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子彈擊了黑衣人,黑衣人不但不倒下,相反還向軍人衝來,用他們手的mp5突擊步槍進行狂掃。結果可想而知,卡里米亞軍隊損失慘重。

  之後卡里米亞調動裝甲車,坦克,甚至是飛彈對黑衣人狂轟濫炸。可那些黑衣人的動作太敏捷了。他們身輕如燕飛檐走壁。能在最短的時間奔跑幾百米。卡里米亞的軍隊還沒把炮口對準他們,黑衣人衝到炮兵陣地,甚至是裝甲車邊。

  這是一群身懷絕技,擁有超人類的敵人。以傳統的戰法,傳統的武器與之戰鬥,根本討不到半點便宜。不僅討不到便宜,只能白白增加傷亡。

  在這一大背景下,控制卡里米亞小島的總統伊萬諾夫不得不選擇妥協。與黑衣人談判,小心謹慎的維護卡里米亞的安全。

  在漫長的談判,伊萬諾夫不斷讓步。讓5000多人的部隊撤出卡里米亞。

  5000多人的隊伍目前只有1600名左右,可見伊萬諾夫做出了多大的努力

  伊萬諾夫一直呆在市政廳里,是宣誓主權。可黑衣人所在的犯罪集團不斷地逼迫他交出軍隊控制權。

  幾經努力,達成了卡里米亞軍隊不再視黑衣人為敵,並把部分管轄權與部分軍事基地交給馬德拉管理。

  卡里米亞目前的管理權落在馬德拉的手。甭看簽發通行證的軍人是卡里米亞當地人,他們統統聽從黑衣人的指揮。

  包括街少量的警察,也服從馬德拉的指揮。

  伊萬諾夫成為地地道道的傀儡。他幻想著只要背後的黑格斯大國得知實情,會增加最精銳的特種部隊支援他。誰知過去了一年的時間,黑格斯仍然堅守與西歐國家的協議,不派一兵一卒進入卡里米亞的領土。

  伊萬諾夫以為馬德拉的黑衣人部隊是西歐國家派來的。

  後來發現根本不是這回事。因為敵人並沒有脅迫他承認是烏蘭多利亞的一部分,也沒逼迫他否決與黑格斯的協議。更沒有利用卡里米亞的獨特地位,危害黑格斯的利益。

  最近黑衣人逼他交出空軍的管轄權。

  伊萬諾夫說,卡里米亞根本沒有什麼空軍部隊,更沒有什麼戰鬥機。

  卡里米亞原有的戰鬥機全部被烏蘭多利亞弄走,只留下幾架破舊的不能飛的戰鬥機。要拿拿出去吧都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基地。

  馬德拉不是傻子,他知道卡里米亞在烏蘭多利亞時期是軍工企業的重鎮。如圖160戰略轟炸機的發動機以及電子系統是卡里米亞境內的紅旗軍工廠生產的。如托諾夫斯基航空母艦的蒸汽發動機,也是烏基造船廠製造。

  最讓世界側目的黑格斯白楊洲際彈道飛彈,其前身是從ss35彈道飛彈的基礎改進而來的。

  而ss35彈道飛彈是紅旗軍工廠40年前的作品。

  ss35重47噸,長23米,它的推進系統是3級固體燃料。可以變軌,分導。能用固定與移動的方式發射。射程10000公里以,能裝核彈頭與常規彈頭。可以這麼說,全世界大部門地區都在它的打擊範圍之內。只要ss35鎖定的目標,幾乎沒有有效的方式逃過它的打擊。

  30年前,由於反導技術與電子技術的飛躍發展。可以用太空衛星監控的方式與反導技術的聯合,ss35這種大型的彈道飛彈已經不符合世界的潮流,於是黑格斯國防部牽頭,命令下面的軍工企業對ss35進行改良,最後發展成現在的白楊m4型彈道飛彈。

  黑格斯加盟共和國也在20年前進行解體,分為十幾個國家。世界大部分軍人以為卡里米亞的軍工企業全部搬到黑格斯境內。其實不然,受經濟低迷的限制,還有紅旗軍工廠烏基造船廠等等有實力的軍工廠仍滯留在卡里米亞。這為恐怖分子留下了機會。

  卡里米亞總統伊萬諾夫其實想錯了。以馬德拉為首的敵人並非想占領這個小島,而是想弄到有關的ss35彈道飛彈技術。

  馬德拉在一個月前向伊萬諾夫下達最後通牒,必須無條件把在卡里米亞所有的軍事基地與武器完好無損的交過來,否則翻臉不認人。

  一個月前,伊萬諾夫沒有執行,黑衣人便屠殺了警察總局20多人。把卡里米亞警察機關的工作人員一夜之間殺了個乾乾淨淨。

  很快一個月又過去了,伊萬諾夫仍然沒有回話,於是馬德拉又派出七八個基因人趕到市政廳,企圖用威逼的方式讓伊萬諾夫讓步。

  伊萬諾夫是個經驗老道的政治家。黑格斯加盟共和國期間,他是黑格斯紅軍的尉,當過連長,營長,在巴爾幹地區執行過實戰任務。最後官至准將,本以為干到國防部,當個陸軍司令員玩玩,沒想到黑格斯加盟共和國一夜之間分裂。他所在的部隊劃到烏蘭多利亞,成為駐守在卡里米亞的警衛部隊司令官。

  卡里米亞的警衛部隊相當於黑格斯加盟共和國時代的一個旅。軍銜雖然是少將,其實連原來的師長都不如。

  伊萬諾夫的官越做越小,他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其原因是他跟黑格斯源遠流長。烏蘭多利亞國防部的官僚們怕他勾結北邊的黑格斯,賞了個不痛不癢的小官戴在頭。

  htmlbook3939614indexhtml

  574.第574章 千靈空城3

  伊萬諾夫幻想在軍隊發展的美夢破碎了。小說無奈之下只好脫下軍裝,改在政界任職。先後擔任檢察總長,卡里米亞眾議院議長。卡里米亞跟烏蘭多利亞鬧翻臉宣布獨立,他則從議長的位置一躍為總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