴滴水液,落在玉碗裡,恰好小半,晶瑩剔透,因角度不同能呈現不同的色彩,美得驚人,而香味更加驚人,讓周圍服侍的月宮侍女們竟忍不住吞咽了唾沫,蠕動了喉嚨,感受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食慾。
阮玉書神情莊嚴而鄭重,就像面對著諸天萬界最值得虔誠的事物,端起小碗,閉上眼眸,輕輕抿了一口。
靜靜回味片刻,她竟有點不顧形象地一口接一口喝了下去,及至「九死不悔湯」點滴不剩,臉色則時紅時青,但都迅速復原了。
「喝下之後,有種嘴裡的美味在煙花盛放般的感受,刺激到極點,燦爛到極點,也美味到了極點。」阮玉書言簡意賅地評價道,接著端起另外的小碗,喝了口瓊漿玉液,洗掉先前的感受,免得影響接下來的判斷。
董書理露出一抹難以掩飾的笑容,退到旁邊,等待著杜沅之完成「求不得」之粥。
過了一陣,杜沅之打開本身的爐鼎,傾瀉出了一碗看似平常的白粥,可四周的月宮侍女們先是抽了抽鼻子,接著紛紛閉上了眼睛,露出了甜蜜又美好的滿足表情,仿佛僅僅只是香味就讓她們品嘗到了這碗粥的精髓。
白粥送到了阮玉書身前的案几上,那一位位侍女旋即露出失落、惆悵、思念、痛苦但又嚮往的神情,似乎那不是一碗粥,是她們心底時時記掛,求而不得的那道「白月光」。
阮玉書再次閉上雙目,端起玉碗,攪動勺子,小小吃了一口。
她整個人仿佛靜止在了那裡,久久沒有回神,嘴角時而勾起,時而翕動,但歡喜多過惆悵。
不知過了多久,她美眸睜開,黑白分明,晶瑩皎潔如月,輕緩道:「單純的美味不如『九死不悔湯』,但對每一位品嘗者而言,都會有深得我心之感,這是心中的味道,這是回憶的味道,我要留著慢慢品嘗。」
「本次『諸天萬界廚神大賽』獲勝者是杜沅之。」
說完,沒去看兩者的表情,沒去關注萬界通識天地內的討論,阮玉書拿出了羊脂小瓶,飛給了杜沅之,淡而雅致地笑道:「這是以月宮桂樹千年所結之花輔以蟠桃陳釀而成的美酒,能延九萬年壽元,可幫你脫胎換骨,亦具沉靜之韻味。」
杜沅之此時又欣喜又沉浸在剛才的情緒里,一時笑容複雜,接過「月桂酒」,迫不及待地品嘗了一口,非是為了延壽等作用,單純只是想體悟過去未曾嘗試的美味。
甘冽入口,冷清進心,杜沅之忽然有一種自己已經醉了的感覺,剛才泛起的思念、甜蜜、歡喜、痛苦、不甘、失落和惆悵等情緒一種接一種的沉澱,只留下滿足與平靜。
眼前模模糊糊,冷月高懸,清輝皎潔,一如自己的心底,那樣的靜謐那樣的安寧。
不是遺忘了過去,而是擺脫了束縛,自己的人生有著屬於本身的千姿百態和種種經歷,這些都與他無關,自己的喜歡,自己的甜蜜,自己的痛苦也與他無關。
看著那輪皎潔,看著那位冷艷高貴的月宮仙子,杜沅之心底緩緩流淌過了一句詩: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