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楠淡淡道:“只怕不是那麼簡單吧,這兩賦數額巨大。徵收上了,七成繳納國庫,剩餘三成只怕都被縣尊給截留了。讓小生想想,縣尊那這麼多錢做什麼?對了,這些錢想必是要送去京城吧?”

  詹知縣這人不是科舉出身,在官場上難免有點心虛。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裕王府這個背景,來安東之後也是常常將王府掛在嘴上,好叫所有人都明白,我詹知縣可是有來頭的,你們給我老實點。

  周楠繼續道:“我又聽人說縣尊在來淮安之前還去拜見過李妃娘娘,建議她勸裕王進宮侍侯天子。天子每年都在修葺宮觀,王府是不是也出點錢,聊表孝心。這筆錢,是不是就是用在這上面?知縣對當今天子忠心耿耿,小生敬佩,敬佩。”

  這話說得狠辣,若是傳出去,詹知縣的知縣怕是要當到頭了。

  原來,嘉靖皇帝篤信道教,曾有方士對他說“兩龍不相見”若是兩龍相見,必有一傷的話。深信不疑的嘉靖皇帝自此再不見唯一的皇位繼承人裕王,到如今已經十多年。

  這是嘉靖皇帝的逆鱗,也是朝堂中不可說的禁忌。

  你詹知縣既然要搞我周楠,我也不妨給你下下眼藥。大家都別客氣。

  你強留我在縣衙里,我就是你身邊人。我張嘴亂說,別人就會以為出自你的授意,這個政治後果你自己掂量著辦。

  在座眾人都知道這句話的威力,一時間大家都是面帶戒懼,再不敢多說一句話。

  到這個時候,周楠和詹知縣算是徹底翻臉了。

  “禍害,真是一個大禍害啊!”詹知縣心中閃過這一句話。

  確實,他是存了要壞周楠前程,強留他在衙門裡做吏員,以便將來好好整治一番。可是,若真留他,他可是朝廷任命的吏員,是自己的直接下屬。真若亂說亂做,出了事,上頭追究下來首先就找他這個上司的麻煩。

  你又不可能貶他做衙役,沒這個權力。

  不行,這人得趕走。

  詹知縣喝道:“滾,你給我滾回去,反正不幾日你的免職文書也就要下來了,本縣也不留你。”

  周楠心中大喜,又問:“縣尊,我這個月的俸祿呢?”

  “少不了你一文。”詹知縣氣得一臉的鐵青。

  周楠大獲全勝,一拱手:“多謝縣尊,告辭,告辭!”

  就要走。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門口的兩個衙役驚叫:“你們是誰,怎麼進來的?”

  周楠回頭看去,卻見門口站著三個頭帶竹笠,身披棉布長袍,腳穿麻鞋的高大漢子。

  看三人的打扮,和腳夫沒有什麼區別,又是怎麼進得縣衙的,也沒有人攔?

  第一百零二章 千戶

  周楠現在已經不是禮房師爺,也懶得管衙門裡的事情,心中只是略一詫異,舉步欲行。

  突然,為首那條漢子一把拉住他的手,笑道:“小哥,你可走不得,等下可要做個人證。”

  周楠力氣也算是大的,可落到他手裡,只感覺像是被老虎鉗子夾住,不由自主地被他帶進耳房裡。

  突然來了三個不速之客,屋中眾人大驚。詹知縣厲聲大叫:“什麼人,好大膽子敢擅闖縣衙重地。來人了,來人了,把他們給我拿下!”

  “噗嗤!”為首那人卻是一笑:“重地,小小一個縣衙也敢稱重地,你這裡是胡宗憲還是唐順之的節堂,又或者是高太尉的白虎堂?莫說是你這裡,就算是京城六部衙門,我弟兄也天天坐班。”

  胡宗憲,浙江巡按監察御史,抗倭之戰的總指揮;唐順之,鳳陽巡撫,長江以北及兩淮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聽這人的話,好象也不拿他們當回事。

  說著話,就將周楠放開,三人大步走到房屋正中,將斗笠一摘,又將身上破舊的棉袍一扯。

  一剎那,眼前一片亮光閃閃,簡直就閃瞎了大家的眼睛。

  卻見,三人都身著飛魚服,腰上皆掛了一口繡春刀。

  沒錯,他們就是大名鼎鼎,叫官員們聞風色變的錦衣衛。

  “你……”詹知縣霍一聲站起來。

  為首那人大約四十歲,國字臉,一說話,露出一口白牙,他舉起象牙腰牌,道:“我乃錦衣親軍北鎮撫司千戶夏儀,你就是詹知縣?”

  “是是是,本本本,本官就是,敢問上差來本縣所為何事?”詹知縣心中震撼,開始口吃。

  錦衣衛是做什麼的,作為官場中人,他自然清楚。一般來說,錦衣衛上門,通常都不會有好事。

  錦衣親軍衙門的構成比較複雜,總部掌印是指揮使,下面是正三品的指揮同知,同知下面則是正四品的僉事。

  在總部下面分為兩個部門,分別是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簡稱北衙和南衙。掌印是鎮撫,鎮撫下面是千戶。

  南北兩衙的職責又有不同,南衙負責風紀,類似於後世的憲兵。北衙則負責詔獄,乃是特務機關。

  北鎮撫司專司緝捕官吏一職,有明一朝,官員們一提到北衙,都是談之色變。夏儀這個北衙千戶乃是正五品,權力不小。

  “詹知縣你不用怕,我就問兩句話。”夏儀笑了笑,白牙閃動:“方才我在外面聽說你要加征,用這筆錢給今上修宮觀,可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