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便衷心地說了一聲:“天子聖明。”

  嘉靖:“可惜了啊!”

  黃錦湊趣地問:“老爺可惜什麼?”

  嘉靖指著周楠:“可惜你不是翰林,可惜你是年紀太輕。若你是六部部堂,朕何用為首輔人選頭疼。”

  是啊,實在是太遺憾了。周楠這兩次在內書堂的講義,嘉靖也弄了一份,一看就看入了迷。他或許不算是一個大政治家,但權謀在明朝的歷代君王里還是能夠派在前幾名的。

  自繼位以來,朝廷中那麼多驚濤駭浪,都被他以高超的手段一一化解。

  古代的君主學習權謀,除了帝王師和先帝的教授之外,只能從書里去學,學習歷史,學習古人的治國之道,這才有司馬光為皇帝寫《資治通鑑》的原由。

  古代的學者在寫史書在為皇帝教授為政之道的時候,因為時代局限,有的事情也看不透,只一味從複雜里講。

  可周楠只用一個簡單的階層劃分,只用一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就將問題徹底簡化,把道理說透了。

  這已經不是用“大賢”二字就能概括的,細想下去,真是可畏可怖,又不得不叫人心生佩服。

  這且不論,周楠的理財思路叫人眼前一亮。

  嘉靖自然知道大明朝所有的問題,無論是行政還是抗倭,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個“錢”字,有錢什麼都好說,沒錢卻是萬萬不能。

  他當初用嚴嵩為首輔,要的就是他的理財手段。

  看到眼前的周楠,此人有過人見識,懂得理財,又寫得一手好青詞,好財貪花,簡直就是嚴嵩年輕時候的翻版。

  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用來調和陰陽,溝通上下左右的宰輔之才。

  如果他是翰林出身,又是個五六十歲的部堂,說不定嘉靖還真要讓他做首輔。

  可惜他現在連個舉人都不是,卻是用不上了。

  如此也好,以後就讓他安心做勛親戚吧!嘉靖這麼想。

  皇帝這句話對周楠來說可是至高的評價了,可見聖眷之隆。周大人心中自然得意,這個時候,他念頭一動,此刻倒是給徐老頭下眼藥的良機,我做呢,還是做呢?

  第三百七十七章 嚴分宜有請

  周楠前番被禮部黃主事告刁狀,一口氣被徐階罰了三年俸祿,心中自然不順。如今逮到這個機會,自然要找回場子,君子報仇不隔夜。

  問題是,攪黃了徐階的首輔夢,最後豈不是便宜了高拱?

  我周某人和王府的關係也不怎麼樣了,恩恩怨怨不少,那邊又沒給我一文錢好處,憑什麼幫這個忙?

  要不,索性把兩邊都給攪肇了?

  想到這裡,周楠眼珠子一動:“臣惶恐,只想侍侯駕前聆聽聖人教誨,平生之願足矣。我大明朝制度承自偽元,太祖定鼎南京,設中書省,置左右二丞相,總理國政。後太祖高皇帝裁撤宰相,分權六部,中書省官屬盡革,只留中書舍人。如此,歷朝歷代權相專政之弊盡去,太祖高皇帝英明啊!”

  “實際上,我朝初年,天子實際上兼任宰相之職。不過,國家事務繁忙,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乃是一代雄主,自然精力旺盛。但到仁宗皇帝時,因為天子龍體有恙不能操勞,所有才設內閣大學士協理。”

  周楠一邊說一邊小心地看著嘉靖,見皇帝沒有任何表情,這才大著膽子道:“內閣大學士剛設之時,品級不高,也只是為天子的行政提出建言,本身是沒有決策權的。雖然身居中樞,可位置卻在尚書之下。只不過,仁宗因楊士奇、楊榮等為東宮舊臣,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之後楊士奇、楊榮等人均兼有尚書職位。自此,內閣威權日重,到後來變成實際上的宰相。”

  “陛下,如此一來,豈不有違太祖高皇帝當年裁撤左右丞相之初衷?依臣看來,內閣要不要首輔都不要緊,反正就是一個秘書機構。閣老們能幹的活,翰林院的侍講侍讀學士也能幹,怎麼不見那些侍講學士也要分個高低。你是首席侍講,我是次席侍講。”

  事關國家機構中樞決策機關的重大變動,不能不小心,周楠說出這番話的時候語氣非常輕鬆,裝出閒聊不負責任的樣子,以免把自己給套進去,成為內閣公敵。

  任何一個皇帝都有大權獨欖的理想,尤其是在明朝這種文官勢力空前強大,皇帝被他們制約成受委屈的小媳婦的情況下,能夠幹掉內閣,自己說了算,那可是天大的誘惑。

  實際上,在清朝雍正年的時候,雍正就是這麼幹的。你上書房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嗎,那我就在尚書房上頭再設一個只聽命於我的軍機處。到那個時候,中國封建中央集權才真正達到了頂峰,皇權再不受制約,然後大清朝亡了。

  你徐階、高拱不是要爭內閣首輔之職嗎,一起完蛋吧!

  聽到周楠的話,嘉靖神色一動,不說話了。

  黃錦心中仿佛如同被一擊大雷打中,忍不住喝道:“周楠,你胡言亂語什麼,祖宗家法不可廢/,裁撤內閣,虧你想得出來,荒唐至極!裁了內閣,難不成讓陛下親自批閱奏章,老爺的龍體經受得住嗎?”

  周楠的目的是弄黃徐階和高拱的宰相夢,可沒想過裁掉內閣。如果真這樣干,天下文官首先就要把他給撕了。再說,皇帝總歸是需要人幹活的。沒有內閣,所有的活兒都壓到皇帝一個人肩膀上。從古到現代社會,有能力事無巨細處置得妥當的君主也就秦始皇和雍正。這兩人下場都不好,秦始皇因為積勞成疾在巡視的路上駕崩,雍正直接累得吐血而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