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龔情不辭辛勞跑這裡來,不用問,是來拿政績的。又得了鄭提舉舉報,索性過來看看。

  這一看,估計發現了問題,想要做篇文章。

  周楠心中感嘆:姓鄭的尋老郭晦氣要拿政績、龔情上船來想拿政績,去年年底鄒應龍去延慶也是想拿政績,人人都想要政績,都沒底線了。

  這大明朝官場的風氣直娘賊壞透頂。

  他卻不想,自己不也一心想上爬,撈起政績來比所有人都狠。

  法紀不外人情,周楠覺得這事只能和龔情好好溝通一下,希望他能給個面子,就拱手道:“御史,更深露重,還請到船艙一敘。”

  龔情淡淡道:“周大人,事無不可對人言,有什麼話就在這裡說吧!”

  周楠有些尷尬,這裡這麼多人,很多話兒也不方便說,這姓龔的是真不開竅還是故意裝腔作勢?

  沒個奈何,他只得低聲在龔情耳邊道:“下官恩師乃是王元美。”

  現在正能搬出恩師了,以王世貞在士林和文壇的名聲,想來龔情會給些面子。

  “哦,周大人是王元美的學生。”龔情神色依舊恬淡,目光又落到周楠等人的官照和堪合上,看得更加認真。

  看來這姓龔的和恩師沒有淵源,周楠鬼使神差地補上一句:“在下乃是心學門人,這段時間在徐次輔門下讀書受教。”王世貞的面子你可以不給,徐閣老的分量你得掂量掂量。

  “哦,你是徐次輔的門人?”這下,龔情神色鄭重起來。

  周楠忙道:“正是,下官這次去通政司聽差,乃是得了閣老恩典。”

  “嘿嘿,你住口!”龔情笑了兩聲,突然喝道:“周楠,我看你身邊這幾人都不像是有官職的,本官員懷疑他們冒領堪合。所有人都排好隊,一個個來,報上姓名官職。周大人,等著被本大人參吧!”

  眾人面色都是大變,周楠也是驚得背上出了一層冷汗:糟糕,聰明反被聰明誤,我麻煩大了!

  龔情是科道系統,內閣的帳完全不用賣。

  而且,這廝只怕是想將火引到徐階頭上去,把事情搞大,為自己撈取名聲和政治上的資本。

  言官是幹什麼?

  雞蛋裡挑骨頭,專門給官員找骨頭。

  你官職越大,他們越來勁。

  龔情說要參周楠,實際上是要彈劾徐階。

  試想,如果能夠摟草打兔子打到徐閣老頭上去,他龔御使只怕要上下個月的邸報,就一舉成名天下知了。在任何一個年代,名聲就是資本。

  如果周楠今天不搬出徐階的名頭,這事或許還有轉圜餘地。

  現在看這廝面上激動的表情,只怕心中有一句想要講:“中大獎了!”

  周楠禁不住想抽自己一記耳光:老周同志,你糊塗呀!

  第三百一十八章 踩過地雷的龔情

  徐閣來真被御使道參上本,最多被朝廷斥責濫用公器,放任門生冒領堪合挖嘉靖主義牆角。

  老徐沒個奈何,估計會上表請罪自辯,丟個大人。

  他身為次輔,別人或許不會拿他怎麼樣。可老徐冤啊,這事分明就是王若虛乾的,怎麼扯到自己頭上來,未必就不遷怒周楠。

  周楠被參上一本,相當於行政記大過,會影響未來前程的。而且,這十幾船銅錢怎麼辦?他心中懊悔的同時,直想罵娘。

  見周楠一行人面面相覷,龔情的一個隨從又喝道:“磨蹭甚麼,都報上官職,在什麼地方當差,說不出來了吧?”

  周楠心中飛快轉動,猛地想起這個龔情是什麼人了?

  前一陣子在下面調研的時候,在偶然中聽一個官員說過。

  這龔情在兩年前可是京城政壇上的名人,很是出了一次名。

  事情是這樣,龔御使是嘉靖早年的進士,做科道言官之後,本前程一片大好。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一直都呆在都察院裡不挪窩。看同僚們要麼是一省巡撫、布政使,要麼是部院官員,他心中也是急了/

  嘉靖三十八年的時候,龔大人覺得這麼下去不是辦法,得搞事,就上表請巡視太倉銀庫。

  所謂太倉,就是中央財政存銀的地方,是國庫。科道每年都會派人去審計監督,別人去了也就是走走過場,看看帳本沒大紕漏就過去了。

  這個龔情居心要搞事情,他也知道太倉的帳目一直都有問題,欲要拿太倉開刀博取名望。

  一查,果然查出問題。就上摺子說,臣於本年正月奉命巡視太倉銀庫,經稽核庫貯銀兩七十四萬有奇。至今未及半年,庫貯銀僅餘八千餘兩。

  各邊之年例,商鋪之貨價,折俸之絹布,軍營之草豆鹽米,均未支付。國儲至此,可為寒心。請皇上責令提督倉場侍郎月報銀庫內外出入之數,務在簡易明白,一覽可見盈縮。

  疏上,戶部請令倉場侍郎每兩月一具報進呈皇上御覽。

  嘉靖一看這道摺子,大驚,朕的國庫竟然只有八千兩存銀。這點錢連用來給大臣開工資都不夠,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比如蒙古人入侵,拿不出軍費,朕怕是要變成第二個英宗皇帝了。

  於是就准了龔情的奏摺,並下旨申斥戶部,讓他們將所虧欠的國庫補上。

  這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戶部的錯,但最後卻牽扯出了嚴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