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有各的難不是。」師傅說,「這不,蕭二公子大勝回朝,從前又帶兵保衛長安城,後來又協助攝政王處理政事,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事,這誰不說蕭二公子仁義啊。」

  顧君辭垂眸做著糖人,隨後勾唇笑著:「是啊,蕭二公子的確仁義。」

  做糖人的師傅看了看顧君辭畫的糖人,笑道:「公子你畫的這是什麼,瞧著像個人。」

  顧君辭手一頓,抬首望著那師傅,神色愕然:「我畫的就是個人啊……」

  糖人師傅臉上的笑意一僵,有些不太好意思:「是麼,挺像挺像。」

  顧君辭放下手裡的工具,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頭,起身道:「師傅你繼續做吧,我明日再來。」

  說罷,顧君辭起身踢了踢正在吃糖人的阿春的腳,立馬帶著一道離開了糖人攤子,阿春握著糖人緊跟在顧君辭身後,有些不解道:「公子,你怎麼突然就要走了啊。」

  「昨日不是讓你打聽了這次參加恩科學子的里,誰最有學問嘛,我去瞧瞧。」顧君辭說的認真。

  阿春連忙將糖人全部吃掉以後,緊跟著顧君辭的步伐,朝著長安城裡那些學子下榻的客棧走去。

  比起那些裝修華麗的客棧里的一如往常,那些普通便宜的客棧里卻是住滿了參加恩科的學子,之前還在蘭陵時,顧君辭便跟蕭淵就多年前琅琊聽學,而談論起過這天下學子的問題。

  蕭淵直言,此前的朝堂上,大都被各世家舉薦的人所占據,結黨營私,黨派排擠屢見不鮮,後來是先帝上位後,開創了科舉這一創舉,通過對各世家舉薦的學子進行考核,而選擇最優秀的人才進入朝堂。

  可即便如此,依舊改變不了結交黨派的例子。

  直到此前幼弟登基,蕭淵替蕭伯緒處理政事時,有人上奏今年開設恩科招納人才,蕭淵便下令開了一條非世家舉薦,亦可參與恩科考試。

  如此一來,就算是給那些想為國效力,卻不想加入世家陣營的寒門學子一條出路。

  故而今年的恩科考試,寒門學子眾多,住不起條件好的客棧,自然就會在這些便宜的客棧下榻,準備一試。

  這也是此前蕭淵定下的規則,並非所有寒門學子皆能參與科考,畢竟參加科考的人一多,對於朝中閱卷的官員便加大了難度,故而開設了一試,率先剃掉一些濫竽充數的學子。

  再有二試,二試前五十名的學子不論身份,只論人品才學,然後參加最終為期三日的考試,評出前三甲,以及十八位進士。

  對於蕭淵的這一項決策,朝中有人反對,亦有不少人支持,奈何蕭伯緒是攝政王,蕭淵又身兼尚書令一職,朝中無人能與之抗衡,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異聲。

  然而這一項科考規則的改變在國中推行之後,也得到了大批寒門學子的支持,甚至遠在琅琊的鴻儒大家王廷孝還親自寫來書信,稱讚蕭淵此舉為天下學子迎來了新的希望。

  書局前的茶攤上,顧君辭喝著茶,瞧著進出書局的學子們,不由笑著對阿春道:「這蕭二公子此舉,的確是不錯的決定。」

  「為何不當面誇我。」

  忽的,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顧君辭連忙回頭,驚訝的望向身著玄衣,神色冷清的蕭淵,起身道:「你怎麼來這兒了?」

  蕭淵一撩裳擺坐在了長凳上,抬眸瞧著對面書局裡來往的學子:「恩科一試快開考了,和你一樣,來瞧瞧這些人備考的怎麼樣了。」

  顧君辭道:「這一路你可有聽見人誇你?」

  蕭淵神色坦然:「誇我的人多了,卻都不及你一句誇讚。」

  顧君辭端起了茶碗輕咳一聲,隨後又道:「怎麼不在府里歇著,剛從灞上回來,該休息一下。」

  蕭淵側首凝視著顧君辭:「你在擔心我。」

  顧君辭喝著茶水,不曾正面回答他的話。

  蕭淵道:「公主任了我兄長做中書令,這朝中除我之外,便又多了一位蕭家的人,恰好這人又是與我不對付的,如此一來,朝中必然會再次結黨,對我很不利。」

  顧君辭點頭:「沒錯,所以我才說,開恩科,廣納天下有識之士,是不錯的決定。」

  蕭淵道:「當然,除了能往朝中注入不摻雜立場的官員外,我回來前,派往各處的探子來報,各反王轄下的不少學子,皆往長安來參加科考了,如此一來,各反王便與我們沒有什麼一爭之力,我粗略算過,屆時若想統一,少則五年,多則六七年,這天下就會盡歸長安。」

  顧君辭仔細的聽著,想來也的確如此。

  從前的舊例,使得不少人覺得讀書也無出頭之日,尤其是家中拮据的人,能識得字便不錯了,唯有家中富裕的公子們才能讀書習武,投靠世家,然後獲得舉薦入朝為官的機會。

  可眼下蕭淵借著亂世推行新的科考政策,不僅讓各反王處讀書的學子們看到了未來,還讓不少人懷抱著寒門學子讀書也有出路的希望,自然這天下人讀書的學子們,都會記得蕭淵的好。

  顧君辭兀自喝著茶水,總覺得有視線朝自己看過來,他有些不自然的輕咳,然後循著視線會望去,正好撞上蕭淵那若有所思的雙眸,輕聲道:「你看著我做什麼啊。」

  蕭淵:「你不生我的氣了吧。」

  顧君辭微愣,旋即搖頭:「我早就不生你的氣了,況且……況且我也有不對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