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歡喜的是,既然這個《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是今科的考題之一,別的不敢說,但這個進士功名算是到手了。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奇怪,既然你周楠事先不知道考題,也沒有做任何準備,怎麼就篤定自己能中呢?

  原因很簡單,周楠是個細心之人。那日嘉靖那句話確實有些突兀,他也沒朝那方面想。不過,下來刷題的時候心中覺得奇怪,還是隨手以這個題目做了一篇文章。

  刷題嘛,反正什麼題都要做一做,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寫完之後,他斟酌一番,修改了半天就扔到一邊,現在直接抄在卷子上就是了。

  科舉考場上三道《四書》題占的分值極重,只要你能夠將其中一篇文章作好,其他的考題按部就班做下去,不犯原則性錯誤就能保證過關。

  這個進士功名到手了,雖然名次不可能太高,但只要中了就是好的。

  “誰能想到這就是考題呢,早知道就請個槍手好好準備了。”周楠苦笑出聲:“哎,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好悔恨的。就算事先知道題目,請槍手作文,難道還能強過我,其實對最終的名次也沒多大影響。”

  是的,周楠現在的八股文水準在這三千考生中也不過是中游。就算去請槍手捉刀,估計也和自己差不多。比自己強的,人家不知道自己去考嗎,還用掙你這點稿費?

  如果不能請到王世貞那樣的時文高手,根本就沒有用處。

  想到這裡,周楠也不再多想,就在草稿上將這篇文章謄錄下來,然後做了略微的修改這才最後定稿。

  一個上午就這麼過去了。

  因為這篇文章根本就沒有話多少工夫,下午的時候周楠索性將另外一篇四書題也作了。

  這一回卻慢,琢磨到半夜才勉強打完草稿。

  因為睡得遲,加上用腦子過度,第二日早晨起來的時候,周楠感覺腦袋有點疼。今天他索性也不去做《四書》題,只選了《五經》題,當換一換腦子。

  會試一共三場,每場三天。

  第一場考完,交卷之後,周楠只感覺身心俱疲,倒地斜靠在考舍的牆上呼呼大睡。

  這一場上關鍵,考完之後,接下來的兩場就輕鬆了許多,幾乎是一揮而就。接下的時間只能悶坐在考舍里發呆。

  周楠實在無聊,苦中作樂,用吃剩的飯粒去逗地上的螞蟻。

  看著螞蟻大軍連成一條線在屋裡進進出出,倒也有趣。

  時光飛馳而過,轉眼,三場考完。

  周楠也不勾留,提著考籃回到家中,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叫家人擺下酒宴祭一祭肚子裡的讒蟲兒,而是先刷牙。

  在考場中呆了三天,沒辦法刷牙洗臉,嘴巴里都膩了,非常不得勁。

  科舉場上意外實在太多,在沒有最後放榜之前,誰也不敢篤定自己就能中式。

  周楠因為在考前將話說得很滿,這次也不想低調。在家休息了一日之後,就約了申時行等人在京畿附近狠狠地遊玩了幾日,又做了兩場文會。

  他是一個穿越者,自然知道這一科究竟有誰中式,誰後來宦途順暢。如此一來,在真實歷史上的一甲和二甲最後做了庶吉士的人都在他的邀請之例,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同年,未來政治上最可靠的盟友。

  一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的文官團體初具雛形。

  唯一遺憾的是,王錫爵沒有出席,看樣子自己是和他搞不好關係了。

  正玩得暢快,突然朝廷有命,讓周楠去山東濟南公幹。

  原來,山東青州府今年大旱,知府上奏摺請改本分賦稅為折色,內閣已經批示了,同意青州懇請,估計也有投石問路,為將來的賦稅改革做鋪墊。

  司禮監也批了紅,表示說先斟酌一下,若是確實可行,當準了。

  嘉靖是何等精明之人,山東這道摺子可是大大地違反朝廷賦稅制度,能夠從通政司到內閣最後到司禮監順利地交到御案前,顯然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可見下面人心思變。

  於是,他就派了周楠和一個姓牛的內侍和周楠去山東了解此事,算是一種調研。

  周楠現在還沒有中式,依舊是中書科舍人,皇帝名義上的小秘書。

  加上天子對他也非常信任,這事也推脫不了。

  周楠沒個辦法,眼見著就要放榜了,這可是關係到自己一輩子的大事,現在卻被派去山東,這嘉靖也太不體貼人了。

  隨同周楠去山東的那個太監的一個乾兒子在內書堂讀書,將來的畢業證書還有工作分配,周楠也有發言權。

  在那牛太監有心親近下,兩人倒是談得來。

  周楠這才愕然發現,其實自己在內廷還是有一點權力的。

  牛太監就勸周楠說,會試固然要緊,可這不是考完了嗎,中不中全憑天意,周大人你就算留在京城不也是等著,還不如出去玩玩。周子木名動天下,可科舉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呢?如果有個萬一,你好歹還有中書舍人這條退路,這天子交代下的差事還得辦好了。

  當然,以周大人的才華必然是要中的。如果參加殿試,也在四月,早著呢!山東又不遠,誤不了事的。再說了,咱們好不容易出一次京城,自然要好生玩耍一番。

  經他這麼一安慰,周楠心中好過了許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