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裝出苦笑的樣子,道;“回大老爺的話,主人家不在,問下面的人也是一問三不知,如何查?”

  “好,此事朝廷和天子都非常看重,不可懈怠了,下去吧!”秦梁照例做出一副年輕人,我看好你喲的表情。

  從秦司正那裡出來,周楠決定,這事根本就沒辦法干,只能拖一天算一天。

  還是趙經歷說得對,清理畿內莊田涉及太多貴人,下面的人也就是做做樣子,雷聲大,雨點小,說不好過得一陣子就消停了。

  只是明日見了那趙經歷,大家有點尷尬。

  第二天,周楠早早地到了行人司,剛到自己的辦公的屋門口,就聽得裡面好多人在竊竊私語。

  說話的正是順天府派來的兩個衙役和自己手下的三個兵丁。

  “今天趙經歷怎麼沒來,是不是還和周行人置氣?”

  “不是,趙經歷死了!”

  “啊,好好兒的,怎麼說沒了就沒了?”

  “他昨天不是吃了李偉李大老爺一拳嗎,估計是傷了腦氣,又吹了風。今天早晨他家裡的人見他還沒有起來,去叫,發現人都硬了。”

  “未來的國丈打死朝廷命官,這事可小不了。”

  “誰說不是,趙家的人不服,已經將狀紙遞到順天府去。順天府的人如何敢接,就支趙經歷的家屬去御史台告狀……哎,因為這事涉及到朝廷命官和未來國丈,麻煩了。”

  “他們自麻煩他們的,和咱們也沒有什麼關係,先說說手頭的差事吧!”

  “還有什麼可說的,昨天才去了一趟李家的莊園,趙經歷就被人打死了。周行人估計也沒膽舊地重遊,咱們可輕省了,在這裡喝茶就是。”

  ……

  外面,周楠大驚,渾身冷汗淋漓而下,第一次感覺到了死亡離自己是如此的近。

  昨天李偉打趙經歷那一拳他是親眼看到的,雖說力度甚大,可尚不至於到被人一拳打死的地步。

  那麼,最大的可能是,趙經歷的最終的死因是死於謀殺。

  有人是要借趙經歷的死整李偉。

  如果昨天不是自己機靈,看情形不對不是把趙經歷推到前台,而是急吼吼地跳出來撈政績,說不定就看不到今天已經躺在冰冷的棺木里了。

  這事從頭到尾都是有人設計好的,自己出來就是做這個犧牲品。

  第一百七十一章 推敲(求月票)

  “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周楠腦子裡立即閃過這句話,當即班也不上了,提起衣服下擺轉頭一路小跑離開行人司。又鑽進旁邊一條小胡同,進茶舍喝了一杯茶,聽了一段正德年大臣仇鸞所著的《大明英烈傳》才回過神來。

  大概將這事從頭到尾在腦子裡過了一編,周楠覺得實在太巧了,巧得簡直就是地攤文學中的傳奇故事。

  其實,說起來他這次來京的任務非常簡單。先是去行人司報到,辦理停職創業……不,鎖廳待考手續。然後再京城住下來,讀上一年書,參加明年秋天的北直隸鄉試和後年春天的會試,拿到進士功名。

  有了進士功名,才能去行人司當職。

  古代的科舉錄取率實在太低,周楠現在也就是國學愛好者的程度,將將入門,說不好鄉試那一關就被刷下來,行人司自然是去不成的。

  就算運氣爆炸,中舉人,中進士,一年多的時間鬼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說不定會派去其他衙門做官呢?

  在他看來,行人司只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個小小的驛站,並沒有什麼歸屬感。

  可昨天的事情對他來說就好象是小說中開掛的主人公,遇到了一個對他青眼有加的上司。不但讓他順利入職,還委以重任讓他去搞一個落勢外戚,簡直就是將政績和聲望硬塞到他手中。

  事實證明,周楠只是個普通人,也沒有主角光環,如果真有好處,怎麼可能落到他這個新人頭上。

  在任何一個年代,任何一個單位,新人就是用來背鍋的。

  回頭看來,其實秦梁和司里的行人們應該早就知道李偉的身份,也知道這是一塊燙手的熱山芋。

  昨天周楠去行人司報到的時候,秦司正和眾人進廳堂來估計正要商議此事情。

  不然,剛開始行人們對周楠喊打喊殺,可一聽秦梁說“其實,在老夫眼中不過是眼高手低之輩,不過是平日袖手談心性,百無一用的書生。不然,這次朝廷有令,一個個怎麼都推脫了摘出去了?周行人老夫是知道的,在地方上做官多年,曉通俗務,卻不是你們比得了的。下去!”時,大家都一臉羞愧的退下。顯然知道,這差事秦梁要著落到周楠頭上,大家都解脫了。

  等到了李偉城外的莊園,事情果然三百六十度反轉,趙經歷被打,然後沒能看到今天早上的日出。

  眾行人知道李國丈不好惹,不肯去受這個夾板氣可以理解。秦司正明知李偉的身份卻不明言,這事越想越覺得可疑。

  那麼,他這麼做是為什麼呢?

  周楠一時想不透,只下意識地捏起桌上的炒南瓜子一顆一顆剝著。

  這個時候,說書先生說剛說完《英烈傳》中朱元璋、陳友諒鄱陽湖大戰一節。大約是覺得這個故事太緊張,要讓聽眾放鬆一下神經,就又說起了《鴻門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