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淵。」蕭伯緒連忙出聲挽留。

  蕭衍卻嘲諷笑道:「蕭淵,你別假惺惺的在此辭官,其實你比誰都想握住兵權!你也別太自負,咱們朝中比你會打仗的多得是!」

  蕭淵只是側首凝視著他,用極其嚴肅低沉的聲音道:「然後像你一樣,臨陣脫逃麼?上一次是舜華用的她命替你們擋住了洛陽兵馬,而這一次你逃回長安,又是誰在為你墊背!」

  提及舜華,蕭衍的臉色便立即變的煞白,就連蕭伯緒的臉色也變了,悔恨與疼惜在他眼中交織,使得他不得不握緊自己的拳頭。

  「蕭衍身為太子,無能,無為,如今又棄城不顧,臨陣脫逃,罰,杖一百,罰俸三年,東宮太子府靜思己過,一年內不能出門。」

  「父皇,父皇……」蕭衍連忙叩首求情,卻別蕭伯緒喚來的禁軍帶出了文德殿。

  而此刻殿中的蕭淵神色如常,似乎除了新招攬入麾下的幾個人以外,其他人並未對蕭伯緒表現出的偏心有太多的驚訝。

  蕭伯緒瞧著跪在殿中的蕭淵,連忙起身走到了他的面前,伸手將他攙扶起來,笑著安撫道:

  「當初臨陣易帥,確實是朕思慮不周之過,信了太子能夠打好那場仗,眼下他罰也罰了,你也莫要置氣,為父錯了,不該不信你,應該讓你一直在前線領兵才是,眼下說什麼辭官閒賦的話,前線的事,江山一統的事,還要指望你呢。」

  蕭淵退後一步揖禮道:「多謝父皇信任。」

  蕭伯緒連連點頭:「嗯,既然你身體已然痊癒,不知何時能夠領兵,這前線不可耽擱啊。」

  蕭淵回首瞧了眼身後的幾位將領,忙道:「即可便能啟程前往前線,還請父皇放心,兒臣必定會統一天下,讓父皇安心在長安坐鎮天下。」

  「好,好,阿淵,今日父皇為你踐行,明日一早你便帶著他們去往前線,朕預祝你早日得勝凱旋。」

  蕭伯緒笑的十分開心,可這父子之間卻多了道隔閡,且隔閡越來越深了。

  元朔三年五月下旬,蕭伯緒下旨詔回蕭淵極其麾下將領,再次調撥兵馬趕往前線增援。

  元朔三年六月初,大軍抵達武牢關時,正遇上陳郡袁氏手下大將前來叫陣,關內無人領兵應戰,士氣低迷。

  直到蕭淵的帥旗掛在城頭,武牢關城門一開,顧君辭與嚴懷領兵衝殺出去,斬下敵軍叫陣將領人頭,低迷許久的士氣終於在那瞬間恢復,振臂高呼,齊齊的與顧君辭和嚴懷衝殺過去,殺的袁氏兵馬措手不及陣腳大亂,最後大勝而歸。

  第109章 111

  對於蕭淵突然領兵來了武牢關,袁仁德自然也是措手不及的, 尤其是被顧君辭他們一挫銳氣, 而後便是一蹶不振, 撤兵回去了陳郡。

  只是這被蕭衍消磨掉的士氣也不是一下就回來的,故而,蕭淵提議出兵橫掃洛陽外圍, 將洛陽周邊都納入大梁的版圖之中,而後便是圍而不打,致使洛陽孤立無援。

  時至元朔四年二月前,蕭淵都是採取放牧於洛河南岸, 休養生息, 就差讓士兵丟掉手中的兵刃,開始在洛河兩岸開墾田莊了。

  三月時,蕭淵進圍洛陽, 逼迫的王建章不得不縮小版圖範圍, 每每派人前來衝殺叫陣,都叫人擋了回去,竟逼的王建章走投無路,寫信送去了陳郡, 請袁仁德出兵相助。

  這袁仁德休養生息大半年, 也就奔著一雪前恥來的,故而打聽好了蕭淵放牧與洛河兩岸,又兵圍洛陽,想來武牢關便沒什麼人鎮守, 故而便合兵一處,進攻武牢關。

  卻不想這蕭淵是外松內緊,這袁仁德合兵攻打武牢關,卻不想這武牢關竟然是顧君辭與嚴懷和余世爻在鎮守。

  不僅如此,這蕭淵似乎就等著袁仁德來進攻般,等著他攻打武牢關時,便調回了圍守洛陽的一半兵力,一面去抄了袁仁德的糧草隊伍,一面與顧君辭他們前後夾擊,竟然叫袁仁德脫身不得,進軍不能。

  蕭淵提議也不著急收攏袁氏,而是以此作為誘餌,每日都會將戰報送往洛陽宮中,聽得王建章更如熱鍋上的螞蟻,根本坐不住,最終只能鋌而走險,棄城而走。

  然而剛出城不遠便被蕭淵的伏兵所捕,雖然有段雲天奮力相博,可伏兵以其妻兒做要挾,也使得他不得不放下武器。

  如此一來,蕭淵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洛陽,更靠著拖延戰術,生生地的將袁仁德的隊伍拖垮不說,更將陳郡及其轄下都劃歸了大梁的版圖。

  元朔四年六月十二,蕭淵率軍進入洛陽城,入住洛陽皇宮。

  洛陽皇宮前的闕樓上,顧君辭身著黑色的介衣,綁著束袖,挽起的髮髻上橫著一支木簪,這一年來在戰場廝殺,雖然黑了些,也瘦了不少,可身姿依舊挺拔筆直。

  他手中提著當做臨陽王送他的破月涯角槍,正在闕樓上巡視著。

  原本這洛陽城內的百姓十分擔憂這大梁的軍隊入城之後,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一個個的皆閉門不出,或誓死抵抗。

  然而蕭淵卻說了一句一切照舊以後,便再沒有過問,洛陽城中依舊一片太平安穩。

  闕樓上,顧君辭瞧著宮門聚集著幾個人,交頭接耳似乎是在說著什麼,顧君辭忙與身邊的士兵交代了幾句後,便下了闕樓。

  「嚴大哥,許兄,吳兄,你們做什麼呢?」顧君辭瞧清楚了那幾個人以後,忙走了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