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至五月十三,攝政王蕭伯緒於大明宮宣政殿內,在蕭淵與蕭衍,及眾大臣的擁立下,即位為帝,國號梁,改年號元朔,稱今年為元朔元年。

  此後,又為了彰顯新帝登基後的仁德,便冊封禪位的前朝幼帝為獻王,封地獻州,暫居京城。

  而蕭淵被封作慶王,加封十二衛大將軍,上柱國大將軍,領太尉,司徒及尚書令,蘭陵太守等諸多職銜。

  就連顧君辭,因多年前於植樹崗前救下蕭伯緒一命,又在追隨蕭氏期間,屢建軍功,被封為上柱國大將軍,兼護國大將軍,賜尚方寶劍,可斬佞臣,匡扶社稷。

  至於蕭衍與蕭珏,還有蕭瑜,皆獲賜封,雖然一個個的名號十分響亮,卻總讓人感覺少了些什麼。

  太子之位空缺,就連長子蕭衍也只是封了一個晉王的名號,領中書令,並未提及會被敕封太子,這就讓蕭衍心中存了疑惑,就連在朝上的時候,他也頻頻將視線投向了蕭淵。

  眼下最為風光的,恐怕就是蕭淵與顧君辭了,這兩個人掌管新朝的全部兵馬的調配,這將來若是建了更大的軍功,只怕這太子之位,也會成為蕭淵的囊中之物。

  如此一想,蕭衍便陷入了沉思。

  從前是他沒想明白,如今他想明白了,似乎這太子之位,他也要爭一爭了。

  第77章 079

  蘭陵蕭氏據長安而建梁,遠在洛陽的鄭國公王建章也在蕭伯緒登基為帝後不久, 便鴆殺幼帝, 自立為皇, 建朝大安。

  如此一來,前朝也就算正式覆滅,江山四分五裂, 戰火不斷。

  「聽說了嘛,這護國大將軍是天下第一的武狀元呢。」

  「是嘛?我也聽說了,據說為了這個武狀元的身份,手刃了臨陽王呢。」

  「這臨陽王和護國大將軍是什麼關係啊?」

  「你們是不知道, 這護國大將軍曾經是臨陽王的義子, 被封為十三太保,當年若非臨陽王提拔,這護國大將軍也不過就是個金吾衛而已。」

  「沒想到這個護國大將軍竟然如此忘恩負義。」

  「誰說不是呢, 如此的人所護國大將軍, 只怕江山也長久不了。」

  …………

  不過三兩日時間,長安城裡幾乎都在討論起顧君辭當初奪得天下第一武狀元這個稱謂的事了。

  炎炎夏日,這顧君辭不過是在街上走了一遭,便引得許多人的側目, 每個人皆望著他交頭接耳, 指指點點,目光不善。

  跟在他身邊的阿春四下看了看,湊近他耳邊輕聲道:「公子,他們在說什麼呀。」

  顧君辭連忙回首朝著他們望過去, 那些說話的人便立即不再看他,各自忙著各自的去了。

  「去打聽一下,到底出了什麼事。」顧君辭神色凝重的吩咐道。

  阿春得了命令,忙轉身離開了,原本想買些東西去探望蕭瑜的,如今他被封作成王,因為還未成年,便與慶王蕭淵住在了一處。

  可眼下顧君辭一出門便被指指點點的,這讓他不僅疑惑倍增,還更讓他不舒服,所以他什麼都沒買,又折返了行程,回去了將軍府。

  不過剛到府門前,便見著慶王府的馬車疾馳而來,還沒停下,這在車上的蕭瑜便跳下了馬車,朝著顧君辭便跑了過來,拽著他的衣袖關切問道:

  「君辭哥哥,你今日沒有出門吧。」

  他話音剛落,瞧著顧君辭額頭的汗水,不免嘆息一聲:「我還是來晚了。」

  顧君辭伸手揉了揉他的腦袋:「怎麼了?我原本還想買點點心來看你呢。」

  蕭瑜小心翼翼的抬眸望著顧君辭,又側眸似徵詢一般側首看著下了馬車緩步走過來的蕭淵,玄衣長袍,襯得他身姿頎長,面容愈發清冷了。

  「我們來看看你。」蕭淵說。

  顧君辭看著他倆,也沒多問,直接邀了二人進府,又差人沏好茶水,送上點心。

  庭院中那顆挺拔茁壯的樹上,知了頂著烈日鳴叫著,偶爾一陣涼爽的風襲來,知了歇了歇,也就清涼了不少。

  「你們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顧君辭問。

  蕭瑜不敢開口,只能朝蕭淵投去目光。

  蕭淵雙手握拳置於膝上,眸光中透著關切,他略略斂眸,似乎是在斟酌著該如何說開口。

  顧君辭回想著街上那些人指指點點的模樣,似乎猜到肯定發生了什麼事一般,不由道:「直說吧,我能受得住。」

  蕭淵道:「我覺得,此事雖然是針對你,可誰都知道你我二人親近,中傷你,大約也是想折我羽翼。」

  蕭淵說的委婉,顧君辭便更加確信了長安城裡出現了關於自己的流言,剛要詢問,便瞧見阿春慌慌張張的跑了回來,瞧見了廳中坐著的客人,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踟躕著,不敢進去。

  「進來吧。」顧君辭喚了一聲。

  阿春這才硬著頭皮進去,朝著幾位公子揖禮過後,這才望著顧君辭道:「公子……」

  顧君辭問:「聽到了什麼。」

  阿春瞧了瞧蕭瑜與蕭淵,又望著顧君辭半晌,隨後才道:「我打聽到了,這京城裡的人都在議論公子裡,忘恩負義,為了名利不惜手刃有著知遇之恩的恩人,說的公子十分不堪……」

  阿春的聲音越說越小,根本不敢去看顧君辭是什麼神情。

  就連蕭瑜也是一臉氣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