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值得關注的是,2004年4月21日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在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舉行的“《與台灣關係法》實施25周年”聽證會上就美國當前及未來的兩岸五大核心政策作了宣示,這可以說是布希政府對其“維持現狀”政策迄今為止所作的最為全面、系統的闡述。凱利稱五大核心政策是:1.美國將繼續在三項公報及《與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上維持“一個中國”政策;2.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或單方面改變美國所認定的台灣現狀;3.北京方面不能對台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台灣方面必須謹慎處理所有層面的兩岸關係;北京與台北雙方都不應單方面採取足以改變台灣現狀的言行;4.美國將繼續根據《與台灣關係法》,向台灣出售適當的防禦性武器;5.美國因嚴重關切台灣可能面對武力攻擊,將繼續維持軍力,抵抗對台灣任何形式的壓迫。凱利還強調,美國認為,美國被捲入台海衝突的可能性相當高,這關係到美國人民的生命,因此美國的最高利益是維持台海的和平與安定,使這個地區免於戰爭。(註:“路透社華盛頓4月21日電”,載《參考消息》,2004年4月23日,第8版。)在同日同一會議上,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指出,美國反對中國大陸或台灣單方面改變現狀,大陸若企圖動武,無可避免地會將美國捲入。並宣稱美介入台海武力衝突有三個理由:一是美國必須實踐《與台灣關係法》所作的承諾,這關乎“美國的盟友和依靠美國的其他人對美國的看法”;二是中國大陸對台動武,“不只會破壞在三個公報中所立下的美中關係基礎”,也“違背了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的國際標準”;三是大陸處理與台灣之間關係的方式,關乎“大陸未來會不會動輒就用越來越強大的軍事力量去解決爭端”。(註:“中央社華盛頓4月21日電”,載《參考消息》,2004年4月24日,第8版。)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亞太事務高層主管同時對台海政策作如此非同尋常的闡釋,這顯然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其良苦用心可能在於:表示美國對台海未來形勢的嚴重關切與憂慮,明確無誤地宣告其“維持現狀”政策的基本內涵,盡力把兩岸關係納入這一政策框架,不容許片面改變美國所定義的台海現狀,防止局勢失控;既警告台灣不得輕舉妄動,突破美國的設限,也威脅中國,如對台動武必招致美國介入。其目的是由美國掌控台海形勢的走向,避免出現勢必導致美國捲入的兩岸軍事衝突,以使美國通過維持現狀,能以小代價、低風險,謀求最大利益。顯然,布希政府的“維持現狀”政策仍為漸進式台獨活動預留了較大的空間。歷史與現實表明,美國並不真心希望台海“風平浪靜”,相反,兩岸因統獨爭執造成相互關係的適度緊張,牽動中國的戰略神經,使雙方都有求於美,美則更可從中漁利。

  以上情況表明,美國對海峽兩岸的兩面政策,其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和反對台灣獨立的一面,固然對日益囂張的台獨分裂活動在一定時期起著一定程度的約束作用,但是其反對大陸對台動武,向台灣提供政治支持和軍事保護以及出售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增強台灣武力拒統能力的舉措,卻只會使台獨勢力有恃無恐地繼續搞分裂活動,從而增大了台海地區觸發戰爭的危險性。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不戰不和”,從中漁利,而美國的實際政策行為,尤其是當其政策偏向台灣一方,造成台獨分裂活動更加猖狂時,其結果則無異把美國自身推向戰爭的邊緣。總之,美國現行的兩岸政策仍有可能引發新的台海危機。妥善處理“核心和敏感的台灣問題”依然是中美關係健康順利發展的前提。美國政府如能真正恪守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停止對台灣問題的非法干涉,支持中國實現和平統一,中美關係的發展將會因為消除了主要障礙而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註:參見“溫家寶出席美國九團體歡迎晚宴發表演講”,載《解放軍報》,2003年12月11日,第5版。)然而,歷史與現實告訴我們,美國政府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美國決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苦心經營的能給其帶來多方面重大利益的地盤。在美國決策者心目中,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和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中央,扼海上交通要衝,具有持久的地緣戰略價值;美國還認為,台灣通過改革移植了美國的政治模式,已變為“亞洲地區國家的民主楷模”,是中國大陸政治改革應當仿效的榜樣。(註:參見[美]吉姆·赫而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編:《外交與威懾:美國對華戰略》一書的“兩岸關係:美國對外政策的含義”,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繼續把台灣置於美國的實際控制之下,阻撓其與大陸實現統一,可使台灣成為美國為主宰亞太而構築的西太平洋防線的關鍵環節,成為美國在國際大棋局中阻遏中國迅速崛起,維護其“一超”領導地位的一顆無可替代的“棋子”,成為美國對中國推行“西化”、“分化”戰略的橋頭堡,成為美國軍事上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台經濟交往的愈益密切,台灣對進口美國先進武器裝備的嚴重依賴,又使得台灣充當美國可謀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小夥伴”。以上幾方面的相互交織,構成了美國獨特的“台灣觀”。而這恰恰是導致美國持久不斷地干涉台灣問題的基本依據和原始動力。因此,即使中美關係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至多只能對美台關係形成一定的制約,而不能促使美國放棄對台灣問題的干涉。對此,我們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不抱絲毫幻想。2004年3月10日在台灣舉行“大選”和“公投”前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發表講話強調:“台灣不應試圖片面走向獨立,中國也不應挑釁或威脅台灣;美國對台海雙方都明言,兩岸問題最終將用每個人都可接受的方式解決,但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兩岸皆不能試圖用任何方式片面改變(台海)現狀。(註:“賴斯呼籲:台灣不獨,中共不武”,台灣《聯合報》,2004年3月12日,轉引自《參考資料》,2004年3月15日,第1頁。)賴斯的講話再次明確宣示美國政府將繼續實行“台灣不獨,中國不武”、“制獨阻統,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