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君辭似笑非笑的望著認真的蕭淵,隨後忍不住笑了出來:「哎我說蕭二公子,你突然這麼多愁善感的,有點奇怪啊。」

  蕭淵斂了神色,別過臉:「才不是,趕緊歇息吧,明日,還有仗要打。」

  顧君辭含笑看著蕭淵起身走向他的床鋪,因著戰時,總兵府的房舍緊張,故而這睡覺的地方能擠則擠,謝綏雲與許雁卿跟著自己的父親,這蕭淵也就跟顧君辭睡一間屋子了。

  兩個人的床分別置在兩邊,蕭淵直直的躺在床上,只是偶爾側首望著另一邊的顧君辭,聽著屋外雀鳥鳴叫的聲音,心口總覺得被異樣的情緒多填堵著,密密匝匝的,一直鬆快不了。

  「顧兄。」蕭淵輕喚。

  回應他的則是顧君辭軟軟糯糯的悶哼,分明已經睡熟了,可在聽見蕭淵喚他時,他還能應答。

  蕭淵不自覺的笑了笑,喃喃道:「其實……我幼年時,便見過你。」

  顧君辭沒能聽見他的喃喃,只是翻了個身繼續睡著,蕭淵直勾勾的望著他的背影,似發誓般鄭重其事道:

  「即便回不去也別怕,你還有我,我會護你。」

  …………

  誠如蕭淵所言,這戎狄的大元帥撤兵回營後便反應了過來那是設的疑兵計。

  所謂臨陽王的援兵,不過都是虛張聲勢,只是因為當時謝綏雲那兇悍的一刀,讓他們幾乎沒有回過神來,這才上了當。

  等著回過神來時,戎狄的兵馬已經休整好了,趁著天色微亮,便再次集結兵馬在城下,來勢洶洶,勢必要在今日破城而入,進軍中原了。

  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氣勢高漲的士兵魚貫而出在城下列隊,吶喊聲中,兩位少年手中握著稱手的兵器,跨馬而出。

  戎狄的那位叫陣將軍根本不曾將這兩位少年放在眼裡,眼中儘是輕蔑:「怎麼,這臨陽王手底下是沒人了麼?竟然叫兩個人乳臭未乾的娃娃出來應戰,實在的丟人啊。」

  顧君辭跨馬上前,盔瓔隨風飄動著,他橫了手中的那把偃月刀,掂了掂以後才道:

  「用別的將軍那是殺雞用牛刀,浪費。」

  那位將軍被他激得握緊了手中的銅錘,很快他又冷靜下來:「娃娃,既然臨陽王來了,為何這城頭不見臨陽王觀戰,反而還是昨日的那位手下敗將。」

  顧君辭回首望向城樓,靖邊侯與許雁卿此刻正在城頭焦急的觀望著,顧君辭輕笑:

  「昨日你們車輪戰,靖邊侯絲毫不輸,你哪來的臉說人家是手下敗將,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顧君辭沒有給他再答話的機會,旋即便勒了韁繩,提刀便沖了過去。

  豈料這人比昨日那人還差勁,他手裡的銅錘還未提起來,顧君辭手中的偃月刀便已經抬起落下,隨著一聲吼,刀鋒砍進脖頸中,霎時間鮮血噴涌而出,那人立時倒地,不再動彈。

  見血過後的顧君辭不再是那個笑容明媚的少年郎,他眸中含著血色,手中的偃月刀還在滴著血,勒住韁繩,聽著身後士兵助威似得高喊,顧君辭高舉了手中的偃月刀,衝著戎狄軍陣中喊道:

  「我乃臨陽王麾下十三太保!還有誰敢出戰!」

  這是顧君辭跟蕭淵商議好的,既然是將疑兵計用到底,那麼臨陽王前來增援的話,必然會有他麾下的大將前來迎敵。

  所以他與蕭淵商議過,臨陽王麾下有十二太保,各個皆是能征善戰的將軍,其他人他不好冒充,所以就編了個十三太保的名頭,這一聲喊出來,戎狄的軍陣中竟然無人敢應戰。

  有了蕭淵與顧君辭在陣前輪番應敵,隨後皇帝與丞相他們也都走上城樓,看著陣前顧君辭對敵時那瀟灑利落的身姿。

  謝綏雲朝著皇帝行禮道:「陛下,顧君辭悍勇無敵,是我朝之福。」

  他這話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皇帝瞧了瞧他,又望向謝丞相,隨後笑道:「綏雲這是在替丞相招攬門生麼?」

  謝綏雲微愣,一時間不知該怎麼答話。

  「報——」

  傳令的士兵慌慌張張的衝上了城樓,看見了皇帝後才行禮道:「啟稟陛下,臨陽王兵馬,及蘭陵蕭氏的兵馬此刻已經到達函陽關。」

  一聽到這個消息,皇帝也是喜出望外,再次望向那與戎狄兵馬交鋒的兩個少年時,袖中的手緊握成拳:

  「好,好,傳旨下去,讓臨陽王與梁國公率軍支援,斷不能讓這些蠻夷的兵馬,有一人活著回去!」

  傳令士兵得令離去後不久,城門便再次打開,交戰中的蕭淵與顧君辭皆回頭望去,臨陽王與蘭陵蕭氏的軍旗皆朝此處湧來,那震天的殺聲,使得士氣愈發高漲。

  短兵相接,鮮血交融,顧君辭與蕭淵率軍直接沖入了戎狄兵馬的陣中,直到戎狄此番率軍的元帥被顧君辭一刀斬於馬下,戎狄的軍旗斷在地上,被人踩入泥中,這場戰役才算結束。

  聽著勝利的歡呼響在耳畔,顧君辭跳下馬背,朝著蕭淵便沖了過去,將他擁入了自己的懷中。

  蕭淵望著臉上帶血的顧君辭,眼中藏笑,心中說不出是怎麼樣的情緒,只覺得心口跳動的有些快……

  第21章 021

  函陽關一役,因著臨陽王與蕭伯緒的援兵到達及時,致使戎狄慘敗。

  從戰場下來的蕭淵身上還帶著血,與顧君辭並肩從府門前走來,昂首闊步,意氣風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