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心中奇怪,別人家的下人都盼自家老爺有個好前程,怎麼這鳥人反希望徐養大落第?

  他一想,立即就明白過來,翰林官窮啊,那比得上正七品知縣爽利。

  譬如庶吉士,本朝核定的是未入流。但待遇同一甲前三相同,享受正五品待遇。每年實發白銀四十二兩五錢,米十二石。折合成後世的人命幣,年收入也就三萬來塊。

  這可是在寸土寸金,物價騰貴的京城啊,連農民工也比不上。

  這收入,小翰林們都覺得大萌王朝的反腐倡廉工作有希望了,得點一個贊。

  你徐養大是世家子弟,工資對你來說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可下人們還要養活一大家人啊!沒有外水,就靠每月那點月份,跟叫花子沒什麼兩樣。

  如果能夠到地方上做七品知縣,情況卻是另外一種模樣。

  這下人顯然是徐養大的親隨,到時候肯定會帶過去。到了地方上,吃拿卡要,稱王稱霸,不知道有多爽。

  因為每屆朝考放榜這一天,下人們聽說主子落地,要到地方做官,都會眉開眼笑。而聽說留校做了小翰林,都會淚流滿面。

  由此可見,在實際利益面前,下人未必都同主人一條心。

  想到這裡,周楠想笑。說起來,他當初和徐養大家結盟,搞倒了嚴嵩一黨,和徐家的恩怨早就一筆勾銷了。可這個徐養大依舊不依不饒,不住尋自己晦氣,真是個討厭的傢伙。

  他想了想,也不客氣,篤定道:“放心好了,徐年兄必然是中不了的。”

  下人大喜:“探花郎此話可真?”

  周楠:“廢話,徐年兄今年進士科的名次都是倒數了,差一點就名落孫山。能夠賜同進士出身已是萬幸,還奢望點翰林,可笑不自量。”

  這話已經是相當得不客氣,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換以往,當面羞辱自家主人,那小人只怕要和周楠拼命。

  可眼前這傢伙卻更是驚喜,連連拱手作揖:“多謝大老爺,多謝大老爺……啊,少爺!”

  驚叫聲中,下人撲通一聲跪下地,使勁地磕頭。

  周楠一個激靈,定睛看去,卻見,不知道什麼時候徐養大從微曦的晨光中鑽了出來,一臉憤怒地看著周楠:“姓周的,你說什麼,你辱我太甚,某絕不與你甘休!”

  周楠哈哈一笑:“徐年兄能不能中,等上一個時辰放榜就知道了。徐朋友,我忙著去翰林院報到,可沒功夫和你閒扯,咱們來日方長。”

  徐養大眼睛裡全是怒火:“周楠,有種你散衙後別走。”

  周楠懶得和這毛孩子置氣,拱了拱手,轉身就走。

  身後,那下人不住將頭磕在地上,直磕得腦門血肉模糊一片。

  這廝端起徐家的碗吃肉,放下碗罵娘。周楠就算和徐養大有隙,也瞧不起這種二五仔,自不關心他的死活。

  不管怎麼說,這下人的前途是徹底無亮了。

  進了皇城,周楠先去吏部錄了官籍,拿了派遣,然後朝東走了一段路,就來到翰林院。

  抬頭看去,卻見,迎面是一座石制牌坊,上書翰林院三個大字,正是大學士楊一清的手筆。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一個院兒,匾額上寫著“禮門義路”四個大字,這裡正是翰林院頭號首長,翰林學士的辦公場所。

  第四百八十七章 翰林院(二)

  翰林院的相當於後世的中央黨校兼中科院、社科院、中央政策研究室,是高級高部進修班。

  這個地方衙門不像衙門,學校不像學校,機構設置頗為奇特。

  一號領導自然是翰林學士,下面是兩個侍讀學士,再下面則是兩個侍講學士。再下面,侍讀、侍講各二人。

  然後是史官編纂,無定員,這是專門為每期狀元設置的。

  編纂下面是編修,無定員,一般由榜眼和探花出任,周楠乾的就是這活兒。

  編纂和編修下面則是庶吉士。

  庶吉士一樣沒有定員,每期都要選六七十個人進來讀書,幾屆加一起,上百人總是有的。

  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時間從一年到三五年不等,學習結束,經過考核之後一般有兩條出路。一是,成績優異者授予編修之職。到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翰林了,謂之留館,稱之為真翰林;二是,考核不合格,考為中下等外放,謂之散館,稱之為半翰林或者假翰林。

  進得院中,霍然看到一個老熟人,正是張居正張太岳。

  周楠大為驚奇,忙拱手:“見過太岳先生,你怎麼在這裡?”

  張居正也回了一禮,笑道:“當日和子木一晤,如今已近一年,想不到你竟然點了翰林,真是緣分。我雖是太子左春坊右渝德兼國子監司業,可正式的官職卻是翰林院的侍讀。”

  周楠這才醒悟,張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他也是運氣好,無論是早一屆還是遲一屆進京趕考,不說狀元,榜眼和探花還是穩妥的。可倒霉就倒霉在不小心落到這個死亡之組,最後只考了個二甲,僥倖中了庶吉士。

  留館之後,他被授予翰林院侍講一職,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成為編修。至於原因,很簡單,他進裕王府侍讀,乃是皇帝為了裕王將來繼承皇位留的班底。嘉靖千秋萬歲之後,老張立即就能走上重要崗位,參與國家大政決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