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照卻見,後面竟是“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語出〈大學〉說的是君子慎獨的道理。

  和前面輕佻的文字比起來,形成鮮明的對比。

  李妃一琢磨,立即明白過來。扇面的正面寫的是君子好俅,發乎情;後面則說君子即便是獨處也要守禮,發乎情還得止乎禮儀。

  “真君子名士也!”她禁不住發出一聲喝彩,便將扇子收入袖中。

  在心目中,李妃對周子木的評價已經上升到張居正的高度。

  其實,怕是比張居正還高上一點點。

  至於為何如何,首先,張白龜學問是出眾,可在詩詞上卻是比不上周子木的。其次,聽人說,張先生對於女色甚為熱中,每夜無女不歡,卻是不妥。

  周子木對於女色絲毫也不放在心上。

  是的,方才他在我面前舉止隨意,若不明就裡的女子怕是要嗔怪他言行輕佻。可仔細一想,周楠目光清澈卻沒有半點邪念,顯然是個光明坦蕩之人。在他眼睛中,只拿我當普通人看待,而不是一個美貌女子,這一點真是難能可貴了。

  周楠若是知道自己在李妃心目中評價如此之高,估計眼珠子都會掉到地上:大姐,你還真是看錯我了。我寫這個扇面,純粹就是寫給自己看著玩兒的,就圖個樂子,並沒有別的意思啊!

  至於見了你的面如此隨意,那是因為本官在現代社會的時候辦公室一半的同事都是女人,見多不怪。再說,現代社會的美女我見得多了,早已經審美疲勞。難不成見到一個稍微長得好看點的女子就要做色咪咪模樣,那也太LOW了吧?

  ……

  這才是一個人多對你有好感,愛屋及烏,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順眼。

  如果討厭你,你呼吸聲稍微大一點都是錯的。

  李妃回到瑞慶宮,一個宮女走過來,微微一福:“見過王妃娘娘,陳公公已經接世子起西苑了,現在是否回王府?”

  聽說兒子已經被皇帝接著,李妃偷偷地鬆了一口氣,道:“好吧,準備車駕,回王府,不要驚動其他人。”

  沒錯,她今天就是送兒子進宮侍奉君王的。

  聽人說,兒子甚得皇爺爺喜愛,如此,王爺的地位也穩固了許多。

  說起來“好聖孫”這個主意還是周楠出的。

  自從送了兒子進宮之後,再加上高拱的手段,景王總算被趕出了京城。

  一般來說,世子每過得三日就會進西苑和嘉靖天子住上一日,算是彌補皇帝天倫之樂的缺憾。

  呆上一日之後,又會派太監送出宮來和父母團聚。

  因為有二龍不相簡單魔咒,再加上又怕管轄裕王府的王府長史司的官員們羅嗦。進宮之前,李妃子就會假借來瑞慶宮見嘉善公主,帶著兒子過來,然後讓宮中太監接到西苑裡去。

  不但是她,就連嘉靖也是個怕麻煩的人,有點怵朝堂里的言官。

  明日是天子齋打醮的日子,皇帝派人來接,顯然是想讓他也參加,這可是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

  “說起來,世子能夠進宮是周楠的提議,咱們王府還真欠子先生的情分啊!”李妃心中想。

  車駕行了一氣,由後門進了王府,下了車。李妃問迎過來的一個太監:“馮保,王爺呢,可歇息了?”兒子只有四歲,正是纏人的時候,每夜必須要她抱在懷裡,講上一段故事才肯睡覺。

  說起來,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侍侯裕王。

  今日那小寶貝總算不在身邊煩人了。

  而且,王爺下午的時候還和她說過要去她房裡的。

  想到這裡,李妃不覺身上火熱,面龐微微發紅。

  馮保:“王爺還在書房讀書,娘娘可先回寢宮。”

  李妃皺了一下眉頭:“大半夜的還讀書,王爺太不愛惜身子了,你們也不勸勸?”

  馮寶:“勸了,可馮寶只是個奴婢,如何勸得了老爺?”

  “好吧,馮寶,王爺最喜酸梅湯,別放糖,叫伙房送兩份過來。”說罷就舉步朝書房那邊走去。

  馮寶卻伸手攔住李妃,低聲道:“娘娘你還是先回寢宮安歇吧!”

  李妃意識到不對:“書房還有其他人?”

  馮寶:“卻沒有,老爺就一個人在讀書。”

  李妃越發地懷疑,豎起柳眉,冷冷道:“既然一個人在讀書,你為何攔我?馮寶,你老實回話,王爺是不是不在書房裡?否則,須饒你不得。”

  馮寶額上出汗,聲音更低:“娘娘,實話稟告,老爺並沒有在書房。咱們王府前日不是請了戲班子嗎,班裡有兩個唱崑曲的人嗎,她們正在侍侯老爺。”

  李妃心中一涼,如同墮入冰窖。

  壓低聲音:“兩個都在?”

  馮寶身子一顫:“都在?”

  “很好,很好,王爺跑戲子屋裡去,還同時讓兩個戲子侍侯,他不要體面了嗎?”李妃心中氣苦,咬牙問。

  身為大明朝的親王,事實上的儲君,未來的天子,自然有三妻四妾,她也不是個吃醋的人。尤其是生了兒子以後,大位已定。身為王府的女主人,心胸自然要開闊,不落人話柄才好。

  王爺你要別的妻妾侍侯,很正常,可也得符合皇家禮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