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階想到這裡,心中不覺一驚:難道嚴黨聽到什麼風聲,使出了釜底抽薪之計,要將周楠弄出軍器局?

  倒是不可不防,老夫下來得去去查查下一任正式到任的軍器局大使是誰,和嚴閣老又有什麼瓜葛。

  周楠又道:“閣老,下官只想在你麾下做事,以報答知遇之恩。還請恩相救我,小子寧死也不做那牢什子駙馬。”

  誤會消除,徐階面色轉緩,看著周楠:“子木且寬心,會有法子的。皇帝選親,也得按照制度辦。你是朝廷命官,豈能說選就選的?”

  “就是,就算是拉郎配也得按照基本法啊!”周楠心中大忿。

  徐階目光朝下移,凝在周大人的兩條大腿之間。

  周楠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急忙以手掩胯,叫道:“我輩君子與豎閹不共戴天。”自殘固然可以逃過這場婚事,可那玩意一割就接不回去了。

  到那個時候,就不是殺敵一千自損一萬,而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億。

  第二百六十一章 原來是姓李的搞的鬼

  周楠還真猜對了,就在方才徐階腦中靈光一閃,還真動了想要眼前這個小行人淨身入宮的念頭。

  明朝政治實行內、外兩庭制。

  外庭內閣剛設立的時候只是為皇帝的決策提供思路,類似於一個秘書智囊機構。本身並沒有什麼權力,內閣成員品級也低。後來,內閣權柄日重,可在大臣奏摺上籤票寫下處理意見,逐漸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大明朝歷來就有個部門互相制衡的傳統,於是皇帝就弄出了司禮監這個機關,代替自己在奏摺上披紅。

  司禮監,實際上成為皇權的代言人,也扮演起了宰相的角色。

  於是,人們就將內閣閣老稱為外相,而稱司禮監的掌印和秉筆太監為內相。

  內外相,一陰一陽,一公一婆,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內閣決策之後,票擬送到宮中,要司禮監批紅之後才能實施。作為皇帝的家奴,他們只對天子負責,又掌握著東廠這樣的強力機構,很叫閣老們頭疼。

  試想,如果司禮監的公公是自己的門生,做起事來卻要便利許多。

  一瞬間,徐階開始的發散思維。以周楠的個人素質看來,他首先長得還算可以,體貌端正,很能給人好感;其次,周楠能詩能文,進宮之後不用進內書堂讀書,直接就能走上工作崗位;第三,周行人為人精明,天生就適合內廷那種鬥爭激烈的戰場。

  又有自己這個閣臣在背後助理,三五年之內未必不能進司禮監。到時候,內外兩相互相配合,無事不成。

  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上,萬曆朝的首輔張居正就是這麼幹的。正因為他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結盟,這才能雷厲風行地推行隆萬大改革。這才有後來的國庫充盈,萬曆三大征的輝煌勝利。

  看到周楠如此激烈的反應,徐階一笑,心中道:我這是在想什麼呀,這事根本就不可能。

  周楠已經成年,現在若是淨身,只怕身子經受不住,一個不好就要出人命。第二,他好歹也是個行人,自己若是命他入宮,那是冒天下之大不謂。

  徐階一笑,呵斥道:“子木你想什麼,這事和內廷又有什麼關係?至於讓你做駙馬都尉一事,你自有娘子,況且又是行人,明年可是要去要參加科舉的。名教中人,豈能平白受人羞辱?況且,此事只不過李王妃和皇貴妃閒話時提起的,當不得真。沈貴妃也是個識太體的,如何能做出這種荒唐的事來,陛下也不會下旨的。下去吧,好生做事。”

  老徐今天叫周楠過來說話,並不是為周楠要做駙馬。他關心的是,自己私下調查嚴嵩現金流的舉動是否暴露。既然已經有了答案,周楠是死是活他也懶得操心。

  從徐相府出來,周楠回想起徐階的話,心中稍安。

  徐階的話說得很明白,你周子木是個行人,是清流。如果這麼被皇家抓去做駙馬,那是對士人特權的挑戰。因為,行人都是進士出身,是要做正七品以上朝廷命官的。如果考試成績好,前程遠大。

  你皇家今天可以強行讓一個進士做駙馬,明天是不是可以招狀元為婿?對了,翰林院裡的英傑多了,編修、編撰、庶吉士大把,大可去選上一個。如此,豈不是要人人自危,天下大亂?

  如此一想,周楠就安心了。

  沒錯,皇家要收拾他一個小小的周楠是沒任何難度。但問題的關鍵是,他周楠不是一個人,背後還站著全天下的士大夫階級和整個文官集團,這已經不是皇權所能抗衡的。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罷了!”周楠身上一陣輕鬆,忍不住哈哈大笑。

  回想起碧雲寺見到嘉善公主時的情形,我們的老周心中忍不住大讚:真是個美貌的女子啊,雍容華貴中帶著秀氣,盤正條順,符合任何一個男人的才子佳人,騎士公主的想像。

  他心中竟然有點略微的遺憾。

  第二日,周楠告別荀芳語又去了白各莊。

  今天是衙門裡官員領取俸祿和給下面的衙役兵丁工匠發放工事銀子的日子,官員們倒是無所謂,下面的人可都指望著這錢過年呢!

  發完錢,周楠處理完手頭事務之後就可以回城過年了。

  今日卻怪,多日不見的李高卻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