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矯舌,他有點蒙逼,小小一個軍器局竟然帶動了一方經濟。

  “開玩笑,國家每年那麼多軍費,九邊所需軍械都要從軍器局轉運,這其中又有多少銀子在流動。”郭副使一臉的精彩:“那邊雖說是大興縣的地盤,可縣衙門卻管不到。一萬多人口,地方治安也需要人維持,怎麼辦,自然交給行人你。行人,你別看這個官兒小,可同縣大老爺沒什麼區別,在那一畝三分地里,都是大老爺你一個人說了算。那才是,真正的百里侯啊!”

  聽老郭這麼一說,周楠抽了一口冷氣。

  確實,一萬多人已經是一個縣城的規模。他手頭有錢,有一百多兵丁,一言九鼎,這不就是個縣令嗎?

  而且,和地方縣要受到無數婆婆約束不同,軍器局只需對工部負責,工作起來彈性非常大,妥妥的小諸侯。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本來周楠對徐階這個安排心存怨懟,此刻卻是心花怒放了。

  他斜視郭副使一眼,呵斥道:“你這廝原來早知道這個職位的要緊,卻故意不說,好生可惡!”

  周楠原本以為這個大使也就是油水多些,但品級低前程無亮。卻不想,竟威風成這樣。

  若事先知曉這裡面的門道,以他的性子,這個副使的位置肯定會用來和人做利益交換。

  郭副使不花一文錢就得了這個肥差,好一個心機BOY。

  老郭有點尷尬,拱手作揖:“行人的恩情屬下沒齒不忘,將來只能粉身以報了。”

  周楠笑道:“老郭,說這些就沒意思了,你跟了我也有些日子,咱們也算談得來,也應該給你好好安排。”

  郭副使感激涕淋半天,就問:“行人這次去軍器庫可有章程?”

  周楠奇問:“不就是去上任,要什麼章程?”

  老郭:“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上位都會用自己的心腹。如果沒猜錯,現在軍器局裡的書吏和衙役應該都是前任大使的老人,未必和行人你一條心。又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咱們得整治幾個刺頭,最好能夠趕走幾個人,樹立權威,得叫別人怕了行人。”

  周楠:“普通衙役也就罷了,局裡的吏員書辦都是吏部任命的,哪裡能說趕走就趕走?”明朝的文官制度已極盡完善,所有吏員,也就是正式工。如果他不犯錯,做為主官的你還真不能把人家怎麼樣。

  郭書辦突然從袖子裡抽出一張寫滿了字的紙,道:“行人,屬下已經查過了,軍器局有不少人吃損耗,夥同外人走私販私。為首之人是章副使,證據確鑿。等下行人去了軍器局,可按圖索驥,將章副使等一干人拿了,給他們來個下馬威。別人知道咱們的厲害,以後自然就老實了。”

  說到這裡,老郭亮油油的禿頂上仿佛寫著“我很兇”三個大字。

  這廝倒是早有準備,周楠:“到任第一天就拿下一個副使,不妥當吧,壞規矩。”

  老郭一笑:“其實也不是真要將章副使怎麼樣,也就是嚇他一嚇。大老爺,等下可由小人先發難,唱白臉。待嚇住章副使,大老爺可出來唱紅臉,饒他一回。如此,章副使受了行人的恩惠,以後自然俯首帖耳唯你馬首是瞻。”

  周楠心中大動:“老郭,可知道這個章副使有什麼背景?”

  “查過了,沒什麼背景,他這個副使是花錢從嘉靖初年夏言的一個門生手頭討來的。”

  夏言當年死在嚴嵩手頭,已是明日黃花,整治他一個門人的關係戶也沒任何後患,周楠覺得老郭這個建議不錯。

  心中琢磨著等下老郭率先發難,自己又如何網開一面唱好那個紅臉。

  確實,作為一個主官,倒不用當這個惡人。

  老郭倒適合給自己干髒活。

  第二百四十三章 十年媳婦熬成婆

  工部虞衡清吏司軍器局位於出京城十四里地的白各莊。

  京城中叫什麼“各”莊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楊各莊、馬各莊、張各莊。

  各的意思就是家,白各莊這裡以前住的是一戶白姓人家。後來軍器局設在這裡里,人口飛快膨脹,幾十上百年下來,已經變成一處集鎮。

  遠遠看去,好大一座城市,只是沒有城牆而已。

  集鎮中有橫平豎直兩條大街,十幾條胡同。正是趕集的日子,街上好多人,又不少衙役在巡街。

  老郭拉住一人,問軍器局衙門在什麼地方。這才知道,這些衙役都是軍器局的。

  聽說眼前是新任的大使和副使,幾個衙役大驚,急忙將大老爺迎回衙里,又讓所有人集合排衙,拜見主官。

  衙門位於距離十字口西北百餘步的地方,和普通縣衙沒有區別,前廳後院。

  前面是大堂,大堂旁邊是副使的判事廳,後面則是周大老爺起居的後衙。

  軍器局有大使一人,副使兩人,書辦六人,兵丁一百整。另外,還有四口大倉庫,一家火器製造所,一家製造長矛槍頭和雁翎刀的工坊,有工匠六十,衙門每年手頭的流動資金有上萬兩。

  據說,距離白各莊六十里地還有虞衡清吏司的一家皮做局,一家鞍轡局,不用問是製作鎧甲和馬鞍的。

  虞衡清吏司的好幾個局都設在大興縣境內,地方上有事,局裡自己就處理了,縣裡也沒資格發聲。由此可見,做大興知縣是何等之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