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君辭虛弱的解釋道:「讓義父擔心了,我……我沒想到許夫人的身上,會藏著這樣的藥,一時大意……」

  皇帝眸色不悅:「若非他日日給人送飯,如何能一時大意,叫人鑽了空子逃了出去。」

  臨陽王連忙抱拳行禮,為顧君辭辯道:「陛下,臣收顧君辭做義子,正是瞧上了他身上重義氣這點,他與小侯爺有同窗之誼,不止他,就連謝公子也是,他給靖邊侯一家送飯,也不曾想他們會如此對他,還請陛下寬恕。」

  皇帝連忙擺擺手,有些不耐煩:「罷了,既然小皇叔求情,這顧君辭中了軟筋散也是事情,朕也就不予追究,好在這靖邊侯夫婦不曾逃走,不過可惜,未曾等到朕為他們翻案,就自盡了。」

  臨陽王身形一顫,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倒是謝丞相十分殷勤,連忙開了口:「陛下,這靖邊侯夫婦畏罪自殺,死也是罪有應得,不過這城外的十八騎,又該如何處置……」

  皇帝凝眸半晌,旋即揮袖道:「這十八騎目無君上,實難容忍,眼下靖邊侯夫婦已死,便將他們二人的屍首懸掛於城牆之上,警示十八騎切莫做無謂之爭。」謝綏雲臉色有些驚愕,卻還是瞧了謝丞相一眼後,便轉身出了公堂,去辦理皇帝吩咐的事了。

  至於顧君辭,皇帝也是看在臨陽王的面子上,讓他將顧君辭帶走了。

  回去軍營的路上,霍清靈攙扶著顧君辭跟在臨陽王的身後,回到軍營後,霍清靈才將顧君辭送進他自己的軍帳中。

  顧君辭虛弱的看著床前站著的兩個人,剛要開口,就聽得臨陽王道:「你好好休息吧,明日一早,或許還有惡戰。」

  霍清靈有些不解:「為何?」

  臨陽王:「十八騎是靖邊侯的副將,陛下卻將靖邊侯夫婦的屍身懸掛於城樓來震懾他們,恐怕會適得其反。」

  顧君辭掙扎著起身:「義父,明日我會全力以赴的。」

  霍清靈嘆息一聲,望著他道:「這軟筋散的藥性還有兩個時辰才能解除,你先好好休息。」

  顧君辭點頭後再次躺下,目送著臨陽王與霍清靈離開自己的軍帳後,才回憶著牢中發生的事,最後嘆息一聲,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著許雁卿能夠逃出去,別被人抓住才好。

  不然他今晚的軟筋散可就白吃了不說,脖子上的傷也就白挨了……

  果然不出臨陽王所料,天還未大亮,這軍營中便傳來急報,說著守在函陽關城樓下的十八騎在看到靖邊侯夫婦的屍身後,便跟瘋了似的,藉由著簡易的攀城樓的工具殺上了城頭,拼死也要搶回靖邊侯夫婦的屍身。

  而此時來軍營報信的,則是總兵府裡頭的小兵,護著皇帝及丞相來了軍營,而城樓那處與十八騎廝殺的,也就只留下的鎮守函陽關的士兵,以及謝綏雲。

  顧君辭拾掇好出來的時候,皇帝已經在帥帳做好了,神色憤怒,緊握的拳頭也在隱隱發抖:

  「反了,這靖邊侯是真的有謀逆之心,瞧瞧,瞧瞧他手底下的副將,全然不顧君命,竟然敢公然造反!」

  臨陽王道:「陛下,這十八騎絕不是要造反,這靖邊侯既然已經殺身成仁,自然是沒有謀逆之心的。」

  謝丞相冷哼:「臨陽王倒是會做和事佬,這十八騎公然謀反可是實打實的,若非沒有靖邊侯平日的唆使,只怕他們也不會公然與陛下為敵。」

  顧君辭見著眼下兩人爭吵不休,忙上前抱拳行禮道:「陛下,臣倒是覺得十八騎不是想謀反,他們只是想帶回靖邊侯夫婦的屍身而已。」

  謝丞相凝視著他:「荒謬,要搶奪會屍身,需要如此大動干戈麼?」

  顧君辭:「作為軍人,他們知道忠君愛民,可若是連提拔他們的主帥的屍首都無法入土為安,他們自然會前往搶奪,還請陛下念在他們是血性男兒,為國建功的份上,大不了,准他們解甲歸田不再讓他們帶兵,還希望陛下,將靖邊侯夫婦的屍身交給他們,帶回去安葬。」

  臨陽王也連忙行禮道:「陛下,還請陛下恩准他們帶走靖邊侯夫婦的屍身回去安葬,而後解甲歸田,永不錄用。」

  謝丞相還要再說些什麼,卻見著此刻冷靜下來的皇帝抬手示意他閉嘴,然後直勾勾的看著顧君辭:

  「你讓我放了他們?」

  顧君辭行禮道:「陛下邊函陽關遇險,靖邊侯第一個前來救駕,若是他真的有意要謀害陛下,他大可以做壁上觀,可他沒有,甚至還全力奮戰,陛下遇險心中對他有所懷疑,也是情有可原,奈何戎狄兵馬撤退,傳信之人自戕於陛下面前,使得陛下盛怒,才將靖邊侯一家下了牢獄。」

  皇帝注視著他,聽著他的娓娓陳述。

  顧君辭:「陛下原是盛怒之下做的決定,等著冷靜下來肯定是會徹查的,只不過徹查的難度太大,陛下一直沒有頭緒,加上靖邊侯夫婦已死,對十八騎是失去了有知遇之恩的恩人,對陛下來說是失去了一位盡忠的忠臣,陛下心裡清楚靖邊侯是不可能透露陛下的行蹤的,所以還請陛下網開一面,饒恕十八騎的一念之差,准他們帶回靖邊侯夫婦的屍身安葬。」

  皇帝緊握的拳頭逐漸的鬆開了,雙眸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顧君辭,凝視許久後才道:

  「好,朕就准他們帶回靖邊侯夫婦的屍身安葬,但是他們,永遠不能踏足中原一步,若是他日有做出什麼出格謀反的事,朕,必定要數罪併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