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抒放開周楠,一擺手呵呵笑道:“嚴師出高徒那是對的,可還得把握一個度。嚴格固然可以使學生不敢懈怠,保持謙虛之心。可若是罵得太狠,卻叫人失去自信,做事做人作文畏手畏腳。青年人,當有一股銳氣。不就是順天府鄉試嗎,又有何難?”

  聽到他話中有話,周楠心中一動:“還請師公教誨。”

  王抒轉頭看著王世貞:“世貞,依你看來子木這次秋闈有幾成把握?”

  王世貞:“回父親大人的話,若子木就這麼去考,以他制藝的本事,有五六成把握。”

  聽到恩師這話,周楠心中晦氣,才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實在太低了。看來,我這一年多來的準備,搞不好要做無用功。

  看到周楠神色鬱悶,王抒哈哈一笑:“子木,你想什麼呢?順天府秋闈怎麼也得一兩千考生吧,十中選一,對普通人來說只一成把握,你有五成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說罷,他又問王世貞:“若事先準備妥當呢?”

  “七八成。”

  王抒大為激動:“不錯,不錯,那就是必中了。”

  得了兩個前輩,父子考試機器的肯定,周楠倍感鼓舞。可轉念一想,別說七八成,就算是十成不也就是個概率,說起來也沒有任何意義。

  王抒:“世貞,顧尚實和你可是從小就認識的,聽說你們還有過節。為父當初在蘇州老家的時候,還想過大家同為士林一脈,想過找人調停。無奈當初你們年輕氣盛,非要爭個高低,我也懶得管了。君子和而不同,適當的爭議也是必要的。聽說顧尚實喜讀《論語》,想來今科秋闈的四道《四書》題定然出自其中,你可有擬訂題目?”

  這是在打題啊,周楠頓時來了精神,凝神聽去。

  別說古人,即便是在現代世界,考試之前考生都會根據考官出題的喜好和思路猜題,猜中就算是中了大獎,就算沒猜中自己也沒什麼損失。

  蘇州王家乃是豪門望族書香世家,幾代人都是考試機器。他們既然敢打題,那就是有很大把握了。

  王世貞點頭:“顧嚴為人輕狂,好大言,常說宋朝趙普半卷《論語》平天下,他也要用半卷《論語》治天下,於是乎就精研了此書一輩子。他要取門生,自然也得從《論語》出題,好繼承他的衣缽。可惜啊,他論語讀得是熟,也做了一輩子官,卻沒有看到他有什麼治世的才華,也就是個書呆子罷了。”

  說到這裡,就不屑地一笑。

  王抒:“那麼,題目可想好了。”

  王世貞點頭:“回父親大人的話,兒子已經想好了三道題目。分別是‘千乘之國’‘思無邪’‘君命召不俟駕行矣’雖不敢說三題全中,中一至兩題還是可以的。”

  語氣自信滿滿。

  周楠大為驚喜,別說三題能夠猜中兩題,就算猜中一道,那已經是上及格線了,一個舉人功名穩了。

  王世貞:“子木,下去之後你將這三道題目做好交來。”

  “是,多謝恩師。”周楠忙又拜下去。

  這個時候,探視時間已到,就有錦衣衛來催。

  周楠張嘴欲言,王抒呵呵一笑:“子木,你想說什麼老夫知道。不就是上個陳情表,老夫也不是迂腐之人,若再矯情豈不冷了你們的心,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老夫可不會做。”

  周楠這才鬆了一口氣,他怕就怕師公和朝廷頂牛執意要給自己做無罪辯護,就是不認罪。古代讀書人重名節,怕就怕他來這一手。

  三人依依惜別,不表。

  這一天就這麼過去,周楠懶得下午申時就回了家,讓黃豆磨了墨汁,提起筆寫了一篇八股文。寫完,讀了一遍,非常滿意。

  乘著今天的狀態好,他又做了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依舊上佳。

  當然,這三個題目做好之後會交到王世貞那裡去修改,修改完畢,還得背下來。

  因為篤定這次鄉能過,周楠一身輕鬆,這才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竟有種停不下來的感覺,又要繼續去寫第三篇。

  這個時候,黃豆才小心提醒:“老爺,夜已經很深了,還請安歇了吧!”

  外面傳來隱隱的打更聲,側耳聆聽,已是後世北京時間夜裡十二點。

  明日卯時還得去上班,再不睡可沒有時間睡了。

  周楠這才回到臥室,脫衣上床。

  可因為太興奮,竟有點失眠。

  他閉著眼睛想:其實我的文章也算是登堂入室了,硬去考未必就會名落孫山,有恩師打題,只要打中一道題目,那是肯定要中的,只不過是排名先後的問題。恩師也是,這鄉試出了四書題,還有五經題,他老人家怎麼不索性將剩餘的題目也隨手猜上一猜?

  又仔細一想,心中才明白。其實古代的科舉考的只是四書,五經並不重要。

  明朝鄉試有三場九天,第一場三日,考三道四書題,“五經”每經四題。要求應考者選其所習之一種經考之,稱為“本經”。

  答題都用八股文形式。

  五經題只作為一個參考,用來給中式考生派名次的,倒不要緊。王世貞估計也懶得費神去猜,反正自己學生弄中舉人就好。

  第二場考三天,考論一篇,題用孝經,判五道。詔、誥、表擇作一道。這玩意兒實在太輕鬆了,周楠本在衙門裡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官,公文寫作本是好手。加上又在皇帝身邊,成天接觸這種東西,無他,惟手熟爾,提筆就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