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國公府的人遂擺了香案,全府上下皆跪聽聖旨。

  皇帝共發來了兩道聖旨,第一道,是慶賀蕭舜華大婚之喜,聯姻的兩家都是皇帝的親眷,皇帝自然也是記掛在心上的,甚至還送來不少奇珍異寶以作蕭舜華的嫁妝。

  而第二道聖旨則不止這一份,除了蘭陵蕭氏,其他世家,甚至是已經起兵的各路反王都會收到的一份消息。

  皇帝會與建業十五年二月初二,在金陵城外設下比武擂台,邀請各反王及世家皆去參加,爭奪天下第一武狀元頭銜,並且還下旨說個世家及反王,必須到場。

  第59章 061

  天下第一武狀元。

  這樣一個頭銜,的確會惹得不少世家和那些別有用心之人爭一爭了。

  好在這送親的吉時已經到了, 由蕭伯緒與蕭衍留下了傳旨的欽差在蘭陵吃酒, 而蕭淵則與顧君辭他們一起送蕭舜華的馬車出了蘭陵, 直奔琅琊而去。

  蘭陵與琅琊本就比鄰而居,路程不算太遠,等著送親的隊伍一道, 正好趕上琅琊那邊迎親的吉時。

  夜幕剛剛落下便聽見了外頭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和著喜娘的聲音,隨後便開始了夫妻拜堂行禮,所有人都齊聚正堂觀禮, 唯有蕭淵獨自一人坐在廊下, 面露苦笑。

  顧君辭找了一圈,瞧著廊下坐著的蕭淵,忙走過去在他身邊坐著:「怎麼了, 捨不得嫁你妹妹啊。」

  「嗯。」蕭淵毫不避諱的應著。

  顧君辭遞過去一壺酒:「前面酒席上特地給你拿的, 喝吧。」

  蕭淵凝視著他,接過酒壺,也沒有要喝的意思,只是認真道:「我母親一共四個孩子, 大哥比我們年長些, 阿瑜和舜華便都愛粘著我。」

  顧君辭想了想,有些不解:「不是還有個三公子麼。」

  蕭淵頷首苦笑:「那是萬姨娘所生,母親當初有了舜華,萬姨娘作為她的陪嫁丫鬟, 卻趁機與我有了關係,後來便有了阿珏,所以舜華與阿珏年歲差的不大。」

  顧君辭這才恍然,繼續聽著蕭淵道。

  「你直達嗎?舜華與舜英也差不多年歲,那時候父親還在長安為官,裴家伯父也在長安定居,兩家關係極好,之前我母親與裴家伯母一同有孕,當即就說,說是生了一男一女,便結為姻親。」

  「豈料,那時的裴家伯母生的卻是個兒子,便是阿盛,後來母親懷舜華時,裴家伯母便懷了舜英,兩家關係好,就連兩個女兒名字都是很像。」

  「舜華一直長在母親的身邊,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就連弓馬騎射也不輸男兒,我那妹妹啊,是個頂好的姑娘。」

  「我的妹妹從今日起,便是他人之妻,將來還會生兒育女。」

  蕭淵側首望著正堂,聽著觀禮的人傳來的陣陣歡呼,終於昂首飲下了酒壺中的酒,然後倒在了顧君辭的肩頭。

  「可即便如此,她還是妹妹,沒有人能欺負的了她。」

  顧君辭斂眸輕笑,與蕭淵一同聽著正堂上觀禮之人傳來的陣陣歡呼,下意識攬上蕭淵的肩頭輕拍:「放心吧,不管是否出嫁,她都是你們蘭陵蕭氏的女兒不是嘛。」

  蕭淵應著,耳朵里聽見的皆是觀禮的人說著祝他們早生貴子,白頭到老的話。

  不由他朝著顧君辭看了去,若有所思,最後只得無奈一笑。

  在琅琊參加完婚宴後,蕭淵他們一行人也就連夜騎馬趕回了蘭陵,畢竟皇帝下旨來年的二月二在金陵城外設下比武擂台,眼下不過還有四個月的時間,當多少都要準備好才是。

  十二月初時,顧君辭便接到了臨陽王的書信,信上說他帶著臨陽王麾下的部分兵馬前往金陵,或許與二月初二的那個擂台有關,他希望顧君辭到時候能夠一道去金陵。

  屋脊的上厚厚的積雪映襯著夜晚都帶著一抹亮色,而蕭淵的書房內卻是溫暖如春。

  顧君辭坐在火爐便,望著書案後頭的蕭淵道:「你說,這爭奪天下第一武狀元,為什麼還要臨陽王他們也去金陵呢?」

  蕭淵擱下信紙沉吟半晌,過後才道:「我覺得此次的武狀元之爭只怕是虛名,既然是要已經反叛的人,和各世家一道出現在比武台上,那麼我在想,陛下會不會是想藉此機會,將所有人都一網打盡。」

  顧君辭垂眸認真的想著:「我覺得有可能,若是義父他們也去了的話,金陵城便有義父手底下的幾員大將,還有謝綏雲的加入,只怕當時候各世家與眾反王們都會做困獸之鬥。」

  蕭淵凝眸,眉頭緊鎖,就連指尖都不自覺的開始輕叩著桌面:「陛下這招一網打盡的招數,實在是高。」

  顧君辭道:「那你說,我要去金陵麼?」

  蕭淵抬眸凝視著顧君辭半晌,略微思忱:「去吧,不僅你要去,我們也要去。」

  顧君辭不解:「分明就知道是陷阱,為何還要去?」

  蕭淵頷首淺笑道:「你有所不知,范陽那邊已經向我父親送來了書信,準備與我們結盟,一起拿下這個武狀元。」

  顧君辭還是疑惑:「為何一定要拿下這個武狀元?」

  蕭淵道:「天下第一這個名號對於習武之人來說是個足夠大的誘惑,不少人都會想要得到這個稱號,而此次在比武擂台上,誰能奪得天下第一,那麼對其他反王及世家都有一定的震懾。」

  顧君辭:「萬一真是陷阱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