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噝……”周楠抽了一口冷氣,如果是高拱,徐老頭的麻煩就大了。

  嘉靖皇帝年事已高,加上長期服藥,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因為,裕王府的人已經開始提前布局,準備一但皇帝大行,就能順利接位,以免朝廷陷入無秩序的混亂狀態。

  對此,嘉靖皇帝也是默許的。不然,當初也不會點頭同意讓李春芳入閣。

  李春芳是裕王的侍講學士,心腹中的心腹,表面上看起來他是王府的一面旗幟。

  可旗幟之所以成為旗幟,只不過是放在那裡讓人看的。

  李閣老就是個老學究,水平還差了些,撐不起場面。

  王府中真正厲害的人物是高拱和張居正,這二人才是真正的智謀過人,手段高明。

  徐階已經如此厲害,在隆慶朝的時候不也被高拱給幹掉了。

  再後來,高拱被張居正幹掉。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在隆慶朝的時候,徐階可說是被高拱打得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現在若是高拱出來和他爭首輔一職,老徐的麻煩大了。

  其實,高拱先前出任國子監祭酒一職,就是為入閣,並做首輔做準備的。

  這事只怕是王府的意思,高祭酒已經得到了裕王手頭所有的資源支持。

  第三百四十二章 想不想隨侍駕前

  高拱之所以得到王府全力支持,那是他應得的。

  首先,就能力而言,他強過李春芳。就資歷,則深過張居正。

  現在的張大才子還是政壇年輕人,正處於積累經驗的階段,貿然提拔,也不能服眾。

  而且,聽人說,景王這次被弄到安陸去就藩,高祭酒出力甚大。

  當初,裕王朱載垕開邸受經,高拱首被當選,進府入講。此時皇太子朱載壡已歿二年而新儲未建,裕王與其異母兄弟景王朱載圳都居京城,論序當立裕王,而嘉靖似屬意景王。

  裕王前途未卜,朝廷上下,猜測種種、議論紛紛。

  高拱出入王府,多方調護,給裕王很大寬慰。

  一晃,高拱就出入王府九年,和裕王是標準的師生關係,就好象張居正和萬曆一樣。

  這次景王被趕出京城,高拱採用了什麼手段,就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為了酬功,王府支持他做首輔也正常。

  抽完這口冷氣,周楠嘆道:“想不到憑空多了這番曲折,閣老這回出任首輔之職只怕沒那麼順暢了。”

  嘆完,他心中奇怪,我已經要和徐老頭劃清界限了,他是死死活和我也沒一文錢關係,幹嘛要替他擔憂?

  鄒應龍也點點頭:“高拱出自‘東宮’朝中官員盡要討好於他,恩師他老人家最近甚是憂愁,正是我等為他分憂的時候。”

  周楠好為人師,好出風頭的性子上來了,道:“其實,徐閣老也不用擔心。正因為高拱出自東宮,才不可能做首輔。就算要當,也得等到今上千秋萬歲以後。”

  是的,如今嘉靖可還活著,你裕王的老師就要來做首輔,是不是想架空朕?朕可還沒有死。

  在真實的歷史上,這一任首輔肯定落到徐階頭上,高拱還得等上六七年,不會有意外的。

  這是現代人的常識,屬於屠龍術。這種學問屬於揣摩皇帝心思,對古人而言可謂是大逆不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個官員要在中樞歷練多年才能弄明白皇帝和皇儲之間那微妙的關係,和帝位的傳承遊戲規則。

  鄒應龍自然理解不了後世所總結的“最是無情帝王家”“權力可以抹殺一切親情”這兩句話,只憂愁道:“世事無絕對,怕就怕出了意外。恩師的意思是,最近嚴黨被徹底剷除,萬象更新,朝中新老交替,政務繁雜,陛下那邊他去得也少了。而且,藍仙長已經有一段日子沒有進宮侍侯。內廷的消息傳遞已然不暢,怕出意外。”

  “藍仙長已經有些日子沒進宮侍駕了?”周楠眉頭一皺,突然想起自己那日在內閣西苑值房和嘉靖見面時的情形。

  當時自己把皇帝當成了藍道行,一時失言說藍道人進宮是自己推薦的。

  這必然引起嘉靖的戒備,作為一個君主,被大臣在自己身邊安插耳目,那感覺是相當的不好,不砍藍道人的腦袋已經是客氣的了,怎麼還會留在身邊?

  鄒應龍突然又道:“閣老現在主持朝政,你的官職若要安排卻也容易。正好有個缺,正六品。此官職品級雖不高,卻有隨侍陛下的便利。若是得了天子的信重,一言一行甚至可以影響到朝廷大政走向。最妙的是,甚是清閒。”

  一聽到是正六品,還事少離家近,經常能夠見到皇帝。能夠在皇帝面前混得臉熟,權力還能小了去?

  周楠頓時大覺驚喜,可心中卻突然一緊:正六品……經常能夠看到皇帝,不會是太監吧?不對,正六品……太監的品級都低,司禮監掌印黃錦才正四品,下面的各大管事牌子不過正六品。

  還好,不是割了那玩意兒。

  周楠:“下官願聞其祥。”

  “看來子木是答應了,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鄒應龍道:“道錄司左右正出缺,左正你去做是不可能的,先去做右正吧!”

  “去道錄司……”周楠更驚:“下官好好的一個讀書人,家中妻妾成雙,兒女成群,如何能夠出家?再說了,我酒色財氣四毒俱全,去道錄司那不是笑話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