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貨款匯過去了一半,另一半等拿到貨後補上。
喬奕欽他們吸取教訓,也緊跟著定了貨,就怕跟喬若煙他們似的賣斷了貨。
喬若煙他們服裝店的熱情,一直維持了好幾天,才慢慢的消下來。
營業額也固定在了每天三四百的程度,比起剛開業那天的盛況,雖然賺的少了很多,但勝在穩定,每天平均下來都是這個數。
穩定下來後,姜寶和劉小蘭就沒有再去店裡幫忙了,有喬若煙和兩個銷售小妹在,也能忙得過來。
這邊忙得差不多了,姜寶他們店也要開業了。
喬若煙交代過兩個員工後,也去了姜寶他們店裡幫忙。
姜寶他們店離著喬若煙他們那邊很遠,開車都有四十多分鐘的路程,但離四合院那邊也是一樣的二十多分鐘就到了。
兩邊離得遠,不存在競爭關係,開業那天,一樣的生意火爆。
並且由於位置離著百貨公司近一些,人流量更大,生意比喬若煙他們那邊還好。
等姜寶他們這邊穩定下來,一天營業額差不多在四百多塊的樣子。
兩家店都用著一個名字,都叫喬裳服裝,也算是另類的分店了。
兩家衣服的款式和價格都是一樣的,就連折扣都差不多。
沒過多久,這個品牌就在這一片都火了起來。
喬若煙他們在店裡穩定下來後,學校也開學了,他們回了學校上課,只有晚上才會去店裡看看。
梁桂芬和喬民安夫妻,依依不捨的又待了幾天後就回了老家。
喬若雲見弟弟妹妹們的店確實穩定,也動起了心。
想著也開一個店,於是空閒時間裡,謝慕澤和喬奕欽就到處跑著幫她去看房子了。
進入大四之後,喬若煙他們的時間不但沒有寬裕,反而越來越忙,學校里的社團活動也多,導師教授們的研究課題也多了起來。
喬若煙和姜寶計劃著要留校考研,所以要更忙一些,謝慕澤和喬奕欽則沒有這個打算,所以他們時間比喬若煙他們寬裕一些,幫喬若雲找房子和裝修也還算忙得過來。
到了一個月後,喬若雲的店也開起來了,每天日進斗金,越來越紅火。
三家店也算是打出了口碑,成了這一片除了百貨大樓以外,生意最紅火的品牌服裝店。
忙過一個假期之後,謝慕澤和喬奕欽也開始了他們自己的創業。
他們準備直接買地建房子,搞房地產。
三家店的流水,全都借給了他倆,還有喬奕國,也給他們投資了一部分,兩人合作註冊了個建築公司。
然後在謝慕澤父親的幫忙牽線下,去銀行貸了款,直接拿下了北京二環內的一塊地。
這塊地謝慕澤知道一定能賺錢的,因為他爹給他透露了內幕消息,那附近要建機場。
地拿下來後,謝慕澤和喬奕欽又忙著辦理了各種手續,聯繫了之前給他們裝修店鋪那些隊伍,直接拉起一個隊伍,建起了花園小區。
只差一個學期就畢業的他們,跟學校這邊說明了情況,學校答應他們讓他們自己出去實習,畢業答辯的時候再回來。
然後倆人就徹徹底底的離開了學校,開始建起了他們房產帝國的第一個小區。
期間暑假,梁桂芬和喬民安來了一次北京,一家人把家搬到了四合院裡,退了租了四年的房子。
唯有謝慕澤和喬若煙他們還住在陸教授他們家裡。
陸教授他們年紀大了,又沒有子女,如果他們也搬過去,就沒人照應兩個老人了。
到底相處了那麼多年,陸教授夫妻倆更是把謝慕澤兄弟倆當成了親孫子疼愛,他們怎麼能這時候搬走。
這種快節奏的忙碌生活,直到謝慕澤他們畢業答辯結束,學校開始分配工作,他們才得以鬆了口氣。
第78章
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 畢業後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原因就在於他們畢業後都被分配了工作。
大學畢業分配工作這一福利, 也一直維持到了2000年才結束。
謝慕澤和喬奕欽也早早的就被導師約談了, 學校給他們分配的工作都是福利待遇非常好的崗位。
謝慕澤學的是經濟管理系,學校給他分配到了銀行工作。
喬奕欽學的是物理工程,分配到了研究所做研究員助理。
都是很有前途的崗位, 但是倆人都拒絕了。
他們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 不是很想按部就班的發展。
比起毫無驚喜的鐵飯碗, 他們都更喜歡挑戰未知的領域。
他們的導師和教授都輪番找他倆談話, 希望他們不要意氣用事。
最後都被兩人用一通大義凜然的報效祖國言論給說服了。
兩人拿到畢業證後,就徹底的離開了校園,全身心的投入了他們的房地產事業當中。
喬若煙和姜寶則直接申請了留校。
他們屬於第一屆,想留校不像後世那麼難,也不需要考研,畢竟師資力量真的太稀缺。
後面有那麼多的學弟學妹們前赴後繼的考進來, 教授卻只有那麼幾個, 學校也著急,對於喬若煙和姜寶的留校申請,很快就通過了。
她們能留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她們的專業成績太過優秀,作為同一屆中文系的學生,她倆年年都拿獎學金。
知識量儲備強大, 演講考核的時候,她們倆面對那麼多的教授,也絲毫沒有膽怯, 侃侃而談,講課深入淺出,幽默易懂。
喬奕欽他們吸取教訓,也緊跟著定了貨,就怕跟喬若煙他們似的賣斷了貨。
喬若煙他們服裝店的熱情,一直維持了好幾天,才慢慢的消下來。
營業額也固定在了每天三四百的程度,比起剛開業那天的盛況,雖然賺的少了很多,但勝在穩定,每天平均下來都是這個數。
穩定下來後,姜寶和劉小蘭就沒有再去店裡幫忙了,有喬若煙和兩個銷售小妹在,也能忙得過來。
這邊忙得差不多了,姜寶他們店也要開業了。
喬若煙交代過兩個員工後,也去了姜寶他們店裡幫忙。
姜寶他們店離著喬若煙他們那邊很遠,開車都有四十多分鐘的路程,但離四合院那邊也是一樣的二十多分鐘就到了。
兩邊離得遠,不存在競爭關係,開業那天,一樣的生意火爆。
並且由於位置離著百貨公司近一些,人流量更大,生意比喬若煙他們那邊還好。
等姜寶他們這邊穩定下來,一天營業額差不多在四百多塊的樣子。
兩家店都用著一個名字,都叫喬裳服裝,也算是另類的分店了。
兩家衣服的款式和價格都是一樣的,就連折扣都差不多。
沒過多久,這個品牌就在這一片都火了起來。
喬若煙他們在店裡穩定下來後,學校也開學了,他們回了學校上課,只有晚上才會去店裡看看。
梁桂芬和喬民安夫妻,依依不捨的又待了幾天後就回了老家。
喬若雲見弟弟妹妹們的店確實穩定,也動起了心。
想著也開一個店,於是空閒時間裡,謝慕澤和喬奕欽就到處跑著幫她去看房子了。
進入大四之後,喬若煙他們的時間不但沒有寬裕,反而越來越忙,學校里的社團活動也多,導師教授們的研究課題也多了起來。
喬若煙和姜寶計劃著要留校考研,所以要更忙一些,謝慕澤和喬奕欽則沒有這個打算,所以他們時間比喬若煙他們寬裕一些,幫喬若雲找房子和裝修也還算忙得過來。
到了一個月後,喬若雲的店也開起來了,每天日進斗金,越來越紅火。
三家店也算是打出了口碑,成了這一片除了百貨大樓以外,生意最紅火的品牌服裝店。
忙過一個假期之後,謝慕澤和喬奕欽也開始了他們自己的創業。
他們準備直接買地建房子,搞房地產。
三家店的流水,全都借給了他倆,還有喬奕國,也給他們投資了一部分,兩人合作註冊了個建築公司。
然後在謝慕澤父親的幫忙牽線下,去銀行貸了款,直接拿下了北京二環內的一塊地。
這塊地謝慕澤知道一定能賺錢的,因為他爹給他透露了內幕消息,那附近要建機場。
地拿下來後,謝慕澤和喬奕欽又忙著辦理了各種手續,聯繫了之前給他們裝修店鋪那些隊伍,直接拉起一個隊伍,建起了花園小區。
只差一個學期就畢業的他們,跟學校這邊說明了情況,學校答應他們讓他們自己出去實習,畢業答辯的時候再回來。
然後倆人就徹徹底底的離開了學校,開始建起了他們房產帝國的第一個小區。
期間暑假,梁桂芬和喬民安來了一次北京,一家人把家搬到了四合院裡,退了租了四年的房子。
唯有謝慕澤和喬若煙他們還住在陸教授他們家裡。
陸教授他們年紀大了,又沒有子女,如果他們也搬過去,就沒人照應兩個老人了。
到底相處了那麼多年,陸教授夫妻倆更是把謝慕澤兄弟倆當成了親孫子疼愛,他們怎麼能這時候搬走。
這種快節奏的忙碌生活,直到謝慕澤他們畢業答辯結束,學校開始分配工作,他們才得以鬆了口氣。
第78章
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 畢業後都有了很好的發展,原因就在於他們畢業後都被分配了工作。
大學畢業分配工作這一福利, 也一直維持到了2000年才結束。
謝慕澤和喬奕欽也早早的就被導師約談了, 學校給他們分配的工作都是福利待遇非常好的崗位。
謝慕澤學的是經濟管理系,學校給他分配到了銀行工作。
喬奕欽學的是物理工程,分配到了研究所做研究員助理。
都是很有前途的崗位, 但是倆人都拒絕了。
他們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 不是很想按部就班的發展。
比起毫無驚喜的鐵飯碗, 他們都更喜歡挑戰未知的領域。
他們的導師和教授都輪番找他倆談話, 希望他們不要意氣用事。
最後都被兩人用一通大義凜然的報效祖國言論給說服了。
兩人拿到畢業證後,就徹底的離開了校園,全身心的投入了他們的房地產事業當中。
喬若煙和姜寶則直接申請了留校。
他們屬於第一屆,想留校不像後世那麼難,也不需要考研,畢竟師資力量真的太稀缺。
後面有那麼多的學弟學妹們前赴後繼的考進來, 教授卻只有那麼幾個, 學校也著急,對於喬若煙和姜寶的留校申請,很快就通過了。
她們能留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她們的專業成績太過優秀,作為同一屆中文系的學生,她倆年年都拿獎學金。
知識量儲備強大, 演講考核的時候,她們倆面對那麼多的教授,也絲毫沒有膽怯, 侃侃而談,講課深入淺出,幽默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