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那怎麼好意思……若說是寫幾個字,也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朱兄如此這番,就是見外了。”說罷,就走到書桌前,將一枚田黃放進抽屜里。

  又拿出一套刻印工具,問:“朱兄想要什麼字,我馬上給你寫好刻上去。”

  作為一個穿越者,周楠其實並不像其他小說中的主角那樣有那麼多的金手指。比如過目不忘,又比如能將四大名著一個字不漏地背下來,然後抄抄抄,將稿子賣給書商賺個百萬身家。

  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能夠寫一手好字,即便是和王若虛這種進士出身的知識分子精英比,也要強上三分。

  道理很簡單,書法這種東西,並不是你字寫得多就能寫的好。否則,衙門裡專門負責抄寫的書辦幹上一輩子豈不是人人都會變成大書法家?

  書法的關鍵是讀貼、臨貼。

  這事在現代社會也簡單,只要你有興趣,打開電腦一搜,王羲之、衛夫人、宋徽宗、董其昌的真跡你要多少有多少,還是藍光高清。

  整日讀一流大師的帖子,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字自然寫得不壞。

  周楠之所以喜歡書法,那是因為他十歲那年在偶然地機會讀道《射鵰英雄傳》這本小說。書中洪七公被歐陽鋒的毒蛇咬中後,躲進皇宮裡療傷,其中就提到宋徽宗的瘦金體法帖。

  他頓時來了興趣,就將趙佶的書法作品在電腦上搜了出來。這一看,眼睛就收不回來了。

  在接下來的學生生涯中,他每日都會臨上幾十字。從顏真卿到柳公權,從鐘王到冒襄,還曾經拿過市一級的書法比賽大獎。

  到明朝之後,因為乾的是師爺。毛筆可是他吃飯的傢伙,自然不能丟下。

  到現在,他感覺自己的書法又有了進步,如果繼續練下去,有生之年說不定能夠混成一個大書法家。

  相比起現代人便利的條件,古人就慘了。

  要知道,古代大書家的真跡可都是無價之寶,尋常人如何能夠見著。

  一般人讀書練字的時候,都是拿教書先生的手跡來做範本。而那些先生的字,說句難聽的話,都是一陀屎。

  所以,明朝的普通讀書人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而且,科舉的考卷用的是館閣體,要求你寫得跟印刷體一樣,務必不讓閱卷人產生歧義,至於有沒有藝術價值,倒不要緊。

  周楠的字當初王若虛是見識過的,對他也讚賞有加。

  聽到他問,朱聰浸從袖子裡掏出一本冊子遞給過去:“周大人能否偽造此人的筆跡?”

  周楠接過小冊子一看,卻是一個帳本。上面寫著某年某月某日哪處田產收了多少石租子,哪月哪日府中買了一千斤木炭,支出幾何。

  字是標準的瘦金體,甚是娟秀,卻有形無骨,沒有宋徽宗那種銀鉤鐵劃的氣勢。

  周楠笑道:“要想把字寫好很難,寫差還不容易。”說著,就用筆仿照那人的筆跡在紙上寫了個永字。

  朱聰浸大喜:“像像像,太像了,周兄,你拯救了我。”

  周楠見他喜極忘形的模樣,心中一動,道:“朱兄,私刻公章可是違法的,恕難從命。”

  朱聰浸搓著手:“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不是公務,我也不可能害你。”

  周楠:“刻什麼字?”

  朱聰:“四個字‘我耕彼食。’”

  “原來是防盜刻的雕版。”周楠恍然大悟:“也容易。”

  原來,明朝可沒有智慧財產權一說。一本書雕印成書,如果賣得極好,其他書坊都會紛紛盜印,也沒人管。

  有氣不過的正版書上都會在扉頁上印上一些威脅的話兒。比如:“本衙藏板,翻刻必究。”“此書得於內庭秘本,刊印非易,同業幸勿翻刻。”

  也有人直接罵娘:“亦有逐利之無恥,與異方之浪棍,遷徙之逃奴,專欲翻人已成之刻者。襲人唾餘,得無垂首汗顏,無恥之甚乎?”“我耕彼食,情何以堪,誓當決一死戰。”

  就將那枚田黃石架在木模具上,提起雕刀唰唰地刻起來。

  一時間,石屑紛飛。

  “刻得真好!”“幹得漂亮!”朱聰浸口頭不住恭維,表情誇張而虛偽。

  周楠感覺好笑,心道:“刻一枚章子就能得一塊田黃,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賺的活兒嗎……不對,不對,這其中肯定有什麼不對。”

  就停下刻刀。

  朱聰浸急了:“周兄怎麼不刻了,快些啊!”

  第一百八十一章 朱夫人的神操作

  這是不對勁的地方在於,大凡小說扉頁上所留的威脅的話兒直接就可以在雕板的時候刻好,印書的時候直接印上去就是。

  朱聰浸手頭自有工匠,找他們做就是了,為什麼又要單獨做個印章。難不成每出一本書,還要找專人在上面蓋一個戳兒?

  田黃石是何等珍貴之物,一般人多是得了一枚,必然視若珍寶。會在上面刻上一些有文藝價值的話兒作為自己的閒章,比如“青藤門下走狗”“十全老人”再比如“心血為爐熔鑄古今。”那又是何等風雅之事,用來做戳子,煞風景了。

  看朱同學如此緊張,周楠笑道:“朱兄,這章我可不能幫你刻,你找自家書坊的匠人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