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一陣無語,這什麼邏輯,詹胖子的三觀有問題。

  胖子又問:“子木,等到了京城安頓下來,帶個信過來,我和師爺會在家裡住上半月才會去履職。”說著話,他就告訴了周楠自己老家的地址。

  “自然是。”周楠點頭,他心中已經有了打算。因為這次在京城至少要呆一年,老是住旅館客棧也不是事兒。京城物價必然高昂,鬼知道一年客棧住下來得花多少錢,上次江陰事件給他留下了濃重的心理陰影。

  租房,也不好。反正我現在也有錢了,直接買吧,就當是給子孫留一份產業。

  京城的房子,二環以內,怎麼也得十幾萬一平方,在明朝應該不貴。這次竟然來了,勞資也感受一下京城有房一族的滋味。

  告別二詹,周楠坐上馬車,一路向西。

  據說,如今的京城中常住有七十萬百姓,加上流動人口,破百萬都有可能。

  京城周邊州府物產並不豐富,百萬人口日常所需都要通過大運河從東南運輸。繁華之處,超過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的想像。

  就拿腳下這條寬闊的馳道來說,筆直向前,路上全是車馬行人,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這個年代的北方氣候已經變得乾燥,舉目望去,寬廣的大地,蔚藍色的天空,遠處的天際線清晰可見,叫人心懷大暢。

  此刻坐在馬車上,聽到馬脖子下的木櫝聲聲,吹著涼風。看著天高地廣,看著一片黃土地上隱約矗立的長亭、短亭、城牆、寺院,仿佛走進了一副古典山水畫卷,而這副畫又是那麼的真實。

  周楠不禁長嘯一聲:“玉梯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趕牛車的把勢笑道:“客官可是來進京趕考的士子?”

  周楠搖頭,道:“不是。”

  車把勢:“聽客官吟詩,也是個風雅人士。如果不是來考進士科的,就是進京辦事的。不過,你這句李太白的《菩薩蠻》未免有些晦氣,卻不甚美。”

  “想不到你一個趕車的,也讀過李白。”周楠笑了笑,也對,通州是京城的門戶,地方上的人進京都要走這條路。碰到的人多了,這車把勢的見識自然不同。

  這廝說話晦氣,本打算到了地頭賞他些小費的,不給了。

  車行一日,下午的時候就看到眼前一片黑黝黝宏偉的都城。

  這個時代的巴黎只不過是一座有著十幾萬人口的小城,至於歐洲更是一個大農村。

  百萬人口的京師乃是天下第一大城,整個世界的中心。

  恨他,你就送他去京師,因為那裡是地獄;恨他,你就送他去京師,因為那裡是天堂。

  周楠立在車前,長嘯一聲:“京城,我來了!混得不好,我就不回淮安了!”

  這次他是孤身一人來京,又沒有正式到職,自然不能做驛站。

  其實,作為一個基層公務人員,周楠實在太明白如驛站這種國營單位究竟是什麼情形。反正是抱鐵飯碗,做好做歹都是領一樣的俸祿。驛站里髒得厲害,杯子一年洗兩回就算是不錯的了。裡面跳蚤、蚊子、蟑螂成群,十分考驗人的心理素質,那地方能住人嗎?

  因此,地方上又特意設置了公館用來接待上級。

  周楠在街上立了半天,這才想起自己還京城還真是舉目無親。二詹回通縣老家去了,唯一的熟人就是夏儀。前番他在淮安聽錦衣衛說過,老夏已經辭職回鄉下養老去了。

  錦衣衛北衙自從前指揮使陸炳去世之後人事變動劇烈,夏儀投靠內閣次輔徐階私自調查地方大員已經是犯了北鎮撫司的大忌,再呆不下去。他這個錦衣千戶又不是世襲,辭了也不可惜。

  “那麼,今天要住哪裡去?”周楠有點頭疼。

  明清兩朝的京城和其他大都市一樣分為內外兩城。內城在北,正中心是皇城,皇城裡是禁中和內閣、六部等中央機關所在。除了皇城,內城裡遍布其他等級稍低級的中央機關,比如錦衣衛衙門、五寺、太倉、祿米倉、國子監,以及大大小小的皇家園林和公卿大夫的府邸。

  這才是整個京城的精華。

  在內城的南邊,是外城。這裡是京城的商業區和普通百姓的居所,面積被內城小一些,卻滿滿當當地擠了幾十萬人口,就市井而言,比揚州還要熱鬧繁華幾分。

  從內心來說,周楠是願意住進內城裡去的。作為一個穿越者,內城才是這個時代風藐的代表,有一種別樣的歷史感。

  不過,今天時間已經來不及,只能先在客棧里將近了。

  沒辦法,周楠只得隨意找了一間,住了進去。這地方位於京城最南,靠著左安門。在沒有高樓大廈的年代,抬頭就能看到遠處古樸的天壇,風景不錯。

  一問房錢,不出意料地貴,一晚上竟需六錢銀子,真是貴得咬人。其實,現在的周楠手頭闊綽,這點錢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麼。

  只是剛穿越到明朝時,家中貧苦給他留下了慘痛記憶,他已經有了心理陰影。心中決定儘快買到房子,減少不必要的開銷。

  吃過晚飯,周楠就向店小二打聽城中什麼地方可以買房。

  一聽他說,店小二就兩眼放光,立即引來一個三十出頭的閒漢,說這是他的表兄,姓馮,名川。祖籍四川。你別看他是外鄉人,其實來京已經二十年,熟悉地頭,買房的事情定然為大人辦得妥帖,只需到時候給些茶水就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