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心中鄙夷:真是個沒見識的鄉下酸秀才,還真以為皇室宗親是什麼不得了的大人物。醒醒,這裡是明朝,可不是皇室可以橫行的漢、唐。朱兄混得極慘,就政治權利而言怕是還比不上你這個武秀才。咱們大明朝的皇室,從一生下來就是被剝奪政治權利終生的。

  我們的周大老爺在地方上威風八面,土豪一個。可自從進京城來,條條框框,上頭婆婆無數,誰都能管著他,前一陣子憋屈壞了,搞得心理都有些抑鬱

  如今在老家來人面前顯擺,顯然是找心理平衡。

  還別說,感覺非常好。

  手中的信也看得進去了。

  看完信,周楠一楞,然後冷冷道:“對不住,這事本官辦不了,朝廷自有制度,你自去找鹽道吧!”

  武新化將周楠拒人於千里之外,忙道:“荀兄說了,這事找行人你一準能成,你可是咱們淮安府最近幾十年出的唯一的一個大人物啊!晚生若能走通鹽道的門路,還用千里迢迢來京。若行人能夠幫我拿到鹽引,必有一份心意奉上。不不不,晚生願同行人合股,七三開。不,六四,我六行人四。當然,我商號本小利薄,一年下來也見不到多少利。如果行人能夠多弄些鹽引那就最好不過了。”

  大家都是讀書人,都有秀才功名在身。你武新化是鄉紳,我周楠是朝廷命官,大家都是體面人,搞得如商賈一樣討價還價是不是太俗?

  不過,錢這東西誰會嫌俗呢?

  聽到武新化的話,周楠眼前豁然開朗,差點伸手拍自己額頭一記:某乃淮左布衣,兩淮鹽行天下,簡直就是富豪流水製造線,我當初在安東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干鹽商這個行當?真是抱著金飯碗討口啊!

  轉念一想,即便自己當初在安東一手遮天,可勢力也僅僅局限於一縣,鹽道可是高官單位,他一個小小的吏員還真接觸不到這個層次。

  現在詹通不就在長蘆鹽場嗎,馬上就要提同知。如果通過他的關係,說不好能夠插手兩淮的鹽事。也不用多長時間,幾年下來就能富可敵國。

  這武新化倒是可以做本官的白手套。

  周楠又拿起大舅子的信,看了起來。

  信很長,大概意思是,武新化出身淮安名門,曾祖父是進士出身,曾任一省之從三品右參政。靠著祖上的勢力,他的祖父就做了鹽商,在淮安城也算是豪富之家。

  不過,到武新化這一代,家道漸漸中落,在場面上混得不紅不白。道理也簡單,從他祖父起,家中最高學歷也就是個舉人,到他這一輩這個秀才功名也是奮鬥了二十多年才拿到手的。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明朝早年政治風雲變幻,武家曾祖父的那點人脈早已用盡。

  大明朝實行鹽業專賣制度,鹽道每年都會根據鹽場的產量鹽商的食鹽運銷許可憑證,這就是所謂的鹽引。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十個綱,每綱鹽引為二十萬引,每引折鹽三百斤,或銀六錢四厘,稱為“窩本”,另稅銀三兩,

  官府給你每年核多少鹽引,都看關係,給多給少全憑心意。

  武家剛開始的時候每年還能得兩萬引,然後就越來越少,到武新化這一代,只剩可憐巴巴的三千引,就這三千引還是花了大價錢的。

  今天年底,鹽道更是直接把這三千引都取消了。

  一下子斷了這麼一條大財路,武新化就急眼了,四下活動,可惜鹽道對他都是置之不理,送上去的銀子直接就丟大街上去,叫他滾蛋。

  四處碰壁之後,武新化決定進京以銀子開道活動活動。在進京城之前,偶然在荀秀才面前說到此事。

  荀秀才估計是喝醉了酒吹牛皮說他的妹夫周楠是行人司行人,認識許多大人物,未來的政壇新秀,在朝堂上活力四射,武兄去尋他,沒準能成。

  武新化進京之後,本著多找一人就多一條門路的心思求到周楠這裡來,並許下重利。

  類似的話他在其他官員面前估計也說過。

  這事也不難辦,周楠就開始在心中計算起來。如今每斤鹽在市面上大概是五十文一斤,三千引就是九是萬斤,可賣四千五百萬文。折合成白銀,以一千比一計算四萬五千兩。扣除兩成生產成本,兩成打點,純利潤就是二萬四千兩左右。

  我和武新化四六分成,每年可得九千兩,這可是暴利啊!

  正如姓武的剛才所說,三千引確實是少了些,如果可以就多弄些。這可是能夠傳給子孫後代的事業,就算我兒孫們將來讀書不成,也可以去做鹽商,壕一輩子啊!

  不成,本大人若想辦成此事,出力甚大。他姓武的什麼都不做,就坐享其利,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得五五分成。

  當下,周楠就動了心思。他這人做事把細,緩緩道:“武新化,這事要做卻不容易,京城不同於地方。”

  武新化會意:“行人,晚生這次來京將家中存銀都起出來活動,有七千餘兩可供使用。”

  七千兩,夠用了。周楠心中尋思,這事要想辦成,詹通那邊得意思個一千。詹通怕是要動用王府的人脈,那邊還得送幾千兩去。只是,我現在和李偉、李高父子反目成仇,詹胖子夾在中間也頭疼,須想個法兒。

  周楠:“對了,武秀才……算了,看你模樣也不像讀書人,只怕四書五經早拋之腦後多年,就叫你武員外吧!武員外,往日你應該沒少在鹽道走動,怎麼今年說把你踢掉就踢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