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君辭有些不解的看著他:「你什麼意思。」

  鄭玄卿神秘笑道:「剛才公子也說了,你命由你不由天,所以凡事多想著自己,否則深陷泥沼,苦的也不過只是你自己。」

  語畢,鄭玄卿便瀟灑轉身,握著他的布幡便走上了街道,直到消失在街口,顧君辭才不解的抬頭看著蕭淵:

  「你知道他說的是什麼麼?」

  蕭淵點頭:「他就是讓你凡事莫鑽牛角尖。」

  「我哪有什麼情啊。」顧君辭問。

  蕭淵凝視著他:「臨陽王一事,你不就鑽了牛角尖,父子情也是情,天色不早了,咱們回去吧。」

  顧君辭剛要起身,卻不想腰一沉,又坐了回去,有些尷尬的看著蕭淵:「完了,我走不了了。」

  蕭淵凝視著顧君辭半晌,無奈嘆息一聲:「你等我,我去找輛馬車。」

  顧君辭點點頭,見著蕭淵轉身離去後,臉上的神情便轉為了陰鬱,腦海中鄭玄卿的話也反覆出現,讓他莫要為情所困,這個情蕭淵理解的是父子之情。

  可在顧君辭心裡,還有一種情也是令他十分擔憂的。

  他似乎離不開蕭淵了,有他在就什麼都好,念著他的一舉一動,念著他的喜怒哀樂,這種感情實在太不好。

  既然姻緣自有天定,不可強求,那為何還要讓他如此苦惱呢?

  顧君辭嘆息一聲,他覺得自己是真的看不開啊。

  第69章 071

  京城裡的風一向轉的很快。

  太子即位的旨意剛剛頒布,這朝中的大半朝臣就險些將梁國公府的門檻踏平了, 眾人皆道蘭陵蕭氏率軍保衛長安城不說, 甚至還擁立太子即位, 將來必定會成為新帝的心腹重臣。

  尤其是太子身體本就孱弱,這朝中大權自然會落在蕭伯緒父子手中,所以他們要提前抱好大腿。

  不過登基的旨意才剛剛下來不過三日, 距離登基大典還有兩天,這東宮裡便傳來消息說,太子歿了。

  一時間這京城中便又開始人心惶惶起來,甚至還有不少臣子, 齊聚國公府內, 與蕭伯緒商量著要如何做。

  迴廊下,顧君辭站在蕭淵身邊,與他一同望向庭院裡, 送著一眾同僚出府門的蕭伯緒, 顧君辭道:

  「阿淵,眼下太子已死,朝著無人主事,為何你不打算此刻就擁立國公大人為帝, 我們手裡握著重病, 瞧著這幾日的盛況,想必也沒人會反對。」

  蕭淵神色泰然,手中握著顧君辭此前送他的腰佩:「不行,此刻還不到時候。」

  顧君辭不解:「為何?」

  蕭淵道:「洛陽那裡還有一位新帝, 雖然眼下朝中看起來的確是父親一家獨大,可你忘了現在長安城裡還有不少保皇黨,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他們首先就不會讓外人做皇帝,所以時機還不夠成熟。」

  顧君辭側眸凝視著蕭淵的側顏,輕笑道:「這倒也是,雖然我們手裡有重兵,屆時他們若有反抗雖然可以重兵彈壓,可畢竟洛陽的新帝還在,那位才是與他們同氣連枝,所以保不齊他們就會轉投洛陽,而我們,或許會失盡民心。」

  蕭淵回首,正好對上顧君辭的雙眸,去見著他立馬撤回視線,便使得他不免有些心慌意亂,卻還是裝作若無其事般:

  「嗯,沒錯,不過君辭,你怎麼不看我了?」

  顧君辭故意將視線挪向別處:「有什麼好看的,我……我不過就是習慣跟誰說話就看著誰罷了。」

  「你現在跟我說話,那為什麼不看我。」蕭淵說。

  顧君辭抿唇,一時想不出有什麼好的反駁之詞。

  蕭淵勾唇笑著:「我其實很想知道,明明跟隨公主你可以封王領兵,為何要跟著我呢?」

  顧君辭被問的有些心虛,他當然想封王獨領一軍,可若是這樣,他就不得不與蕭淵成為對手,畢竟公主不信任他們,如果他們走的太近,只怕公主不滿意。

  屆時這個能捧他上位的人,自然也能拉他下來。

  所以左思右想,他都覺得跟著蕭淵比較安全,這是最保守的想法。

  至於其他的,其實他只是不想離開蕭淵而已。

  從前覺得自己總歸不是這裡的人,獨自逞強習慣了,可自從臨陽王故去,失去了親人後,顧君辭便再也捨不得離開蕭淵了。

  「你要是覺得我跟著礙事,你直說好了。」顧君辭忙將話頭給蕭淵扔了回去。

  蕭淵細細的咂摸著這話里的意思,唇角微微上揚:「我可沒那意思,你得跟在我身邊才好,如果可以,我會比公主給你的更多,封侯拜相,只要你肯,我都給你。」

  顧君辭聽在心裡有些甜絲絲的,嘴角的弧度即便是十分克制,卻還是忍不住上揚,最後只丟下一句還要去軍營看看,便疾步離開了,絲毫不管身後的蕭淵是什麼表情。

  冬月初一,長安城迎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皚皚白雪覆蓋屋宇,與天際融為一色。

  蕭伯緒聽從蕭淵的建議後,帶領朝臣擁立太子年僅五歲的幼子登基為帝,敕封蕭伯緒為攝政王,攜三師三公暫攝國政,封蕭淵為尚書令,兼正一品鎮國大將軍,統領三軍平定叛亂。

  而顧君辭,因為有公主舉薦,被封為一品驃騎大將軍,領靜安軍,協同蕭淵共掌三軍事,平定天下叛亂。

  滿朝文武皆伏地慶賀,恭賀新君登基,恭賀攝政王及兩位將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