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空襲飛機利用夜幕的掩護突擊敵方的要害目標,增大空襲的突然性、減少損失的一種 戰法。

  夜幕歷來是交戰雙方極力利用的自然條件。以往空襲作戰,由於夜間能見度差,其戰鬥 行動受到限制。

  今天,夜戰依賴於夜視偵察器材的高度發展和精確制導技術的進步。紅外和微電子技術 可使飛行員夜間能見度接近黃昏佛曉的水平。現代空襲飛機除裝備先進的火控雷達外,還普 遍裝備有前視紅外系統及地形跟蹤系統,能在各種惡劣氣象條件下作戰,特別是具有很強的 夜戰能力。如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飛機裝載了夜間導航攻擊系統。此外還普遍使用了被 動探測系統,使飛機能在雷達關機,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探測、跟蹤和攻擊目標。

  多次局部戰爭已經證明夜間已不是空襲的障礙,而成為空襲可利用的有利條件,世界上 許多軍事專家都稱夜間突襲為高自由度的戰法。

  航母迷須知的基本航母知識

  問:對一般國家來講,由於各方面限制,10萬噸級的航母很難發展;由於艦載機技術的限制,3萬噸以下的輕型航母也很難發展。那麼應發展6萬~8萬噸級的大型航母還是4萬~5萬噸級的中型航母?

  答:一個國家發展什麼樣的航母完全取決於軍事需求和技術、經濟能力,其中後者是前提。實際上,10萬噸的航母有些國家是需要的,但搞不起。6萬噸以上的航母估計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也只有美、俄能搞。從航母自身來看,噸位越大效費比越高。航母裝載的艦載機數一般為1 000噸1架,但當航母噸位大到一定程度後變為800噸1架。10萬噸級航母的作戰能力起碼是3萬噸級航母的3~4倍,而費用卻達不到3~4倍。因為10萬噸級航母和3萬噸級航母有很多設備(如雷達、指揮系統等)基本上是相同的,它們的差異主要在鋼材等物資的用量上,但這方面的價格較便宜。另外,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關鍵看艦載機的數量、類型、性能。 “尼米茲”級最多可裝110架飛機,平時裝70~90架,且艦載機類型齊全,而中小型航母不可能滿足此要求,因此美國必然要搞大型的。對泰國這種國家來講,雖然它也需要大一些的航母,但國力所限只能搞1萬多噸的,像3萬噸級的都很難承受。1艘“尼米茲”級航母一天的費用(不包括維修費)是100萬美元,30多年的全周期費用是400多億美元,一般國家無法承受。 上述費用是基於美國的物價標準而言的,從一般國家的原材料價格和工資水平看,航母的全壽命周期費用要低得多。

  航母的建造費一般國家還承受得起,但艦載機和護航艦艇的建造費用和全壽命期運行費及備件消耗就很可觀了。

  美國的物價和工資確實與發展中國家差別很大,但不是所有方面。在燃油、備件、武器等方面的價格上,有些發展中國家同樣是很高的,甚至超過美國,特別是從別國進口的武器裝備。

  大型航母對港口條件也要求苛刻。“尼米茲”級的吃水在11米以上,一般國家的港口、航道條件不能滿足。英、法估計還是以4萬~5萬噸級的為主。該級別的航母能載固定翼戰鬥機和固定翼預警機,有一定作戰能力。英國在馬島戰爭後就感到“無敵”級作戰能力太低,準備將其淘汰,發展5萬噸的航母。

  問 :對4萬~5萬噸級的航母而言,若發展蘇-27級別的重型艦載機,可裝20架左右;若發展“陣風”級別的中型艦載機,可裝40架左右。從航母編隊的戰鬥力及作戰風險等方面看,哪種途徑更可取?

  答: 戰鬥機的作戰能力取決於平台、武器、探測系統,其中後兩項性能更為重要。蘇-27可以說是目前艦載機中最好的,比F-14D、F-18C都好。在與強敵對抗時,重型艦載機比之中型艦載機可以在距己艦更遠的距離上作戰,對敵方的威脅也更大。美國現在也感到其主力艦載機F-14D、F-18C不行了。F-14D的航程可能有3 200千米,但其作戰半徑只有900千米左右。艦艇的作戰半徑一般是其航程的1/3左右,而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只有其航程的1/5~1/3左右,這是因為飛機作戰遇到的情況要比艦艇複雜。美國航母的對空防禦半徑目前是720千米,但隨著世界各國水面艦艇和飛彈的發展,將來它的防禦圈要達到1 100千米,這就要求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要大,探測距離要遠,武器裝載要多,因此發展方向必然是重型機。對其它國家的艦載機而言要根據其技術水平來定。 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不完全與重型還是中型有關,更取決於平台、設備和武器的性能。蘇-27與“陣風”相比,只是作戰半徑要大,另由於其推重比大等原因,機動性也略強。但在探測能力和武器上,兩種飛機基本相當。蘇-27的單機效能指數約是“陣風”的1.2倍。另一方面,蘇-27的機體占地面積約為“陣風”的2倍,艦載的數量要少得多。中型航母裝30~40架“陣風”可能比裝20架蘇-27具有更大的作戰能力。有些國家海軍喜歡重型戰鬥機是因為它沒有航母,其陸基飛機總希望作戰半徑大一些。但作為艦載機,我認為未必非要重型機。美國發展航母是靠艦體平台的機動來延伸作戰距離,達到遠距離投送兵力及進行威懾和控制的目的,而不是靠艦載機本身的大作戰半徑。從中型機的作戰半徑看,“陣風”為600~800千米,已足夠了。另外發展什麼艦載機要看軍事需求、經費及本國能否生產和引進,不能一概而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