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君辭瞧著他的模樣,不由問道:「饅頭不合口味。」

  蕭淵:「不啊,很好吃,很甜。」

  顧君辭嗤笑:「是你餓了,自然吃什麼都好吃,你給我留一口,我之前操心你都沒怎麼吃飯,這會兒也餓了。」

  「不行不行,你給我了。」蕭淵作勢便擋。

  顧君辭不依不饒,非要去搶他手裡的饅頭,不過這饅頭沒搶到,倒是在蕭淵伸長手臂時,將他撲倒在了床上。

  鼻尖正好蹭在蕭淵的唇上,就連姿勢也是格外的曖昧。

  顧君辭的心跳有些快,更有些慌,他連忙起身坐好,也不知是想起了什麼,顧君辭覺得帳中的氣氛有些詭異,也不再與蕭淵玩笑,連忙起身慌慌張張的離開了軍帳。

  蕭淵手裡握著饅頭,心跳也慢慢的恢復了平靜,可剩下半個饅頭卻是怎麼都不肯吃了,只是看著傻笑,然後掏出帕子來小心翼翼的包好放進懷裡,這才朝著蕭伯緒的軍帳走去。

  有了顧君辭的主意,蕭淵自然也有了取勝的把握,就連顧君辭都瞧出來蕭伯緒的弱點了,他這個做兒子的自然也能看出來,甚至有了顧君辭的提點,他就能更好的說服蕭伯緒了。

  果不其然,這蕭淵見到蕭伯緒後,便立即同意了他的撤兵回蘭陵的打算,這讓蕭伯緒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蕭伯緒想不明白為什麼早上還與他爭執要繼續進軍長安的人,為何短短一兩個時辰過去了,便想清楚要撤兵了,為了慎重起意,連忙問了緣由。

  蕭淵道:「原本兵髮長安,當初就是為了和洛陽遙相呼應,統一中原,眼下洛陽被鄭國公擁立的新君所占據,打得也是為先帝報仇的旗號,如此一來,長安便遠了,我蘭陵蕭氏打著為先帝報仇的旗號起兵,自然也是不能自立為王的,否則不也就成了叛軍,父親肯定不願意。」

  蕭伯緒:「這是自然,畢竟當初答應過太后,她又是我的姨母,你祖母的親姊妹。」

  蕭淵神色從容道:「是啊,父親不願做叛君之臣,此番回蘭陵後,父親只需要向洛陽的新君上書表忠心即可,只不過新君是要親近父親,還是親近鄭國公,便不得而知了。」

  蕭伯緒愣了愣,一時竟然生不出任何反駁的言語。

  這洛陽王氏比不得蘭陵蕭氏與琅琊王氏這樣的名門望族,也不過是因為鄭國公的父親於朝廷有功,得封了國公,這王氏一族才有了光耀門楣的機會。

  眼下他得了先機,擁立了新君即位,自封攝政王,若是蕭伯緒再向新君投誠,自然要低人一頭,如此一來,蕭伯緒自然是不太願意的。

  蕭淵道:「父親,您有何打算?」

  蕭伯緒神色凝重,只是直勾勾的望著蕭淵道:「那去了長安,你可有什麼好主意?」

  蕭淵道:「我們打的為先帝報仇的旗號,自然也要將這件事做到底,父親莫不是忘了,先帝當初遷都洛陽,卻是留下一批老臣與太子留守在了長安。」

  蕭伯緒:「那又如何?」

  蕭淵道:「既然是有太子,那何時輪得到洛陽那位名不正言不順的新君,而且這位太子似乎重疾纏身,膝下又只有一位五歲大的小兒,儲君之子即位便是再好不過的了,如此一來,到底誰是名正言順的新君,這不是一目了然麼?」

  蕭伯緒輕捋著鬍鬚思考著蕭淵的話,退回蘭陵,只能屈居洛陽王氏之下。

  若是進軍長安,用力太子之子即位,他手上又握有重兵,屆時朝政之事,還不是由他說了算。

  這又是占了名正言順,即便是將來要出兵洛陽,也不會有什麼異議了。

  如此左右衡量,蕭伯緒自然也就打消了要撤兵回蘭陵的打算,而是堅定了信心與蕭淵一道,前往洛陽。

  打消了蕭伯緒的疑慮後,這進軍的速度便比之前要快了許多,一路過關斬將,才剛剛九月初,便領兵進入了長安城。

  原本長安守備軍已經做好了殊死一戰的準備,豈料這蕭淵卻道他們是入京保護太子,願助太子登基,剿滅反賊的。

  可守備軍自然不敢輕易放他們入城,便將他們關在城門外。

  蕭淵與顧君辭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倒也不急,在長安城外安營紮寨,恰逢有周邊叛軍前來攻城,皆一一被蕭氏的兵馬擋了回去。

  如此過了月余,又替長安城擋住了不少叛軍的攻擊,這太子才下令迎梁國公蕭伯緒極其公子蕭淵進城。

  除了顧君辭作為十三太保,已經天下第一武狀元的身份隨行以外,霍司徒與楊君方則是領兵守在軍中,以作照應。

  太子雖然病重,卻還是在大明宮的太極殿接見了他們三個人,尤其是見到蕭伯緒後,竟直接哭出了聲,一來是因為先皇被謝子充父子害死,他不僅沒能救駕,還不曾送先帝最後一程,實屬不孝外。

  長安被叛軍所覬覦,幾個月來皆有戰事,雖然沒有被攻破皇城,卻依舊提心弔膽,如今有人前來營救,自然是感激涕零。

  而太子也接受了蕭淵的建議,預備向朝臣宣布登基為帝。

  見完太子剛剛走出太極殿,內侍帶領著他們往宮門走去,豈料剛剛下了台階,便瞧見有宮女打扮的宮女一直侯在台階下,見到他們下來後,便立即朝著他們行禮。

  「見過國公大人,二公子,顧公子。」宮女十分有禮,就連稱呼都格外熟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