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沒有「空蕩」,也沒有消失……不同的年代不同的際遇,孟奇感覺自身似乎把握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想了想,他身影遁出,來到了這個時代的玉虛宮,打算再見一見元始烙印。

  崑崙山上,玉虛宮古老幽深,孟奇毫無阻攔穿過了大門,穿過了重重阻礙,來到了玉清殿,看到了手托三寶如意的那位古老天尊。

  沒有意外,兩者剛一照面,三寶如意就自行飛起,元始天尊的身影隨之虛化消失,孟奇只覺歷史加身,承擔起了從這個時刻到天庭墜落前的「元始角色」!

  也就是說,封神之戰里的元始天尊亦是他「扮演」!

  「這邊沒有問題……」孟奇若有所思,下意識回首望向了碧游宮位置。

  咦……他忽地愣住了。

  碧游宮之上高懸的明淨寶光與靈寶天尊身影不見了,只有大道綸音迴蕩,讓朝拜的仙神妖怪聽得如痴如醉!

  第1390章 水很深

  孟奇端坐玉清殿內,眼眸里映照出萬仙來朝,有教無類的碧游宮,那裡身影重重,氣息喧囂,唯獨缺了靈寶天尊,只得些許痕跡殘留,有大道綸音迴蕩不休。

  自己先見靈寶天尊時,祂的烙印不會消失,不會被替代,這表明自己不是祂做減求空的產物,至少沒有直接關係,與此相反,一旦自身與元始天尊遺存烙印「碰面」,則立刻有夢幻泡影與自然替代之事,完美符合自己繼承元始天尊稱號,成為當世諸果之因,乃元始天尊做減求空產物的狀況。

  但當自身頂替元始天尊的烙印後,同一段歷史中的靈寶天尊烙印卻隨之消失了,結合前面的推斷,可能呼之欲出!

  既然自己不直接是靈寶天尊做減求空的產物,那祂烙印的消失明顯是因為元始天尊,兩者有了某種程度的詭異聯繫!

  當然,不是說元始天尊融合或者同化了靈寶天尊,因為只要合為一體,本質就已相同,就唯我唯一,自身先見靈寶天尊,一樣會造成對方烙印的消失與替代。

  這個時候,過往知曉的相關事情一一在孟奇心頭流淌而過:

  天庭墜落之戰中,元始天尊面對建木,發出了「道果之事不假外物」的感嘆;

  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在行蹤成謎後,還於清微天大戰一場,如果這非是金皇偽造的痕跡,那說明祂們還在爭奪著什麼;

  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都是天生彼岸,同時誕生,先有三清後有天;

  祂們分別代表從無到有,存世之基與從有到無,合在一起正好涵蓋了所有,無有遺留,不增不減;

  元始天尊抽取封神時光,掩蓋靈寶天尊下落,道德天尊截出西遊,隱匿元始天尊蹤跡……

  這是不是表明「道」化三清,祂們各自就是「道」的一面,彼此印證,方為道果,為完整之「道」,故而祂們若想超脫,即使竭力於後天證得了對方所象徵之「道」,獲得了圓滿無暇的道果雛形,也因為彼此間的影響,難以邁出最後一步,三清一體,必須共同成道?

  認清楚了這一點,元始天尊才會言「不假外物」,才會與靈寶天尊隱秘做過一場,以爭奪後續的主導,並將封神之戰等過往因果了結,畢竟看到建木果實前,三清是各自求道,相互間因大道之爭時友時敵,多有積怨,也就導致了別的彼岸出現。

  按照這個推測,碧游宮出現於崑崙山上等事情就能得到完美解釋了。

  同樣的,掩蓋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行蹤,其實就是為了掩蓋祂們目前的狀態,免遭其餘彼岸提前針對,聯手破壞。

  等到自己掙脫苦海,登臨彼岸,則木已成舟,其他彼岸只能另想辦法阻止了!

  「難怪會有靈寶天尊改變了狀態,以某種奇怪的方式存在於天地間的感觸……」孟奇看著碧游宮,心中喟嘆了一聲。

  這個時候,西方極樂世界,菩提智慧淨土,妖皇殿,新生九幽,真空家鄉,再現仙界和扶桑古樹界域都有一道道幽深的目光投向了變得「空空蕩蕩」的碧游宮。

  到了如今的地步,祂們自然也能窺出大概的情況了!

  隔著碧游宮,透過那瀰漫的氤氳仙氣,孟奇看向了那輪灑落清輝的皎潔明月,視線與金皇高渺漠然的目光交觸,沒有波瀾,平靜如冰。

  金皇應當是早就知曉的,祂最近的連續失利與不斷被削弱都在按照祂的劇本走,必定有著相應後手……

  這個明悟準確閃現於孟奇心頭,對過往的爭鋒又有了更進一層的認知。

  如果金皇不激得自己劈出自絕道途的一刀,那修煉無極印與開天印的自己能在最短時間內成就道果雛形,踏入古老者行列,將一氣化三清大神通演繹到圓滿,無須同化藥師王佛與聖佛金身都具弱彼岸境界,也就讓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一體得到了超脫,讓祂本紀元再無望道果。

  那一刀果真是從祂布局小桑開始就在期待的一刀!

  收回目光,孟奇轉而望向三十三重天之外的兜率宮,仿佛能看到那閉目靜修的道袍老者。

  「道德天尊是存世之基,祂無法像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一樣脫出世間,以詭異狀態存在,必須等到紀元終結天地不存的時機,才能洒然離去,與祂們攜手超脫,故而在此之前,祂需要將做減求空完滿,讓我成為古老者……」

  「到了如今的程度,這個謀劃已經是紙包不住火,三位天尊還有什麼後手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