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鄙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瀾心裡清楚比不了,但她性子有時候拗起來,那可是幾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她雖然答應沐氏以後行事不再衝動,但打蔣嘉貞一巴掌的事,她不後悔。

  老夫人沒什麼笑臉,明瀾臉色也淡淡的,規矩恭謹的福身請安,然後就藉口茂哥兒找她就要去幽蘭苑。

  這藉口,她連著用了三天了,一個字都沒換過。

  老夫人哪裡不知道明瀾不想見她,沒說什麼,只擺了擺手。

  只是明瀾還沒轉身,一丫鬟火急火燎的進來,道,「老夫人,文昌伯府立世子了。」

  明瀾聽的一愣,腳步就停了下來,沒看出來,蔣家行事竟然這般雷厲風行,和蔣家一比,伯府實在是找不到詞形容了。

  老夫人斂眉,道,「怎麼這麼急?」

  雖然大夫說二姑奶奶很難再懷上,但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這麼火急火燎的就立世子做什麼,將來萬一又生了兒子呢?

  這麼大的事,也不知道來跟她商量下。

  老夫人以為立的是二姑奶奶抱養的八歲大的庶子蔣三少爺,結果並不是,而是蔣大少爺。

  這結果,震的老夫人半天都回不過神來,但更震驚的還在後頭呢。

  除夕在即,雖然還在上朝,但是事情並不多,老太爺下朝的早,只是回來時,臉色有些鐵青,老夫人問他道,「文昌伯府立大少爺為世子,這事我們伯府怎麼一點口風都沒有,蔣三少爺呢?」

  老太爺一屁股坐下,端起茶猛灌了一口,道,「蔣三少爺死了。」

  真的是沒有最震驚,只有更震驚和更更震驚。

  老夫人嘴張大的半天合不攏,明瀾說要走,也因為這一個比一個震撼的消息站在那裡半天沒動。

  「怎麼會死呢,」老夫人吶吶道。

  老太爺緩緩把眼睛閉上,道,「文昌伯不僅立了世子,還抬了世子姨娘為平妻,說是淑敏同意的。」

  淑敏,是二姑奶奶的閨名。

  「這不可能!」老夫人一口否決。

  女兒是她生的,爭強好勝的性子,怎麼可能允許一個妾爬上來和她平起平坐?

  平妻,再加上世子之位沒了,往後蔣家還有她立足之地嗎?

  這麼蠢的事,她能痛快答應?

  文昌伯府如今風光了,就沒把靖寧伯府放在眼裡了嗎?!

  老夫人怒不可抑。

  明瀾站在一旁,一臉懵怔,完全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事情來得太快太迅猛,她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捋起,只覺得腦袋裡全是麵粉和水。

  其實,老太爺也不懂,不過他已經派人去文昌伯府打聽了,想必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了。

  老夫人心情不好,把明瀾她們都打發走了,顧音瀾打算去文昌伯府的事也暫緩了。

  半個時辰後,老太爺派去打聽的小廝就回來了,事情的經過也了解了個七七八八。

  昨兒傍晚,蔣三少爺就死了,他是被蔣嘉貞和她的丫鬟從後面追,嚇的一路狂奔,腳下一滑,一頭栽進了冰冷湖水裡淹死的。

  沒人知道蔣嘉貞和丫鬟為什麼追蔣三少爺,還鬧出了人命來,但蔣大老爺勃然大怒,要杖責蔣嘉貞,杖斃丫鬟,二姑奶奶護著女兒和蔣大老爺吵了起來。

  言語之中說起蔣家能恢復伯爵全靠她和靖寧伯府,蔣大老爺這幾天委實風光,走到哪裡都眾星捧月,他以為靠的是自己,結果被二姑奶奶鄙視了。

  蔣大老爺本就和二姑奶奶關係一般,他最寵愛的還是給他生了庶長子的紅姨娘,他們兩個吵起來,紅姨娘挑撥離間,蔣大老爺一怒之下就遞了立世子的摺子,抬平妻則是母憑子貴。

  蔣大老爺在奏摺里說抬平妻是二姑奶奶同意的,誇讚她賢惠大方,老太爺在朝堂上不好反駁,難道他要質疑文昌伯的話,其實他女兒並沒有那麼賢惠嗎,再加上蔣家這些天風光,一呼百應,立世子和抬平妻的摺子都准了。

  看著老夫人痛心疾首恨鐵不成鋼的模樣,明瀾竟覺得心情格外的爽,渾身每一個毛孔都叫囂著痛快。

  沒想到有朝一日她女兒也會遭到和平妻共侍一夫的時候,前世抬方姨娘做平妻,娘親日日以淚洗面,她肯定沒想過會有今天。

  其實,最高興的還不是明瀾,而是碧珠,挨了二姑奶奶一巴掌,疼了兩天,吃飯都不敢嚼,就怕牽扯了傷口疼,最不喜歡吃粥的她,連吃了兩天的粥,她可是天天祈禱她倒霉,沒想到這才幾天啊就靈驗了,從長松院出來,她就雙手合十感謝老天爺。

  她嘰里咕嚕,明瀾也聽不清楚,只笑道,「念叨什麼呢?」

  碧珠咯咯一笑,「姑娘宅心仁厚,但凡和姑娘作對的,遲早都會倒霉,而且是倒大霉。」

  「要真是這樣就好了。」

  二姑奶奶大起大落,伯府里老夫人影響最大,她心情不好,整個伯府都籠罩了一層陰影,在這層陰影下,伯府的年味都淡了。

  但年三十這一天,宮裡頭派發賞賜下來,老夫人鬱悶的心情舒散了幾分。

  往年,伯府得的賞賜不過四壇酒,一盒子糕點而已,這樣的賞賜持續了有五六年了,今年竟然有八壇酒,兩盒糕點,還有一些冬日裡難得吃到的瓜果和幾匹綢緞,而讓老夫人高興的是皇上賞賜的一柄玉如意。

  整個京都,能得皇上賞賜玉如意的府邸也不過兩隻手啊,基本上得到皇上賞賜玉如意的府邸來年都會萬事如意,不說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吧,至少過的很順心,不會大起大落。

  這柄玉如意,老太爺接到手,就送到祖宗祠堂了,供奉在列祖列宗的排位前,求祖宗們保佑伯府無災無難,子孫綿延。

  最後一句,是替顧涉求的,老太爺孫兒多,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顧涉膝下無子了。

  當時,幾位老爺也在祠堂內,怕祖宗們弄錯,說的時候還特意看了顧涉一眼。

  大老爺臉隱隱蒼白,顧涉則一臉慚愧和期待。

  其實皇上為什麼賞伯府一柄玉如意,大家心裡頭明白,不是因為老太爺,也不是幾位老爺,而是因為明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