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孝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玉闕的消息比暗衛靈通,再加上它弄亂御膳房,教訓顧音瀾,說明都是偷偷進行的,它進宮偷聽了。

  或許它偷聽到更多內情呢?

  明瀾正愁沒理由說服楚離,眼巴巴的望著他,楚離默不作聲。

  明瀾就當他答應了。

  她得哄好玉闕,讓他別和楚離對著幹,不然誰都占不到便宜。

  回了屋後,雪梨麻溜的爬床底下,把靜靜的躺在牆角邊的玉闕給扒拉出來,又用繡帕擦乾淨,然後才遞到明瀾手裡。

  明瀾拿了根針,刺破指尖,擠出一抹血來,滴在玉闕上。

  一瞬間,玉闕發出耀眼的光芒。

  這不是明瀾第一次餵玉闕血了,可是先前玉闕並沒有這麼閃耀過,雖然只有一瞬而逝。

  明瀾沒有多喂,只是讓玉闕有點精神,好和它談判。

  不過明瀾的血效果比之前大很多,哪怕只有一滴,玉闕也活蹦亂跳,精神抖擻。

  怕它衝動去找楚離,明瀾把玉闕抓在手裡,道,「我好不容易才說服相公餵你血,你要和他好好相處,不然下回我可就幫不了你了。」

  玉闕在明瀾手心跳了兩下,明瀾也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老規矩,「答應了就轉兩圈。」

  玉闕就在明瀾手心轉了兩圈。

  明瀾又餵它幾滴血,迎著陽光,能看到玉闕里有幾縷血絲。

  然後,明瀾就猶豫要怎麼問玉闕,李貴妃讓楚大少爺迎娶凌柔公主的事。

  明瀾忘了,她和玉闕心意相通,她感應不到玉闕,但是玉闕能感應到她心中所想。

  玉闕很聰慧,它得罪了楚離,再不巴結好明瀾,再有下回,它可能真的要和以前一樣,過暗無天日的生活。

  他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太后。

  明瀾眼睛睜大,「你是說,讓楚大少爺迎娶凌柔公主是太后的主意?」

  玉闕轉圈。

  明瀾,「……。」

  轉圈應該是她猜對的意思吧?

  她能不能說猜對了他就上下跳?

  明瀾忍了,她怕被玉闕嫌棄笨,又道,「你還偷聽到什麼?」

  玉闕惜字如金:太后告訴李貴妃崇州有金礦。

  「金礦?」碧珠低呼,「不是鐵礦嗎?」

  碧珠以為崇州礦產豐富,不止鐵礦,還有金礦。

  但明瀾覺得太后應該是匡李貴妃的,不過要說匡也不準確。

  鐵礦值錢,不止能造兵器,還能賣,財源滾滾,可不就是座「金礦」嗎?

  太后把李貴妃當傻子耍啊,偏偏李貴妃和三皇子還屁顛屁顛的咬上鉤,典型的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

  這事事關重大,明瀾趕緊去找楚離。

  楚離得知此事後,看了玉闕兩眼,就去找王爺了。

  玉闕像是個調皮孩子似的,在空中晃蕩,晃的明瀾心都顫抖,生怕玉闕一個沒忍住朝楚離衝過去。

  玉闕沒力氣,都能沖的楚離左眼青紫,這會兒精神抖擻,偷殺楚離,易如反掌。

  不過玉闕也只是做做樣子,殺了楚離,明瀾還搭理它才有鬼了。

  它忍。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再說楚離,他去前院找王爺,結果撲了一空,皇上傳召,王爺進宮商議要事去了。

  楚離就騎馬進宮。

  到宮門口,正好見王爺騎馬出來,見到他,王爺道,「怎麼進宮了?」

  以往,皇上傳他,還得看他有沒有心情,愛答不理的,是以他主動進宮,才更叫人納悶。

  楚離道,「聽說三皇子主動要崇州做封地?」

  進宮就為這事?

  王爺淡淡道,「三皇子一片孝心,皇上已經准了。」

  楚離,「……。」

  果然是打著替君分憂的旗號,討好了皇上,又討了太后的歡心,一箭雙鵰。

  見楚離兩眼望天,王爺道,「怎麼了?」

  楚離把玉闕偷聽到的事告訴王爺,王爺臉黑成了鍋底。

  二話沒說,王爺騎馬又進了宮。

  這一回,進宮的很趕巧,福公公拿著賜封的聖旨去宣讀,都出了御書房,被王爺給攔了下來。

  王爺一句話沒說,拿過聖旨,翻開看了一眼,就進御書房找皇上。

  皇上正為有這麼個有眼色,懂聖心的兒子龍心大悅呢,王爺一盆冷水潑了過去,道,「別偷著樂了,三皇子孝順的不是你。」

  皇上臉皮一崩,笑意僵硬在臉上,「三皇子不孝順我,難道孝順你?!」

  話都不會說,潑冷水比誰都麻溜,皇上恨不得叫人把王爺拖下去打幾十板子出出氣才好。

  王爺嘴角一扯,道,「太后告訴李貴妃崇州有金礦。」

  說完,王爺把聖旨丟到皇上跟前。

  這回,皇上的臉就像是打翻了顏料盤,五顏六色的。

  之前有多高興有個孝順兒子,這會兒就有多憤怒。

  人家孝順的是他嗎?

  人家孝順的是太后!是金礦!

  他這個父皇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裡涼快呢。

  皇上氣的哼哧哼哧,王爺卻笑道,「雖然三皇子存了私心,但太后這主意倒是不錯,不妨將計就計。」

  再說李貴妃和三皇子,正等著皇上宣讀聖旨呢,從早等到晚,聖旨都沒有送來,急的李貴妃心底火燒火燎的,偷偷派人去打聽,只說聖旨已經宣讀好,一顆心才放心。

  第二天,皇上早朝,提起把崇州作為封地賞賜給三皇子一事,問朝臣可有異議。

  太子一黨站出來說了幾句,大體是三皇子並未真的成親,封賞一事,等他成親之後再商議不遲。

  因太子一黨的人多是趙家人,他住在宮裡,沒法和大臣多接觸,趙家和太后暗中相交多年,太后打聲招呼,趙家當然不會出氣,一兩個人出來說一兩句,也只是搪塞太子的。

  皇上見反對的人不多,便問勇國公道,「勇國公的意見呢?」

  勇國公站出來道,「晉王早逝,晉王妃寡居,封地多讓勇國公府幫著打點,臣那天激烈反對,太后知道後,把臣叫去狠狠的訓斥了一頓,這天下是皇上的,當然皇上您做主了,臣會配合三皇子幫晉王府把府邸搬去洪州。」

  嗯,這態度,皇上甚是滿意。

  皇上坐在龍椅上,眼睛橫掃,道,「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了吧?」

  眾大臣搖頭,高呼,「皇上聖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