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情沒有辦成,作為中間人的老郭大覺沒臉,就要去取銀子。

  周楠悠悠道:“退錢這方面,退錢是不可能退錢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退錢的。本官是真心想交錢巡檢這個朋友,看到他就好象看到弟兄一樣,感覺比看到親弟兄還親熱,我超想和他交個朋友。”

  見來人要發作,周楠道:“回去跟你家主人說,晚間人犯一定給他湊夠,誤不了錢巡檢的事。”

  那人面容一喜:“好,那小的這就去回我家巡檢老爺,這可是天大喜訊啊!”

  等到來人告辭,郭書辦問:“行人,倉促之間,你又從哪裡去湊那麼多犯人?”

  周楠:“錢巡檢也是笨,捉不到犯人,雇些人湊數不可以嗎?反正這事只要瞞住上頭就可以了。”

  “這怎麼可以,本地百姓可是良善,一旦進了縣衙的班房,留了案底,子子孫孫可都是要背上壞名聲的。”老郭連連搖頭:“別人又不傻,怎麼肯?”

  明朝和現代社會一樣,戶籍制度非常完善。所有人口都要登記進戶口黃冊,一旦有事,翻開一查,你這人做過什麼,甚至祖宗幾代幹過什麼都一清二楚。若是留有案底,不但你自己,就連子孫在在政治上都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參加科舉考試報名的時候,你上面三代都不能有罪案在身。

  周楠悠然道:“如果是賤戶呢?咱們軍器局就有不少啊,讓他們到錢巡檢那裡住一晚上落個案也不打緊。至於罪名嘛,就拿前天他們和房山來的夫子鬥毆,滋擾地方來定。”

  “啊,這樣可以的,大老爺高明,卑職怎麼就想不到一點。”郭副使恍然大悟。

  原來,明朝實行編戶制度,百姓根據所從事的職業不同編制,子子孫孫不得變更。

  大體來說,分為士、農、工、商四類。再下面還有次一等的軍戶和匠戶。

  再下一等就是樂戶、海戶、娼妓、優伶,這些人都是賤民。

  軍器局的工人入的是匠戶籍,至於兵丁則屬於衙役胥吏。這些人地位比賤民也只好一點,卻高不到什麼地方去,子孫也沒有資格科舉、做官。

  叫他們落個案子,到巡檢司走上一遭無所謂啦。

  “屬下這就去軍器製造那邊點二十個人送到錢巡檢那裡去住一天一夜。”郭副使興奮地搓著手。

  周楠:“別急啊,我先問問李高手下那幾個什長,問他們願不願意去。”

  郭副使:“可能嗎?”

  周楠淡淡笑道:“試試也無妨,本老爺自有定計。”

  果然如老郭所預料的那樣,等到周楠將那十個什長叫過來,說了這事之後。幾人面面相覷,小心地說:“大老爺,此事關係重大,要不你同李副使說一聲。”

  郭副使拍案罵道:“也就是叫你們抽二十個人應下急,至於這樣嗎?這衙門裡,究竟誰才是大事。”

  眾人連連作揖,一臉惶恐,只是不肯。

  此事正在周楠的預料之中,笑了笑:“罷了,本官也不為難你們,下去吧!”

  郭副使兇狠地補了一句:“可想好了,別後悔。不要忘記了,這衙門究竟是誰在當家。”

  周楠一口氣召集了十個什長說話動靜不小,如何瞞得過李高。

  聽到手下密報,李高得意地大笑:“黃口小兒,跟本官斗,也不看看勞資是誰。我爸是李偉,我姐是王妃。”

  他又打聽道,當夜周楠也沒個奈何,從軍器製造那邊點了十來個人送到錢巡檢那裡去,總算將此事應付了過去。

  得了這十來個人,錢巡檢總算對付了這次歲考。

  對於錢巡檢的事,李高也不關心,也沒想過要去舉報。老錢死活和他沒有一文錢關係,再說這種瞞上應付差事的事情乃是官場潛規則,去揭蓋那就是壞了規矩,這個惡人當得也沒有任何必要。

  李高這次來軍器局只針對周楠,只想奪權。

  這一天,李高又狠狠地操練了一日手下士卒,感覺大家已經被自己操得麻木。他毫不懷疑在這麼訓上十天半月,只要自己一聲令下,手下會毫不猶豫地將周楠揍成豬頭。

  又過了一日,李高大清早就就點齊人馬,訓完話。厲聲喝道:“眾兒郎聽著,軍器營造所那邊物料亂堆亂放,簡直就是垃圾堆。你等立即帶上簸箕、掃帚、鏟子,過去清掃整治。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何況軍器營造所乎?”

  隊伍已經做到不折不扣地聽命行事,火候已經到了,現在也是將手伸到營造那塊的時候了。

  只要今天起了頭,今後就可以隨時跑過去打掃衛生,進而整頓內務,再進一步插手兵器製造。

  嘿嘿,本老爺現在負責兵丁和地方治安,再將營造那邊捏在手中,就是徹底將姓周的混蛋給架空了。

  惹我李家,真是不識相。

  李高今天使的就是假道滅虢之計。

  命令剛一下,兵丁們卻沒有如往常一樣觸電般地行動,反頓了頓。

  李高大怒:“還反了你們來,你,來人,打他二十棍!”他胡亂地指了一個看不順眼的兵丁,就要殺雞給猴子看。

  正在這個時候,周楠捧著泡枸杞的杯子做油膩中年人狀,邁著不丁不八步走過來,咳嗽一聲:“大冷天的,去營造那邊添什麼亂。整頓內務的事,匠戶們自己就能做了。你們跑過去,要他們做甚。這幾日大家操演辛苦了,放假一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