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君辭笑著抱拳一禮:「佛曰不可說,說不得。」

  顧君辭神秘兮兮的留下這一句,便朝著正堂內而去,倒是將盧青玄留給了那兩個人,被他們逼問了。

  不過顧君辭剛到步入正堂,便迎來兩人的注視,蕭淵的眼神斂去了清冷,多了幾分問詢的關懷。

  而謝綏雲則十分直白,似挑釁般的朝著蕭淵望了去,然後再望上顧君辭。

  顧君辭停下前進的步伐,視線不停在兩個人身上來回晃悠,默默地往後退了一步,卻不想撞在了王弗年的身上,驚的顧君辭連忙回身,朝著他揖禮一拜。

  王弗年回禮後,卻是打量了顧君辭一番,最後視線落在了蕭淵身上,然後才對顧君辭道:「顧公子應當小心一些才是。」

  顧君辭輕咳一聲:「是在下莽撞了。」

  王弗年略微頷首後,便聽見庭院中傳來眾人的驚呼聲,尚儒堂中的一眾世家公子皆朝庭院望去,三頂轎子一前一後停在了庭院中。

  唯一一台八人抬的小轎是第一個進來的,撩開轎簾後顧君辭才驚訝的發現為首的竟然是公主司馬倩,而另外兩位姑娘中,其中一位顧君辭見過,那眉宇間的疏闊與明媚,一瞧便知道是蘭陵蕭氏的姑娘,蕭舜華,另一位倒是十分陌生。

  王弗年連忙前去相迎,顧君辭這才明白過來那竹簾紗幔遮的是誰了。

  沒想到這王家還能同意女眷前來尚儒堂中聽學,也實在令人意外。

  顧君辭回頭瞧了一眼謝綏雲,不由上前去坐在了他的身邊,調侃道:「我說謝公子,眼下公主也來聽學了,謝公子可要把握機會,在公主面前博回好感啊。」

  謝綏雲側首睨著他,神色陰冷不變,根本不吭聲,只是兀自拿起書本看著。

  三名女眷這落了座,尚儒堂中的世家公子們便紛紛交頭接耳,說的也不過就是怎麼突然增設女眷的席位了,不過有的人就十分高興,能與公主齊聚一堂聽學,那也實在是滿門榮耀。

  想來是有公主坐鎮,今日的學堂上倒是一派祥和,平日插科打諢的幾位皆正襟危坐,想要博個好印象。

  這鴻儒大家的王廷孝先生見著此番情形,自然也是明白的,故而在開課以後他便道:「在座的皆是眾世家公子,將來或管家業,或入朝為官,所以我想到《論語》中,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老夫子是如何回答的,顧公子可知?」

  突然被點名的顧君辭微愣,隨後便起身正色道:「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王廷孝滿意的點頭,顧君辭這才鬆了一口氣,雖說他是璇璣國的戰神,可到底也是皇子,自幼時便熟讀四書五經,兵法韜略,能背誦論語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顧君辭落座後,這王廷孝才繼續道:

  「孔夫子說,為君者要以莊嚴的一面面對群眾,才能使百姓敬重君王,為君者若是以孝道教化民眾,以慈愛之心對待民眾,自然也就能使民盡忠,若君能知人善用,而又教化不能之人,則民自能規勸向善。雖然夫子所言提的是為君者,可在座的諸位將來也是要造福一方,若能明白孔夫子良言,將來轄下的百姓也就有了福氣。」

  王廷孝望著堂上的一眾世家公子,不由問道:「顧公子,你雖為金吾衛,在宮中任職,可老夫也想問你一句,以你的才能,能為天下百姓做些什麼?」

  顧君辭微愣,再次被點名的他莫名有些慌亂,他略略瞧了一眼在座的諸位公子,尤其是蕭淵後,才行禮後笑道:「我還沒想好,眼下來說我已是自顧不暇,不過力所能及的,肯定是當仁不讓的。」

  王廷孝點頭,又問:「謝公子呢,你想做些什麼?」

  謝綏雲起身朝著他抱拳一禮:「做大將軍,平叛亂,除敵寇,保江山永固。」

  王廷孝點頭:「謝公子忠君之心一片赤誠,實在可敬,那弗年呢?」

  王弗年起身道:「弘揚我王氏的家訓,以學傳天下,不管是世家公子,還是寒門學子,皆能讀書,方才不枉我琅琊王氏的傳家之風。」

  王廷孝十分滿意,便又將視線落在了蕭家的兩位公子身上:「阿衍,阿淵,你們二位又有什麼想法?」

  蕭衍揖禮道:「我蕭氏一門自是忠君愛民的,我自然也會像父親一樣,急民之所急,護衛我蘭陵百姓富足安康。」

  蕭淵神色肅然,朝著王廷孝深深揖禮拜後,才正色道:「先生,我只能說我的願望是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安康,至於我要怎麼做,此刻我卻說不出來,但我堅信,若我能做,便一定能做到。」

  顧君辭望著蕭淵那幽深而堅定的雙眸,不由心弦微動,他總覺得蕭淵這樣的情緒與模樣,實在是熟悉的過分了,似乎在哪兒見過,尤其是方才那樣的眼神,他實在是太熟悉了。

  在蕭淵坐下後顧君辭立馬回頭端坐好,心口的跳動也逐漸平復下來,不過剛側首就對上了謝綏雲的雙眸,唬的顧君辭後縮了一下:「你看什麼。」

  謝綏云:「我說過,你不許跟他走的近。」

  顧君辭端坐了身姿沒理他,他堂堂璇璣國戰神,如今只能做公主身邊的金吾衛,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他好不容易接受了,可要是聽命於人,他顧君辭還是做不到的。

  謝綏雲雖然幫過他,可事事要來命令他,顧君辭自然也就不會搭理。




章節目錄